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深受历史爱好者们的追捧。其实在三国的历史中,用人方面和心理战是其重头戏,这也是多少读者觉得精彩的地方。
其实人们之所以喜欢三国,爱听三国故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三国斗智斗勇的谋略案例吸引人们的眼球。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三国中的谋略案例,希望读者喜欢。
一、不冷静的王凌
王凌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将领,东汉司徒王允之侄。
魏太和五年,东吴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告诉扬州刺史王凌说:“自己欲降魏,奈何道路很远,自身无力越过重重山河来到扬州,希望魏国能够出兵迎接。”扬州刺史王凌就将孙布的书信上报给了主持江北军务的满宠,请求派兵马迎接孙布。
满宠则认为孙布的归降靠不住,所以拒绝派兵,还写了一封信给王凌说:“孙布知道天下正义所在,想避祸归顺,这种精神是需要嘉奖的。但是如果我们现在派兵相迎,兵少了不足以相卫,兵多了肯定会被东吴知道。还不如秘密回报孙布,嘉奖他的行为,让他按兵不动,再随机而动。”满宠当时正被朝廷征召,临走前严厉命令留府的长史:“如果王凌想派兵迎接,千万不要给他兵啊!”
王凌得不到援兵,最后不得不单独派遣一名部将带领步骑七百人去迎接孙布。想不到孙布真的是假投降,连夜袭击了曹魏援军。魏将逃走,军队死伤过半。
王凌受了教训后,也没有学会保持冷静的头脑、认真分析局势,后来他在主持曹魏的扬州军事时,计划发动反对司马家族的叛乱,结果拖泥带水,事泄兵败,自杀身亡。
二、董昭的虚实相间
董昭是东汉末年曹魏谋士、重臣、开国元勋,深受曹操信任。
在关羽将曹仁死死围困在樊城的时候,孙权派使者对曹操说自己要“归顺朝廷”,派兵西进,进攻关羽镇守的荆州。如果关羽丢失城池,肯定会撤军,樊城之围也就不救自解了。孙权还特别请曹操“乞密不漏,令羽有备”。也就是说让曹操给自己保密,千万别让关羽知道。
曹操问大臣们怎么办,群臣都说应该替孙权保密。董昭却建议说:“我们应该表面答应孙权,帮他保密,暗地里泄露孙权的计划。关羽听说孙权进军荆州,肯定会回军自卫。这样曹仁将军的围困不仅被解开了,而且还可以让孙权和关羽两个人互相争斗,我们坐待其成。帮孙权保密让他的计划实现,并不是上策。其次,陷入重围的官兵们现在不知道有救兵,心怀恐惧,防守艰难。如果大家都知道孙权要进攻荆州了,还能够鼓舞前线士气。再次,关羽为人刚愎自用,自以为荆州城池坚固,肯定不会马上撤退。”
曹操接受了董昭的建议,命令前方将领将孙权的书信射到陷入重围的樊城和关羽的军营之中。樊城官兵知道消息后,士气倍增;关羽接到书信后,犹豫不决。
董昭的计策虚实相间,是三国经典谋略。它表面上是给关羽通风报信,实际上是给了关羽一颗烟幕弹,让关羽难辨真伪。关羽如果相信了,回军荆州,樊城的重围就自然而解了,曹魏还可以隔岸观两虎相斗,坐收渔翁之利;如果关羽不回军,孙权的计划就能成功,樊城的重围还是可以解救。无论如何都会实现曹魏解救樊城之围、同时消灭敌人的目的。
三、猛拳掏心
三国演义故事中有许多将领喜欢用“袭粮计”,这就是猛拳掏心的战术。这里的心就是关系到敌人核心利益、可以一击败敌的关键所在。
