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基尼系数意思简述(基尼系数是什么意思啊)

基尼系数一直被看作是衡量收入差距大小的指标。关于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最近的版本有好几个,而官方发布的数字为0.46。我没见到具体的数据样本,是怎么算出来的不得而知。而既然是官方发布,权威性当然不用质疑。事实上,对我写这篇文章来说,具体数字是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理解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

人们拿基尼系数说事,是希望政府关注收入差距问题。但为了把问题说明白,我们应该先弄清何为收入?或者收入差距到底应该怎么计算?举个例子,某民营企业一年利润2000万元,而某员工一年工资10万元,请问企业2000万利润算企业主收入么?倘若这么算,那么企业主收入就是员工工资的200倍,差距可谓大也。问题是,员工工资多数是用于个人消费;而企业利润少量会用于企业主消费,大量则用于投资,两者肯定有不同,读者是否注意到这其中的分别呢?

说到收入,我们不能不提到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当年费雪写那本大名鼎鼎的《利息理论》,开篇就讲收入是一连串事件。什么意思?费雪用三个概念解释。一是享用收入。费雪强调,货币只有当用于购买食物、衣服、汽车等进行享受时才成为收入。二是实际收入。享用收入是心理感受,没法度量,所以他认为可用实际收入(生活费用)来近似反映,比如我们用晚餐或看电影,其享受虽无法用多少元衡量但却知道花了多少钱。三是货币收入。这个简单,就是指用于支付生活费用所得到的货币。

很显然,在费雪那里所谓收入是一连串事件,是说收入是一连串的消费(享受)。他讲得很形象,以家庭门限为界,不管你赚多少钱,把面包、黄油、衣服、汽车等买进家门并立即消费了是收入,否则就不是收入。还是上面的例子,某企业主一年进账2000万,若支付生活费用为20万,那么这20万是他的收入;剩下的钱若存银行是储蓄,买了机器是投资。但无论储蓄还是投资,都是企业主财产(资产)而非收入。

费雪如此界定收入,或许有人不同意,因为不仅教科书上不这么说,而且与人们惯常理解也大相径庭。不过就我本人而言,却完全接受费雪,并非盲目崇拜,而是觉得只有从他的收入视角才能解通世事。我自己的例子,当年从人大毕业求职,本可去一家外企就业,月薪3000元;也可到党校任教,月薪300元,可我最后还是选择了党校而放弃外企,为什么?因为外企薪酬虽是党校的10倍,可党校能提供住房外企却没有住房,这样一来,在党校教书的收入(消费)并不低于外企。

以上说的是自己选择职业,若再换个角度,让我与那些私企老板比又如何?昔日师友今天在商界的成功者不乏其人,人家开公司日进斗金,而我做教授月入不足2万,你认为我会羡慕他们吗?说实话,一点没有是假的;但如果你认为我会后悔当初自己没下海那就错了。曾与一位做老板的师兄探讨过,表面看,他的收入(生活费用)确实比我高,但除开商界应酬,单论个人收入(消费)却也相差无几,至少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大。

绝不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我说自己与老板(师兄)收入相若,那仅是从个人消费看;若转从财产看就不同了,他资产过亿,而我呢?除了所住的房子别无其他,两者当然没法比。由此见,我等工薪阶层与私企老板的差距,主要是在财产而不在收入。不信你再去读读《资本论》,会发现马克思揭示资本积累趋势也是从财产角度讲的,所谓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比较的并不是资本家与劳动者的个人收入。

回头再说基尼系数。有个误会需澄清:不少人以为,基尼系数反映的是收入差距;学界也有人这么看。事实上,这个看法是错的。基尼系数虽也包含收入差距,但那仅是一小部分,无足轻重,它所反映的主要还是财产差距。比如有人讲中国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显然说的是财产而非收入。既如此,于是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若基尼系数高是指财产差距大,那我们如果只单调收入不调财产岂不是避重就轻?

是的,比起收入差距来,目前财产差距的确更大,也正因如此,与其调收入就不如调财产。再说,政府调收入的办法也并不多。前文讲,收入即消费。这样调收入实际是要调消费。问题是消费怎么调?最近拜读了不少学者的文章,来来去去似乎就两条,即对工资限高或者提低,可困难在于工资乃劳动力之价,高低要由市场定。政府限高只能针对国企,对私企则鞭长莫及;当然,政府可提高法定最低工资,但前提是得先减税,若只加工资不减税,失业增多反而麻烦更大。

至于如何调财产,限于篇幅容我只说重点:第一,将农村资源变资产,并为农民资产确权。农民有了财产权,才能取得财产性收入。第二,对财产课税。现在不少富人到处买房置地,你钱多买什么别人管不了,但政府要调收入应对其征税。第三,开征遗产税。此事已说多年,但不知为何至今未开征,也不知究竟难在哪里,若再久拖不决,日后财产差距会越拉越大。

搜索建议:基尼系数意思简述  基尼系数意思简述词条  
热传

 小学毕业的作文参考

关于小学毕业的作文参考关于小学毕业的作文参考1这一天,我们含泪话别,一张张同学录上留着各种不同的笔迹。通过这些笔迹,我仿佛又想起了同学们的笑容,想起了同学们的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