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仁军 张维凤
苎麻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之称,原产中国西南地区,被外国人称为“中国草”,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大竹县自商周时种麻,迄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苎麻种植群众基础好,农户对苎麻有一种深厚的特殊感情,麻农代代种麻、家家种麻,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生产经验,苎麻剥刮技术老少皆精,储存原麻技术独特。
大竹县苎麻(苎麻生长见图1)以其面积大、质量好(平均单纤支数在1 800支左右)、产量高而闻名,在苎麻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原麻交易量和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全国乃至世界苎麻行业。大竹县于20世纪50年代就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苎麻生产基地县,2002年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原四川省农业厅)命名为“第一批优质苎麻生产基地”,2003年又被四川省特产协会命名为“四川苎麻之乡”,2004年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特产之乡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苎麻之乡”荣誉称号,也是全国苎麻标准化示范基地县;2008年获得四川省“优质苎麻生产基地县”;2009年“大竹苎麻”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2019年再次被农业农村部核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
1 大竹县苎麻产业现状
1.1 大竹苎麻种植现状
大竹是我国三大苎麻产区之一,近几年苎麻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 总 面积、产量的30.00%以上,占全省的50.00%以上,历来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优质苎麻原麻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素有“世界苎麻看中国,中国苎麻在四川,四川苎麻在大竹”的说法。2006年底,大竹苎麻种植面积2.00万hm2,占全国12.99万hm2的15.39%,2007~2016年的10年,苎麻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贸易市场和国内环保压力、农产品补贴不均等诸多因素影响持续低迷,全国苎麻面积显著下降,四川省苎麻产区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主要集中在山坡地、与粮争地矛盾小)、农民较高的种麻情怀,下滑速度显著低于国内其他助苎麻产区。统计资料表明,到2014年,全国最大苎麻产区的湖南省种植面积下降到0.73万hm2,占全国的12.00%;湖北下降到1万hm2,占全国的18.00%;江西下降到1.60万hm2,占全国的8.20%;而四川苎麻种植面积1.53万hm2占全国的48.00%,四川苎麻面积65.00%集中在大竹,已实实在在成为我国最大苎麻主产区和原麻价格的风向标。
图1 苎麻生长图
2014~2016年底,我国各麻区种植面积持续下滑。2017年初开始,由于出口比例的增加,国内苎麻行情逐步好转,麻农生产积极性再次唤醒,苎麻种植面积开始增加。2017年底,大竹县苎麻种植面积1.40万hm2,约占全国的65.00%;2018年底达0.87万hm2(达州市统计调查队调减),年产原麻2.00万t,其中川苎8号0.73万hm2、川苎11号0.13万hm2、川苎16号22.00 hm2、玉竹一号11.00 hm2。玉竹一号苎麻的单纤支数高达2 800支左右,居全国第一。大竹县现有苎麻种植面积及品种分布现状见表1。
1.2 大竹苎麻加工业现状
产业链中后端苎麻加工领域个别优势突出,但 总 体加工水平低和规模小,与在全国独具规模和特色的大竹苎麻地位极不相称。
早在2006年,大竹苎麻加工和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当时拥有原麻脱胶、梳、纺、织等苎麻企业23家,但后来受金融风暴、环保、生产技术和企业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全县大多数加工企业相继停产。到2018年,间断性生产企业有大竹县金桥麻业有限责任公司(脱胶车间)、城北纺织、大竹县国泰麻纺厂,规模化生产企业仅有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该企业是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加工业、军民融合企业,目前主要开展麻条、纱线生产,创新能力强,生产的04、05麻条和高支纯麻纱、混纺纱市场销路好,“玉竹牌”商标获四川省著名商标。苎麻加工企业现状见表2。
表1 大竹县现有苎麻种植面积及品种分布现状
全县加工企业年消耗原麻1.00万t,约占全县原麻年产量的1/3,60.00%原麻销往湖北、湖南、江西和四川等企业,大竹企业以生产精干麻、苎麻条、纯麻纱、混纺纱中端麻织品等为主,其中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生产的04、05高档苎麻条和高支纱线具有较好的国际国内市场蛇,开发的苎麻新材料已用于与军工企业的合作。此外,在大竹历史上极具民族特色、负有盛名的苎麻产品“夏布”产业产量极少,加工手艺面临失传。
2 大竹苎麻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方式传统落后,机械化水平低
一是麻农的组织化程度低,苎麻作为大竹县最具特色和规模的经济作物之一,专业合作社没有带领和指导麻农统一生产,基本是一家一户单独生产,生产管理参差不齐。二是还没有相对成熟的收获机械,仍以传统手工收获为主,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据调查,一个劳动力每天打剥麻10~12 h,只能打剥原麻5 kg左右。加之,当前农村在家劳动力不足,往往存在头麻还未收完,二麻又起,以致浪费现象突出。
