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74年的雷蒙斯乐队,是美国的第一支朋克乐队,被认为是朋克音乐的先行者,乐队于1976年发表的首张同名专辑,只花了6200美元的唱片制作成本,但却大获成功,成为急速、暴躁的朋克音乐蓝本之作,也使他们在朋克这个摇滚流派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雷蒙斯乐队对后来的朋克乐队,如“绿日”、“涅槃”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乐队成员的皮夹克搭配窄身牛仔裤再加上冬菇式长发的打扮,也成为乐队独树一帜的标记,或许这才是朋克真正的标志吧!
雷蒙斯乐队 - 成员
主唱:Joey Ramone 吉他:Johnny Ramone 贝司:Dee.Dee Ramone 鼓手:Marky. Ramone
雷蒙斯乐队 - 简历
雷蒙斯乐队是第一支朋克摇滚乐队。其他乐队,例如傀儡乐队(The Stooges),纽约妞乐队(the New York Dolls),都在他们之前成名,奠定了朋克音乐的基调和审美格局。在他们之后的乐队,例如性手枪(the Sex Pistols),对朋克的贡献在于他们把这一音乐中潜藏的暴力意味广而告诸于天下。不过,雷蒙斯乐队的贡献在于,他们把这类音乐中的音乐本原发扬光大了。他们把摇滚乐重新分解为它的基本构成元素:四弦,简单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当然不可避免的还有空洞无聊的歌词。他们大大加快了旋律节奏,这一创新成为20世纪60年代早期摇滚乐的标志。正因为他们对音乐理论和演奏方面的杰出贡献,他们成为纽约朋克摇滚乐团的领军人物。这支乐队出道的四张专辑便已经勾勒出未来四十年内朋克音乐王国的疆界。而且,他们自己也成为未来四十年中乐坛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1974年几个“皮衣”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以每首歌不超过2分钟的速度,在一片噪音中生生杀出后来为愤青所纷纷效仿的朋克大路。当时Pink Floyd(平克·佛洛伊德)们正在用效果器和键盘构建华丽金属的茫茫大城,那片片金色粉尘呛得新青年们胃疼。人们后来发现新的表达方式,就是“雷蒙斯”式的恶毒、暴躁、迅速而吵闹且不加修饰,所以雷蒙斯乐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年轻一代瞩目的摇滚焦点。
雷蒙斯乐队创建于1974年,初始时只有三个人:歌手兼鼓手乔伊·雷蒙(Joey Ramone),吉他手约翰尼·雷蒙(Johnny Ramone),贝斯手迪·雷蒙(Dee Dee Ramone)。乐队成员艺名都以“雷蒙(Ramone)”为姓,身着破烂的蓝色牛仔裤和皮夹克。1975年底,雷蒙斯乐队和Sire公司签约,成为第一支和唱片公司签约的纽约朋克乐队。
1976年,乐队首张专辑《Ramons》面世,在美国排行榜上排到第111名;年底发行了第二张专辑《Ramones Leave Home》。该专辑在英国反响很好,排行榜上上升到第48名。1977年他们发行了第三张专辑《Rocket to Russia》。
1977年,马基·雷蒙(Marky Ramone)加入乐队。他们发行了第四张专辑《Road to Ruin》。接着,他们发行了专辑《Pleasant Dreams》,但英美市场反响平平。1983年专辑《Subterranean Jungle》面世。但这张专辑仍旧没有扭转乐队事业上的颓势。马基·雷蒙随后离开了乐队,取代他的是理基·雷蒙(Richie Ramone)。
1984年他们的专辑《Too Tough to Die》面世,获得了很多好评;1985年的单曲《Bonzo Goes toBitburg》明目张胆地批评了里根总统1985年的德国之行。之后,他们的歌词采用了更加传统的套路,十年内几乎保持不变。1987年发行《Halfway to Sanity》,理基·雷蒙(Richie Ramone)离开了乐队,马基·雷蒙(Marky Ramone)回来了。1989年,乐队为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电影《宠物坟场(Pet Semetary)》谱写主题曲,被收录在专辑《Brain Drain》里面。之后,迪·雷蒙离开,C.J.雷蒙加入乐队(C.J. Ramone)。
