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一、繻葛之战
繻葛之战,是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郑国在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大败周室联军的一次反击作战。
东周初期,诸侯国崛起,不听从周天子之命。公元前720年(周平王五十一年),周平王死,周桓王即位。公元前719年(周桓王元年)周桓王想要将朝政大权交予虢公林父,郑庄公派兵割了周王室温地(今河南省温县)的麦子以及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的禾稻,致使周、郑矛盾更加尖锐。
公元前715年(周桓王五年),周桓王任命虢公林父为右卿士,以分郑庄公之权。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免去郑庄公左卿士职务,郑庄公遂拒绝朝觐周桓王。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率陈、蔡、卫等国军队讨伐郑国,郑庄公派兵抵抗,两军战于繻葛,周王的军队大败。周桓王被射中肩膀。
繻葛之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只有周天子拥有制作礼乐及发令征伐的权力的传统从此消失。继郑国之后,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先后兴起。诸侯争霸,周王室无力征讨,天子之位,形同虚设。
二、泓水之战
公元前643年(周襄王九年),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逝世后,齐国因君位继承而引发内乱。,宋襄公出兵协助齐孝公取得君位。楚成王借齐国中衰、中原无霸的机会将势力渗入中原地区。宋襄公不顾国力尚弱,希望能以宋国的公爵地位压制各诸侯国,与楚国争夺中原霸主。
周襄王十三年(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君主会于齐,在宋襄公的强力要求下,三国同意于当年秋于宋国召集诸侯大会。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的建议,轻车简从赴会,以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果被楚王在会场上突袭遭擒。楚国乘机进攻宋国未果,不久,在鲁僖公调停下,宋襄公被释放。
周襄王十四年(前638年),宋襄公为一雪前耻,不顾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的劝说,联合卫国、许国和滕国讨伐臣服楚国的郑国。郑向楚求救,楚成王遂率师进攻宋国本土,迫使宋国退军。
周襄王十四年十一月初一,两军相遇于宋国边境的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驻屯于北岸,楚军自南岸开始渡河。宋襄公不顾谋臣子鱼的建议,坚持不半渡而击,待到楚军全部渡河后,宋襄公又坚持非要等到楚军完成列阵之后方开始攻击,结果惨败,身受重伤。
泓水之战后,楚国在中原已无阻力,在其后数年间,其势力一度达到黄河以北,直至晋文公率领晋国崛起后,楚国的扩张方才被遏制。而宋国在此战之后失势,再未能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势力强盛,欲图称霸中原,企图北上。北方强国晋国自晋文公上位以来,实力逐渐恢复。晋文公知晓楚王图谋,遂先下手为强,与楚国发生战争。
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之前,楚国的势力差不多已经蹂躏了整个中原,黄河下游的大国,如齐如宋都被楚所侵略,鲁、卫、郑、陈、蔡等国都已投降了楚人。一面狄兵也曾攻入王畿,逼得周天子蒙尘。……城濮一战,楚军败绩,南夷的势力即退出了中原,北狄的势力也渐渐衰微下去,于是华夏国家和文化的生命才能维持。
晋国击破了弥漫中原荆楚入侵势力,压迫其退回原有之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使中原复呈安定之象。于是中原诸侯之逼于威势而附楚者,鲁、曹、卫、陈、郑等国皆脱离楚国复回至中原集团,听从晋国之领导。
之后,晋国举办“践土之盟”。此次盟会,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 “侯伯 ”,并给了晋 文公“敬服王命,以绥四国 ,纠逖王慝 ”的任务,晋拥有了 代表周王室行使征伐大权的 “尚方宝剑 ”。
四、崤之战
秦晋崤之战是春秋时期发生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全歼偷袭郑国的秦军的重要伏击歼灭战。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险地而围歼之。
肴之战是春秋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它的爆发不是偶然的,而是秦、晋两国根本战略利益矛盾冲突的结果。秦在肴之战中轻启兵端,孤军深入,千里远袭,遭到前所未有的失败。从此秦国东进中原之路被晋国扼制,穆公不得不向西用兵,"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
肴之战标志晋、秦关系由友好转为世仇。此后秦采取联楚制晋之策,成为晋在西方的心腹大患。而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所以,楚虽未参加郩之战,但却是肴之战的最大受益者。
五、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近代考古显示战场位于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附近(另有大名、鄄城、范县、濮县诸说),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
马陵之战发生于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
齐国在桂陵之战,以及在随后的马陵之战中的大获全胜, 并援救了赵韩两国,使得其威望上升,挟战胜之威,齐国力量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大国家,称霸东方。魏国被迫对齐国俯首称臣,并且在徐州与齐公相王,是为齐威王。不过称王之举也招来南方霸主楚国的记恨,楚国马上出兵占领徐州,齐国连连战败,被迫乞和。
庞涓自杀
齐魏马陵之战是《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具体运用,闪烁着孙膑军事思想的光辉。作为中国古代军事 史上的一个著名战例,齐魏马陵之战知名度高,传播范围广,影响大,不仅有极高的军事研究价值,而且对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外交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六、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见战国历史分期)。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七、蕞之战
魏国在秦国连续进攻之下,丧失大片土地。魏景湣王感到单凭魏国,难以抵挡秦军。遣人出使赵国,与其结盟,并提出再建抗秦合纵。通过外交活动,得到各国响应。六年,除齐附秦外,赵、韩、魏、楚、燕组成联军,共推赵将庞煖为帅。庞煖认为,攻秦之师屡向西进攻,均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被阻,不如绕道蒲阪(今山西永济西南),南渡河水(今黄河),迂回至函谷关后,可以出其不意。五国联军分路出蒲阪,进展顺利,至蕞时与吕不韦所率迎击秦军相遇。
吕不韦分析联军情况,楚军远来,军士疲惫,战斗力不强,但楚为大国,影响较大,如楚军战败,则联军必不战自溃。遂决定先以精锐部队,乘联军夜间疏于防范之机,突袭楚营。楚军侦知,自行东撤。四国军队闻楚军先退,军心动摇。诸将皆请退军,庞煖只好应允。于是,韩、魏、燕之军先回国。庞煖怒齐独附秦,率军攻取齐国饶安(今河北盐山东南)后,才回赵国。
蕞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后一次合纵攻秦行动。尽管庞煖富智谋,善纵横,但联军同床异梦,协同不力,终于无功而返。从此,六国更无法抵御秦国兼并。
在群雄角逐的复杂环境中,充分运用外交与军事相结合的合纵或连横战略,使战略发展到新的水平。中原各国合纵攻秦失败,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只顾暂时利益而不能建立牢固的联合。秦国改革彻底,国富兵强,以强大军事实力为后盾,再结合连横战略,获得最后胜利。特别是“远交近攻”这一战略,对最后的胜利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没有实力的外交,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战争胜利。
还有那些具有历史意思的战争,欢迎大家补充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