曹操轻骑烧乌巢粮草就是典型的战例。建安五年(200),曹操倾注全力,和袁绍大军在官渡对峙。袁绍的军力几乎是曹操的十倍,且兵精粮足,曹操处于绝对劣势。当曹操得知袁绍把粮草储存在大营后方四十里的乌巢(今河南封丘西)时,力排众议,连夜率领主力骑兵,长途奔袭乌巢,焚毁袁绍军粮。袁绍大军得知,军心涣散,导致官渡之战溃败。这次作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同样在官渡战役期间,谋士许攸就向袁绍进言,建议以部分军队将曹操大军拖在官渡,派遣主力绕过官渡战线南下,偷袭许县。只要占领首都和曹操的屯田重镇,将皇帝抢到手,就等于除去了曹操的心脏。可惜袁绍没有听从。
当时在袁军阵营中的刘备看到袁绍成不了大气候,就自请去取汝南,在曹操的后方搞破坏。这也是猛拳掏心谋略的运用。
四、外交威慑
所谓的外交威慑就是一方利用自己在信息、实力方面的优势,对相对较弱的一方形成威慑,以求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袁绍的两个儿子逃到辽东的时候,曹操要杀二人。郭嘉就建议曹操实行对公孙康的外交威慑,利用强大的军事压力,摆在北方,又不进攻公孙康,对其造成威慑力。公孙康断然不敢与曹操大军为敌,就明智地选择了杀袁氏兄弟,向曹操称藩。
钟繇安定关中和西凉地区,也是使用外交威慑战术的成功案例。当时,曹操忙于东方混战,没有力量进入关中地区。好在关中地区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而是各派系分治。为了防止这些豪强势力被人利用,或者联合与曹魏为敌,钟繇来到了关中。他当时能够利用的最大资本就是朝廷掌握在曹操手里,他在关中的统治是名正言顺的,所以可以利用朝廷的名义大开封赏的空头支票。就这样,钟繇成功地利用了政治名分的优势,维持了关中和西凉地区脆弱的稳定局面。
五、张特虚与委蛇
张特是三国后期的曹魏军官。他先是在镇东将军诸葛诞手下做军官,后来被调到后方去了。刚好,合肥新城的守将出缺,就先让张特去补缺。不想,没过多久诸葛恪就倾东吴全国的军队北伐,大军将合肥新城围得水泄不通。张特集中全城军队,只有三千人。刚一接战,就死伤过半。
眼看着围困越来越紧,张特派遣军士刘整潜出重围求救。刘整在突围途中被东吴军队擒拿,严刑拷打。东吴士兵对刘整说:“诸葛公想给你条活路,只要你投降服从就行。”刘整骂道:“死狗,这是什么话!我死是魏国的鬼,不苟活在世上。如果想杀我,就快来杀吧。”刘整至死都没有说其他的话。
张特又派遣军士郑像出城传递消息。有人把此事告诉了诸葛恪。郑像等人被诸葛恪派出的骑兵擒拿住了。东吴兵士把他们四五人绑着,计划绕城而行,以动摇合肥新城的军心。吴军让郑像向城内喊话,说:“朝廷大军已经退回洛阳了,合肥不如早早投降。”郑像假装答应,喊话的时候却向城中大呼:“大军近在重围之外,城中壮士努力啊!”吴军直接用刀堵住他的嘴。郑像说不了话,就在城下大呼大叫,令城中的人都知道。
诸葛恪造起和城池一样高的土山,加强进攻。眼看着城池多处损毁,难以修复,就要陷落了。张特对东吴大喊说:“我无心再战了,请求投降。但是按照魏国法律,城池受到围攻超过百日,救兵还没到的,守将即使投降了,家属可以不连坐。现在东吴大军围困合肥已经超过九十天了。城中本来有四千多人,现在战死的人超过一半。城中许多人因为这条法律,还不愿意投降,这很难办。我计划和城中的人一一谈话,注明善恶,明天一早就上报给东吴。现在我将自己的印绶交给吴军,作为投降的信物。”张特说完,真的将自己的印绶交给东吴。吴军相信了他的话,也不取印绶,就退兵了,等待第二天合肥城投降。
张特回到城里,马上号召军民连夜拆掉城中房屋去修复城池,并将城墙加为两重。第二天,东吴前来受降。张特说道:“我不会投降,只会死战!”诸葛恪大怒,加紧进攻,在修复如初的合肥新城面前毫无进展。合肥新城在整个淮南战役中都没有被东吴占领。