1992年,乐队发行了首张录音专辑《Mondo Bizarro》,但销量非常不好,1994年的专辑《Acid Eaters》也是如此。不过,在这一时期,听惯了主流吉它摇滚的美国观众终于开始接受崩克摇滚。Green Day,Offspring等乐队开始为听众熟悉。雷蒙斯乐队敏锐地感到了这一趋势,推出专辑《Adios Amigs》,还声称除非新专辑销量大好,否则他们就要把这张专辑当作是乐队解散前的告别演出了。不过,这张专辑只在排行榜上停留了两周。
21世纪的雷蒙斯乐队似乎很不朋克,因为他们同样抗拒不了死亡,在短短几年中,乐队的几位成员相继去世,主唱乔伊·雷蒙2001年死于淋巴癌,贝斯手迪·迪·雷蒙于2002年6月吸毒过量逝世,而2004年的9月15日,其创始人之一,也是摇滚史上重量级吉他手约翰尼·雷蒙病逝,终年55岁,目前乐队的原始成员,仅剩下孤单鼓手马克·雷蒙在世了,这个朋克乐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乐队的昔日辉煌永远不会再见了。
雷蒙斯乐队 - 音乐圈的一颗炸弹
原名为约翰·卡明斯的约翰·雷蒙是“雷蒙斯”乐队最早的成员之一。1974年,他和主唱乔伊·雷蒙、贝斯手迪·迪·雷蒙以及鼓手马克·雷蒙共同组建了“雷蒙斯”乐队。约翰尼·雷蒙快速、重复、富有侵略性但又不乏旋律性的演奏奠定了朋克音乐中吉他的基本演奏方式。他曾经形容自己的演奏是“纯粹的,白人的摇滚乐,一点儿蓝调的影子都没有。”几乎所有的朋克音乐人,从性手枪的史蒂夫·琼斯,撞击乐队的乔·斯扎姆,涅磐乐队的柯本,到Blink-182乐队的汤姆·迪龙等,他们都承认是从约翰那儿得来的演奏灵感。
雷蒙斯乐队的出现促使了纽约市“朋克”局面的形成,被公认为纽约头号朋克乐队的他们,仿佛是埋藏在地下音乐圈的一颗炸弹。曾经有一套摄制于1978年的“CBGB”纪录片,便以雷蒙斯的成名作《Blitzkrieg Bop》为标题。雷蒙斯的影响力不只表现在美国本土上,他们的启蒙性甚至被视为英国朋克乐的源头——乐队在1976年7月首次登陆英国,于伦敦Round House的演出,正式触发起英伦朋克乐衍生的历史性时刻,随即冒起的“性手枪”、The Clash和Buzz Cocks等乐队身上都不难找到源自雷蒙斯的风格。从1974年成立到1996年乐队解散,雷蒙斯乐队凭借暴力倾向强烈的音乐风格征服了众多欧美朋克乐迷,直接影响了美国朋克和硬核音乐的发展,英国也因此将朋克变成了一个一发不可收拾的音乐文化革命时代。
乔伊·雷蒙毫不讳言地说过:“雷蒙斯触发了朋克的开始,当我出道时我想我们是世上最积极的乐队,我那就知道我们必定引领一个新时代。”“性手枪乐队”曾表示过:“我们希望做出犹如雷蒙斯的声音。”就连Joest Rummer也说过:“The Clash是听着雷蒙斯的唱片学习演奏音乐的”。
雷蒙斯的音乐风格其实是改良自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Rock &Roll根源曲式,只是他们透过粗犷、嘈杂、积极而不修饰的手法演奏出来。乔伊·雷蒙的主唱曲调往往是以调子流畅押韵见称,加上他们的歌词透过虚无主义的笔流露出黑色幽默的题材,雷蒙斯的音乐给予人是绝对愉快的聆听经验,乐队于2002年入住摇滚名人堂。
《Raw》这张音乐DVD是首张正式获得官方授权发行的DVD,发行时间与约翰·雷蒙的不幸辞世时间巧合地相近。DVD收录了超过5个小时的珍贵影像,可以让乐迷重温一遍雷蒙斯乐队的发展史,观看《Blitzkrieg Bop》、《I Wanna Be Sedated》、《Rock and Roll Radio》等21首经典曲目的现场演出,再现乐队风采,一些首度公开的电视台现场演出录像尤为难得。此外,还有乐队与“珍珠酱”乐队主唱艾迪维德、U2乐队主唱波诺等同台表演的现场,以及乐队成员私人珍藏的录像。该DVD的执行制作人是乐队鼓手马克·雷蒙,而在这里,除了马克之外,你还会听到约翰·雷蒙的声音,让人唏嘘不已。
雷蒙斯乐队 - 专辑
1976 《雷蒙斯》
1976 《雷蒙斯离家出走》
1977 《飞向俄国的火箭》
1978 《毁灭之路》
1980 《世纪之末》
1981 《美梦》
1983
《地下丛林》
1985 《祸根》
1986 《动物男孩》
1987 《半梦半醒》
1988 《雷蒙斯热》
1992 《疯狂现场》
1994 《迷幻食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