作者:李大奎
大文豪鲁迅先生誉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商人的胡雪岩,在商界赫赫有名,不仅流传着"为商必读胡雪岩"的千古佳话,还是晚清当之无愧的第一富豪,唯一得到御赐黄马褂的"红顶商人",一度在商界、政界混得如鱼得水。
这位商界奇才,关于他成功的经商之路,可以说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条经验值得学习,不妨说道说道。
一、长远的经商眼光
不得不说胡雪岩的确有不同于普通商人的经商天赋。这位出生于道光三年的寒门子弟,乃"徽商"出身,他原本来自安徽徽州绩溪的一个小山村,只因家境贫寒,在十二岁那年,父亲病逝后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闯荡到浙江杭州谋生,由此走上经商之路。
起先,胡雪岩在杭州一家杂粮行当小伙计,遇上阜康钱庄于掌柜后,得其培养转手起家,从而在广交客户、依靠同事中形成长远的经商眼光。
于掌柜临终托咐他经管阜康钱庄时,胡雪岩也就二十岁左右,便不分三六九等善待同事,广施恩德于客户之间。
胡雪岩不仅对巡抚、绿营军官这些上层客户给予优惠,还对其仆人同样对待。在他看来,只要能互惠互利地与之交往,就可以互兴互荣。
胡雪岩对同事也是十分友好,只要同事有困难,均热情地伸出援手;同事有了成绩,便及时奖掖,鼓励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些日常小事妥妥处置的积淀,不仅为他赢得好名声夯实了基础,还厚积薄发赓续为长远的经商眼光,即:
有一个乡的眼光,就可以做一个乡的生意;有一个县的眼光,便可以做一个县的生意……
故胡雪岩后来在经营生丝生意时,偶然间便得到钱庄做大做强的机会。
一次他在上海的基地处理事务,小歇于裕记丝栈,忽听到两个不相识的人闲聊上海地产,说洋人做生意先修路再开发市场,比国人先进,如今上海滩若往西一带这样眼光长一点发展的话,可能会更好……
胡雪岩一听顿觉灵光一闪,视野不觉拓宽。当即带人实地考察,一番详实论证可行后,便着手上海滩西部地带的地产开发,为他打造的商业帝国赢得了关键的一桶金。
二、善于用人
胡雪岩的用人之道也是颇有见地的。
他走上经商之路从机缘上来讲,最初是阜康钱庄于掌柜的培养,后来是晚清重臣左宗棠的信任。
从管理艺术上言,与他知人识人善于用人息息相关。最经典的一个例子便是他巧妙处理掌柜朱福年贪墨一案。
胡雪岩与友人庞二合作经营洋庄时,发现掌柜朱福年有私吞公款的情况。
原来有管理才能的掌柜朱福年悄悄挪用了一笔款项应急。胡雪岩查清情况后,便暗中阻止了庞二打发他走人的处置方式,找来朱福年,让他看账本,旁敲侧击指出其中的漏洞,点到即止,没再说什么。
心知肚明的朱福年当即明白,这是东家给他机会,当即表示悔过自新。
从此,朱福年便一心一意帮助胡雪岩打理生意,对他忠心耿耿,再也没有出过差错。
假如胡雪岩采取普通商人的手段,不宽恕朱福年的错,朱福年这个人才固然会失去,更重要的是,胡雪岩的商业打造断然不会如此顺风顺水,也很难在短短十年时间便经营出富可敌国的商业大厦。
所以,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要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肯定得有过人之处,其中善于用人最为重要。
三、顺势而为
胡雪岩的商业理念中,顺势而为也是他极为重要的经验之谈。
胡雪岩曾说,"势利,势利,利与势是分不开的,有势就有利,所以,现在先不要求利,要取势。"
这一独到之谈便成为他注重借"势"经营商道的重要法宝。
有一年,胡雪岩在掌舵海运局后,正好逢浙江谷米丰收,但北方却遭遇旱灾,出现严重的粮食紧缺。
顺势而为的胡雪岩看准商机当即捷足先登,决定大量收购新谷,与垄断北方民间粮食流通市场的大老板潘家祥合作。
同时,改漕运为海运。通过一系列借"势"经营的运作,第一时间解决了北方的饥荒,还赚了一大笔银子,实现了名利双丰收,成为让人感动的慈善家,而不是让人唾骂的奸商。
四、诚信为本
胡雪岩还有一个让人动容的特质,那就是"诚信为本"。
胡雪岩常说,对商人而言,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做到以诚待人,童叟无欺,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在胡雪岩坚持的经商理念中,十分注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绝不对歪心思,坑蒙拐骗,发不义之财,做让人不齿之事。
故胡雪岩能够在十年间打造出成功的商业帝国。
他在经营"胡庆余堂"药业时,要求店员必须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绝不能"说真方,卖假药",绝不能赚黑心钱。与人合作时,始终坚持正道取财,奉行"不欺"原则。
他最经典的一个理念是:你愿意为别人打伞,别人才愿意为你打伞。
有一年春天,胡雪岩正与几个分号的掌柜议事,一个慌里慌张的商人有急事前来求见,愿意将自己名下的所有房产店铺,低价转让。
胡雪岩赶忙吩咐下人招待好同行后,一番了解情况属实。原来这个慌里慌张的商人做生意严重亏损,急需现金周转,只得将老本变现。
胡雪岩当即安排钱庄准备现银,对那商人说,他愿意按市场价收购,暂时保管这些资产,若渡过难关,随时可以赎回,仅付薄息即可。
这位商人大为感动,后来不仅走出困境赎回了资产,还成为胡雪岩最靠谱的合作伙伴。
综上而言:胡雪岩的经商之道,其中有长远眼光、善于用人、顺势而为、诚信为本,都是很有价值的经验之谈,即便是新时代的今天,仍然是有识之士值得学习的关键点。
【作者简介】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