战后,曹魏朝廷嘉奖张特,提拔他为将军,封列侯,调任安丰太守。
六、不拘常例
蜀将孟达投降曹魏后,魏国非常优待他。司马懿认为孟达巧言令色,不能提拔担当重任。但是曹丕还是任命孟达为新城(陕西东南和湖北西北地区)太守,封侯,假节。孟达在新城地区暗地里果然和吴、蜀交往,图谋更大的利益,最终接受了蜀汉的策反,准备起义。诸葛亮其实特讨厌孟达这个反复的小人,又担心他日后成为祸患。于是就利用孟达与邻郡的申仪(曹魏魏兴太守)关系不好这一点,想了个借刀杀人的计划。
诸葛亮派遣一个叫郭模的人假意向申仪投降,将孟达响应蜀汉准备起义的事告诉了曹魏。孟达知道自己的计划泄漏了,只能加紧举兵进程。主持南方军务的司马懿为了稳定孟达,赢得镇压的时间,假意给孟达写了一封书信:“孟将军以前抛弃刘备,归顺朝廷。朝廷将边疆要地托付给将军,让将军负责进攻蜀汉的大事,非常信任将军。蜀国人莫不对将军切齿痛恨。诸葛亮想消灭将军,苦于没有办法,就想了这么个离间计。郭模的话,是军国大事,诸葛亮怎么可能会泄露出去。由此看来,他是想离间朝廷与将军的关系。”
孟达接到司马懿的信,大喜,又在起兵与否的问题上犹豫了起来。司马懿一边上报朝廷,一边集合部队,暗地行军进讨。下属将领们都建议要先观望而后动,司马懿认为:“孟达是没有信义的小人,我们要在他们几方互相怀疑的时候,抓紧进军,推动孟达的反叛而消灭他。”司马懿的军队日夜兼程,八天就到达了新城城下。吴、蜀两国都派遣将领从西城安桥、木阑塞救援孟达,但被魏军阻击不得前进。
孟达
当初,孟达还乐观地向诸葛亮分析道:“宛(司马懿所在地)离洛阳八百里,离新城一千二百里。司马懿听到我举事的消息,要先上表给天子,等待朝廷命令。如此反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到那时候我的城池坚固了,军队也布置完成了。加上新城地区地势深险,司马懿不见得敢进攻;等蜀吴两国的援兵到了,我就无忧了。”
看到司马懿兵临城下,孟达傻了眼:“我刚举事,司马懿大军八日后就到城下了,何其神速啊!”
司马懿大军八路进攻。半个月后,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开门投降。孟达被斩首,传首京师。司马懿的成功就在于他不按常理出牌,真的做到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七、擒贼先擒王
最后让我们回到本章开头,再说说董昭。
董昭像
当时的孙伉(他是公孙瓒推荐的孝廉)是钜鹿郡的大姓,他和数十人煽动吏民,谋划投靠公孙瓒。董昭到郡里,以袁绍的名义发表了一篇檄文,说:“我军截得情报,说公孙瓒计划进攻钜鹿郡,孙伉等人就是公孙瓒的奸细,准备里应外合,出卖钜鹿。我(袁绍)的檄文到后,逮捕孙伉等人,军法处置。他们的妻子儿女不需要连坐。”董昭依照檄文,将当地大姓都斩首示众,再安抚钜鹿郡惶恐不安的人心。至于投靠公孙瓒之事,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董昭成功地实践了自己提出的“见机行事,随机应变”的外交谋略精华。
结语:
三国的历史故事有很多,经典的谋略案例也是非常多的,就不一一列举了。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三国中的谋略案例就是其中的精髓之一,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学习,就一定能从历史的长河中获得进步、收获成长。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