2.2 产业链后端精深加工基础薄弱,产业带动力不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竹县苎麻加工企业主要从事产品初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精干麻生产的脱胶工艺未能从根本改变脱胶废水高治污成本的现实,导致大量从外地采购精干麻原料,增加了生产成本;麻制品类别单一,几乎以精干麻、麻条、纱线、坯布等初级产品为主打产品,没有印染、服装、床上用品、墙布等纺织精深加工产品,利润较低;全产业链的不完整和不发达,致使原麻消耗量低,地方税收少,产业带动力不强。
2.3 苎麻多功能用途还未充分发挥
千百年来,苎麻纤维用途功能已得到充分运用,但苎麻嫩茎叶的高蛋白、麻骨做食用菌基质,麻骨做纤维板,麻蔸药用等用途还未充分开发。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劳动力的欠缺、政策支持等因素导致苎麻用途未能充分挖掘,苎麻综合利用效益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2.4 种植基地基础设施落后
基地土壤、道路、灌溉、互联网等配套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改善。
2.5 品牌打造和产业集成滞后
当前苎麻产业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市场优势和区域经济优势。种植集约化程度低,种植、剥制初加工、原麻流通、产品开发等环节尚未形成有效的协作整合,产业上下游脱节,没有形成大品种、大品牌、大产业链。
表2 大竹县苎麻加工企业现状表
2.6 科技支撑有待加强
产业后端(打剥机械、绿色脱胶工艺、纺织新产品研发)高层次人才团队缺乏,创新力弱,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尚未形成,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创新平台能力建设还需提升。
3 大竹苎麻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科学规划,建成一流的现代苎麻种植加工基地城
科学编制优质苎麻种植、苎麻纺织加工、苎麻特色小镇、苎麻博物馆等规划,计划通过3~5年,在现有基础上建成优质苎麻种植基地1.67万hm2,引进和培育苎麻纺织领头企业2~3家,建成以苎麻初加工(精干麻)为主、精细加工(麻条、麻纱为辅)的加工基地城,打造成千亿优质苎麻纺织城,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国提供优质苎麻纺织原料和纺织精加工基地,并形成苎麻农旅文融合发展产业。大竹县苎麻种植面积(2020~2025年)发展规划见表3,苎麻分布行政区划见图2。
表3 大竹县苎麻种植(2020年~2025年)发展规划一览表
图2 大竹县苎麻分布行政区划图
3.2 创建苎麻新材料产业技术平台
一是打造苎麻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苎麻技术培训网络,推广和普及种源无性繁育、杂交种子育苗、病虫害防控、肥水管理、减少化肥用量的高效高产种植栽培模式等实用技术,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二是打造苎麻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成立苎麻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开展良种选育、纺织新品种研发创新,种子种苗繁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配套组装,纺织加工新工艺等共性及难点关键技术等攻关试验、示范研究。
3.3 加快苎麻新材料产业保障体系建设
1)质量支撑体系建设。加快苎麻标准体系建设,制定良种繁育、种子种苗、种植、原麻分级、新产品(材料)加工等全过程规范标准,构建苎麻全产业链生产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体系;推进大竹苎麻质量认证,积极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优质苎麻现代示范园区、国家苎麻科技示范园,加大对“大竹苎麻”原产地地域保护品牌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快麻纺标志性产品的认证,使产品质量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大竹苎麻品牌产品的价值,给行业、企业、消费者带来诸多利益,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
2)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依托大竹商物流中心,建立完善县级苎麻产品交易市场。使苎麻市场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更完善,配套建设仓储物流、市场交易和电商平台为一体的现代化原麻、麻织品等交易专业市场,使之在全国苎麻产业和市场方面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市场影响力。健全苎麻产地交易流通渠道与网络,实现苎麻交易便捷化和及时性。构建大竹苎麻信息及交易平台,建设大竹苎麻信息网、大竹苎麻电子商务交易等平台,实现苎麻产业信息透明化与公开化,具有苎麻产业的市场导向和市场预警功能。同时,配套建设现代仓储物流中心,推动苎麻流通体系标准化,物流配送系统、质量检验、追溯管理系统现代化,形成集加工、包装、仓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于一体的苎麻仓储物流中心。
3.4 加快苎麻产业现代示范区建设
1)加强苎麻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依托科研院校、企业、苎麻中心等机构,建设区域综合性或单品种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进行种子种苗繁育生产统一管理,按照种子种苗生产技术规程,确保种源纯正、品质优良,确保优良种子种苗供应能力。
2)进一步完善大竹苎麻现代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在苎麻种植集中连片区完善路、沟、排灌等基础设施,强化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推广病虫草害联防联控技术,改进产业初加工设施,县级现代农业园区逐步转型升级为市级、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面提升苎麻产业的产量和质量基础保障能力。
