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篇题为《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的网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竟然被“抄检”了。网文作者的意思是,记忆中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里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言外之意,其中一个版本是错的,可是谁对谁错呢?
就此有媒体还特意求证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得到的回应是: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即便“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这还不算完,有不少热心网友还把当年的课本拿出来进行再证,发现确实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非“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按理说,白纸黑字,这事也该告一段落了。但不少人在相关话题的评论区依然不依不饶,坚称自己当年学的就是“斯人”,并放出狠话“就算天王老子来了我以前学的也是斯人”。
要知道,这场争论之所以会扩大化,它本身经历了两个是非阶段:第一个是非阶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和“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哪个是正确的;第二个是非阶段、在确认“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后,又去质疑是不是出版社方面曾经出现“编辑错误”的问题。总而言之,坚称自己当年学的就是“斯人”的,他(她)们意在指向即便学错了,也是出版社的问题。
到此为止,其实争论已经不再是“是人”还是“斯人”的问题了,而是记忆错判了还是出版社搞错了。可问题是,通过“抄检”过往各版语文课本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确实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明明是记忆错判了,为何有些人就是犟嘴呢?
按照心理学家的解释是,记忆是一种非常微妙的东西。我们的确会记住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往往会记住其中非常生动的细节。比如,我们可以回忆起我们曾经在某些场合穿的是什么、说过些什么,或是曾看到过什么,闻过什么气味、尝到过什么美味、听到过什么声音。但是我们的记忆并不总是那么准确。
当然还存在一个现象,就是记忆不只是现在对过去的纯粹印象存储、感受追溯,还存在评判的部分。就比如我们想起小时候家乡的特色美食时,总觉得当初的味道最好。可事实上,就算现在用的食材、烹饪的方式跟过去完全一样,我们还是无法跟当时的感受一样。说到底,不是特色美食变了,而是你在用现在的评判去感受过去的特色美食。
由此再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个刻板的记忆,一方面在于有些人当时学的时候没有学彻底,另一方面在于脱离课本语境后,周遭的错误引导强化了刻板的记忆,最典型的就是“影视作品字幕”的错误。一言以蔽之,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个集体纠错的问题,只要借助这场争论,能掰扯清楚哪个是正确的,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说回“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这场争论,在确定不存在“编辑错误”的前提下,坚持自己当年所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人,就请别再犟嘴了,要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次记住比什么都强。
当然哈布瓦赫也说过:“人们总会对一个集体在历史上的主要象征或精神,以及这个集体当前同过去的关系等话题形成相矛盾的叙述,为了重新定义这个集体当下的形象,人们对这些叙述展开争论和协商。”我们把其中的“集体”换成“词语”也是一样的,虽然意思层面无关紧要,但是人们却会因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对既定的事实和认为的事实进行无休止的争论。
因此说回“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这场争论,即便人们最终会散场,也知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才是真相,但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刻板记忆,仍然会让很多人觉得这事存在蹊跷。而这也意味着,犟嘴的人是难被说服的,因为他(她)们只相信自己的记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