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不要对创新有过多期待

只有当我们持续做正常的事情时,才可能产生非凡的结果。

1.

魏如萱问韦礼安,为什么你总能写出好歌拿金曲奖呢?有什么秘诀吗?韦礼安说:“就是多写。”创作型工作无论是写文、音乐,还是设计,想要有好的结果,只有每天去做。许多作家,或者说绝大多数优秀作家,每天都会有很长的写作时间。我非常喜欢的心理治疗师,也是非常优秀的作家欧文·亚隆,每天从早上 7 点开始写到中午 12 点,雷打不动。包括我们称为天才的那些人,如卡夫卡、加缪、萨特、毛姆、大仲马等,这些人每天的写作时间在 4-8 小时不等。其中一些人是以字数为节点,比如每天写 3-6 千字。然而,是否每天写满几个小时,坚持数年,就能写出好作品呢?不一定。但是如果不这么做就一定写不出来。写作需要手感,每天写才能保持,如果一个月只写几千字,就想写出好内容,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持续写的目的是保持思考的连续性,只有在这种连续性的强制挤压下,才会有些许星光悄悄闪烁,得以被人捕捉。或许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捕捉这道星光的能力,而它也被称为天赋。

这与我目前坚持接项目的决定有很大关系。参与一线工作,了解市面上的产品,梳理产品线的核心业务,与业务人员及用户沟通,能够保持对设计的敏感度。或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产出的方案并不是最好的,但这种持续性地思考,对需求的挖掘与方案的处理,至少不会让我变得迟钝。例如,我知道国内某个非常优秀的团队,领导要求产品和设计师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体验自己的应用、阅读相关文章、与用户交流等等。目的是督促这些人保持对自家产品的敏感度。虽然我相信产品设计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但我不认为创新是可以一直保持的。如果仅仅是看着竞品抄一下,就叫做功能设计,那就不可能满足需求。许多人对设计工作感到压力,是因为认为设计师必须每一次都能够产出优质且创新性强的方案,才能算得上是优秀的。与此同时,他们却没有做任何积累,比如保持大量阅读,思考案例,以及阶段性复盘。

这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就是部分人会有设计拖延症。拖延症分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一种是希望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再交付,但如果做不到自己认为的最好,就会失去执行的动力。因此,一些人会设置截止点(deadline)来缓解这个问题。但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接受自己不能做到最好。只要在当前状态下尽力完成任务,就可以了。没有什么是能够达到理论上的最好水平的。你现在的认知只能帮助你输出这种水平的方案,拖延时间不一定会带来最好的结果,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持续积累的价值不言而喻。

2.

我经常会观察自己在用的一些产品的细节,虽然这些细节并没有让人觉得眼前一亮,但对它们的观察能促进自己主动去思考。

比如在 Notion 中,有一个小细节我很喜欢。当给一段文字附上链接时,如果这个链接的终点页是在 Notion 中,也就是内置的页面,那么链接的文字在字体下方除了有下划线外,还会加粗。而如果是外链,跳转到其他网页上,它的字体就只是加下划线,不会加粗。这样,当用户未来再看到这样的标识时,不需要点击后去判断,而是在看到其样式的一瞬间就能识别出来。我很喜欢这种小设计

另外,自从我开始使用 Edge 浏览器后,偶尔需要使用 Google 翻译。虽然我很少有翻译的需求,但有些网站我需要快速浏览,因此不可避免地会用到它。然而,Edge 自带的翻译结果很差,经常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情况,例如字符缺失。因此,我在应用商店中安装了 Google 翻译插件。

在网页的左下角,有两个按钮。上面的按钮是原文显示,下面的按钮是点击后将网页翻译成所需的语言。当要翻译时,点击翻译按钮,按钮会稍微凸出一些(图上最右边),以告知用户该页面已被翻译。这有助于用户快速识别中文网页是否已自动翻译。

从结果来看,这些设计细节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在真实的设计过程中,有多少人能够想到呢?这些细节是多么优秀的创新么?它们只是非常普通的设计方案,而许多优秀的方案则是通过这些日积月累所建立起来的。

3.

我经常会看一位设计师分享她平日对海报设计的思考过程。她说自己非常喜欢看非设计人员设计的视觉方案,无论是海报还是应用程序。她认为,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他们如何将重要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例如,当她看到商铺门口有一块广告牌时,她注意到海报左上角的贴纸特别有趣,既是海报的一部分,又有一些脱离感,可以作为信息的补充。

她在自己的方案中也使用了这个技巧。海报上的胶水痕迹模仿了老化的效果,类似于人们撕下以前粘贴在海报上的小册子的情况。

意思是这个林地中心即将关闭,让大家不要进入,而左上角的贴纸是对林地中心的进一步解释说明。这种设计的巧思就在于既满足了海报的要求,同时贴纸也能起到宣发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对比和解读,这个方案可能会看起来非常平凡。仅从外表上看,甚至可能不像一张海报,而更像一张被破坏的图像。但是,正是日常的积累,让我们所创造的作品更具深刻的意义。被忽略掉的一个重要信息是,各位或许认为这是一位设计师看到了一个街边海报,恰巧把它用在了自己的方案上。而事实上,是一位设计师看过成百上千的案例后,结合自己的思考与专业能力,在自己的方案中创新运用。

4.

我们应该接受创新几乎不怎么发生,它是偶然的,而只有积累是持续的。许多人会把创作型的工作思考得非常简单,认为有才华的人是天生有才华,能写出畅销书的人一定掌握了流量密码。于是非常努力地去发了一篇小红书笔记,幻想着一篇成名,结果发现并没有什么人看,果断删除。没有积累,就妄想创作。

如果你一直期待有所突破,相信即兴演奏会不断引领新事物,或者头脑风暴会发出闪电,那你一定会失望的。只有通过积累才能偶发创新。

🤔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积累上,而不是在创新上。对输入保持饥渴,对输出保持平常心。这就是秘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不要对创新有过多期待  过多  过多词条  期待  期待词条  不要  不要词条  创新  创新词条  
热传

 在word文档中页眉和页脚是什么...

页眉,一般称每个页面的顶部区域为页眉。页眉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显示文档的附加信息,可以插入时间、图形、公司微标、页眉示意图文档标题、文件名或作者姓名等。这些信息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