3)重点开展机械化打剥研发。开展苎麻收获加工机械的研发,在现有机械的基础上,鼓励科研单位、种植生产企业进一步自主或联合研发,重点研发适宜山区特性的苎麻收获机械。鼓励、支持成立苎麻机械收获的专业化队伍,进行社会化服务,解放劳动力,提高收获效率。
3.5 设立苎麻产业工业园区
依托大竹东柳工业园区,设立苎麻产业工业园区,建立涵盖初加工(生物脱胶)、中段产品(麻条、纱线、胚布等)、印染、后端产品(服装及面料、生活用品、工艺品等)生产工厂。在园区内建设能满足大竹县梳、纺、织企业生产原料需求的专业脱胶企业,毋需每个加工企业投入为集中污水处理与环境治理,减轻企业治污投入压力,同时,加快低污染低排放苎麻快速生物脱胶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减少化学脱胶污染,提高苎麻精干麻质量,实现“高效、节能、降耗、高品质、低成本、清洁环保”生产。
3.6 加快苎麻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苎麻特色小镇,弘扬苎麻农耕文化
政府牵头,以苎麻特色产业为支撑,积极申报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项目,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大竹苎麻文化体验馆,体验农耕文明的无穷魅力。通过文化旅游和工业旅游的有机结合,每年举办世界国际麻类博览会、开展麻类技术研讨、时装走秀展示、新产品信息发布等,让广大群众走进苎麻文化体验馆,了解苎麻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和历史渊源,引导组织消费者参观工厂,展示苎麻产品生产基地,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和信赖,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有效促进消费者对苎麻产品的需求。
3.7 积极申报世界级苎麻文化遗产
素有“世界苎麻看中国,中国苎麻在四川,四川苎麻在大竹”,充分利用大竹苎麻的影响力,深挖苎麻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和历史渊源,积极申报世界级苎麻文化遗产。
3.8 加大政策扶持,推动苎麻新材料产业发展
一是设立苎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种植、加工、流通、科技等各环节的协调、有序、良性发展,充分利用县上先后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大竹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大竹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2019-2023)>的通知》、《大竹县财金互动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信贷担保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对苎麻生产主体培育、品牌创建、市场拓展、社会化服务、基础设施、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方面的扶持鼓励。二是对苎麻种植进行补贴,大竹县即将出台补贴标准,从生产上充分调动麻农种植苎麻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苎麻原料储备制度,制定完善信贷补贴政策,建立企业化经营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苎麻原料储备体系。四是加大对本地苎麻加工企业税收减免、融资贷款、技改项目倾斜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改进苎麻加工工艺,加快新材料开发,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3.9 培养新型生产经营模式
充分利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一是由专合社与企业签定生产合同,组织发动农民种植优质苎麻,为企业进村直接收购苎麻提供协调服务,或接受企业委托收购。二是引导和支持加工企业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推行企业基地型种植和订单生产模式,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扩大生产规模,保证优质原料供给,提高纺织新材料原料质量。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利用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通过引导与扶持,在苎麻集中产区形成一批2.00~3.33 hm2适度种植模式,提高麻农经济效益,带动苎麻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麻农种麻效益。
3.9 大力培育苎麻产业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带动作用
大力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对现有区域内加工基础条件好、研发创新能力强、产品在市场有竞争力的麻纺企业的指导和扶持,鼓励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断开发新材料和名牌产品。对一些小型企业应通过并购重组等市场手段进行各种资源的二次整合,形成新的企业集团。鼓励多种非公有制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苎麻产业开发,培育新的龙头企业。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应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融资政策,为各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作者:李仁军 张维凤 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来源:《四川农业与农机》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