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年前,文明曙光在中华大地出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在今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形成都邑性遗址,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形成其他中心性遗址。距今5100年至4300年前,一些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了早期国家,跨入了文明阶段。距今4300年至4100年前,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文明相对衰落,中原地区持续崛起,在汇聚吸收各地先进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发展,为进入王朝文明奠定了基础。夏朝建立后,经过约二百年的发展,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建造了同时期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都邑,在中原各地形成不少人口集中的聚邑。
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
这些都邑和聚邑,被称为“国”(國)。“國”是一个象形字,中间的“口”代表人、人群,下面的一横代表一片土地(一般认为“國”字为会意字,但笔者认为作象形字解释更合理)。由于这片土地是这群人生活和生产的基础,必须有人拿戈守卫。为了安全起见,周围还要建一圈墙——外面的一个大“囗”。何尊中那个“國”字的写法还没有外面这个大“囗”。这样的国当时已有很多,所以有了“万国”的说法。“万”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而是一个形容词,万国形容国之多。相传大禹在涂山(一般认为在今安徽蚌埠禹会区淮河东岸)大会诸侯,“执玉帛者万国”。到夏朝,尽管国的数量仍不可能达到万,但肯定比大禹时代有所增加。
何尊铭文
商朝的统治范围和影响所及比夏朝更大,国的数量应该更多。随着国家形态的形成和强化,以及行政中心功能的完善,商王的驻地由不断迁移转变为长期稳定,成为最大、最重要的国。盘庚迁殷后的二百多年间,商朝的首都一直在殷(今河南安阳殷都区)。殷虽然也是“万国”之一,但其地位与重要性已远在其他国之上,因而被称为“中国”。“中”本来是商人制作的一面特殊的大旗的名称,用作召集部众。每次召集时,部众都会围绕聚集在这面大旗“中”的周围,时间久了,“中”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含义。中国,就是万国的中心、中央,万国中最重要的一个国,也就是何尊铭文中的“大邑商”。所以周武王在攻克商朝的首都“大邑商”后,可以向上天报告,“余其宅兹中国”。不言而喻,到了周朝,周朝的首都——原来的宗周和新建的成周——就是中国,其地位高于万国,也高于所有诸侯国的都城。直到东周初,中国还是周天子所在的周朝首都的专名,诸侯国的都城只能称“都”。
何尊
进入春秋时代,周天子的权威逐渐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强大的诸侯在“尊王攘夷”的旗号下相互争夺兼并,对因灾祸而亡的小国不再兴灭继绝,而是直接吞并。春秋时有名有氏的国还有一千多个,到了战国时已经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和若干个附庸小国。周天子的实际地位已经降到了与附庸小国相当的程度,他的首都已不如七国中稍大一点的都城。七国中的任何一国都比他拥有更大面积的土地、更强的实力。“中国”早已不是周天子的专属,诸侯国,特别是地处中原的诸侯国,都已将自己的都城或自己统治的国当作中国。中国还被称为“赤县神州”或“神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实现统一,他的首都咸阳当然稳居中国的地位,而六国的首都和疆域都成了他的统治范围,各自的“中国”概念也得以延续,所以整个秦始皇的统治区都成了中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的琅玡台刻石中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这一广阔的疆域都成了中国。
琅琊刻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但秦朝的存在时间太短,这个“中国”概念尚未普及,在西汉前期还与传统、狭义的“中国”概念并存。狭义的“中国”相当于中原地区,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说“皆中国人民所喜好”,“中国人民”即指中原的居民。一方面,“中国”就是汉朝的代名词,尤其是对外而言,如在汉宣帝议定匈奴呼韩邪单于的朝见仪式时,萧望之提出的原则是“使于中国不为叛臣”。另一方面,在汉朝内部,“中国”的定义还不一致,如边疆新设置郡县的地区,当地民众已经认同中国,但此前已经设置郡县内的民众还不将这些地方当作中国。汉朝疆域内一些尚未设置郡县的区域和非华夏的部族聚居区,也往往被认为不属于中国。
《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此后建立的中原王朝,自东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无不以中国自称,无不以中国为本朝国号的代名词。无论朝代如何更迭,皇帝如何易姓,中国的名称始终延续,从未间断。在分裂时期,分裂的双方和各方,只要有统一的愿望,或者为了取得合法性,都会以中国自居,而不承认对方为中国。但当统一恢复,双方或多方都成了下一朝修正史的对象,即都被承认为中国。非华夏族一旦建立政权,统治了华夏,或者入主中原,或者统一全国,都必定会以中国自居,如西晋、十六国时期匈奴建的汉、前赵、夏、北凉,巴氐建的成汉,羯人建的后赵,慕容鲜卑建的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氐人建的前秦、西凉,羌人建的后秦,乞伏鲜卑建的西秦,秃发鲜卑建的南凉;南北朝期间拓跋鲜卑建的北魏、东魏、西魏;以及后来的南诏,大长和,大理,渤海,契丹建的辽朝,党项建的西夏,女真建的金朝。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在多数场合即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作为国号和国名的概念和涵义延续至今。
(上文摘自《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前言 )
饱览锦绣河山 感受辉煌文明
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
《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编
简体横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6293-6
9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如何在锦绣大地上创造辉煌文明的普及性读物。全书由自然编、人文编、中外编三部分组成。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邀请著名文史学者、地理学家联手打造,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地讲述广袤中华大地上的自然风物和人文创造,述说大江大河所孕育的厚重文明,展示人文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深入浅出揭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作者队伍
葛剑雄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
王守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候甬坚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
傅才武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
唐晓峰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王社教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
秦大河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战略研究中心教授
李令福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研究员
康 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华林甫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艾 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刘曙光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彭邦本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曹家齐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游汝杰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
孙庆忠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韩昭庆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邢广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万 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倪玉平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目 录
前言 何以中国
孕育中华民族的自然环境
黄河与中华文明
长江:稻作文明与鱼米之乡
华夏文明中的山脉
秦岭—淮河线:中国的“南与北”
“胡焕庸线”:中国的“东与西”
天地之中: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与布局
长安叙事:大一统王朝都城的经典与荣光
体国经野:中国省制的由来
长城: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大运河:纵贯南北的大动脉
都江堰:人类生态文明的杰出典范
万里通途:中国历史上的陆路交通
方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有声印证
农耕文化:乡土中国的文化本根
天人合一: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
陆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
郑和下西洋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
全球化与明清以来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
内页欣赏
(统筹:一北;编辑: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