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成长三部曲(一):成长的底层逻辑

我们一直在追求成长,每个阶段都有具象的目标。

学习时我们把成长具象为好学校,考上好大学就是学业有成。工作时我们把成长定义为好工作,进大厂拿高薪就是年少有为。

透过这些表象,成长究竟是什么?每当我们聊成长时,为什么动作都是多看书?我们究竟该怎么理解成长呢?

傅盛说成长就是认知升级。傅盛是对的,站在高处看成长,确实需要看到更长远更高层的事实,进而指导当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站在平常心的角度看成长呢?除了认知升级之外,成长还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出发,我将用三篇文章深度解析成长:

一:厘清成长的底层逻辑

二:知行合一的成长实践

三:用成长应对未来的挑战

此为第一篇,我将从五个角度来拆解成长的底层逻辑。

01

成长的两种价值

在工作学习的情境中,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边一直有同学同事的群体。

站在群体的关系中思考成长,就有两个维度要重点关注:自身 VS 与他人的关系。

这两种关系聚焦到成长,可以得出成长有两个维度: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

绝对价值看的是自身的实力,我们是什么样的水平。相对价值是用群体当参照物,我们在人群中到底怎么样。

举个例子,在高考时考了600分,这是绝对价值的概念。高考占全省百万考生的8000名,这就是相对价值的维度。

绝对价值是我们水平的真实呈现,我们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考了80分就是还有20分的不会做。

相对价值是我们在群体中的位置,我们会了更好,不会也没有问题 (如果大家都不会) ,因为社会的竞争机制是排名赛。

所谓成长,就是我们通过提升自己的绝对价值,然后靠着在竞争中的相对优势,不断的跨越式前进。

02

成长是跨越式的

成长不是沿着一条路前进,而是持续跨越。

我们上小学读书识字,通过中招进入了中学,在中学蛰伏6年通过全省排名进入了好大学,在大学沉淀4年在校招竞争中进入了心仪的公司。

我们通过一个又一个节点,进入到新的竞争领域。在这段水平区间内,我们积累着成长的量变,直到质变时刻来临。

在成长折线的基础上,我们自身的绝对价值是跨越式成长的基础。我们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求学认知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长期发展。

相对价值是成长的切面,是某一重要跃迁来临时,相对的排名决定了我们的下一个起点。

过了某个节点,相对价值不太重要,就像工作后再看高考排名,更多是一种追忆,不能凸显现在的能力和水平。

跨越式的成长,给了我们超越的可能。即使某一个节点没有做好,也能在下一次跃迁时追回。相信有很多人的高中虽不是重点,但高考依然考到985/211。

傅盛说的成长是认知升级,就是我们要追求跨越式成长的一种形式,追求的是认识事物的底层逻辑、看懂本质再做决定。

我们把成长具象为好大学好工作,是站在下一个节点的角度来思考成长。在求学时代不需要思考太多,聚焦于眼前,该来的自然会来。

所谓成长,就是我们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跨越,在渐进式的目标中不断走向远方。

03

绝对价值要靠自我驱动

绝对价值是我们自身实力的体现,相对价值是某一时刻的切面。

站在这个角度看成长,我们追求的成长只能是绝对价值,即我们自身的实力。相对价值不靠谱,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不能解决长久的问题。

雷总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绝对价值就是成长的战略层面,决定了我们的自驱力,决定了我们要学什么,以及最终的结果是如何。

绝对成长的首要因素是自我驱动,我们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是我们的理想生活?基于对人生长期问题的回答,才能得到成长的底层动因。

尝试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考研?答案是对某一领域感兴趣,还是求职的缓冲时间。前者确定了钻研学术的方向,后者决定了多实习的思路。这 两种截然不同的解法,说明成长的驱动的底层不同,成长的路径也将截然相反。

驱动来源于渴望,可以是自我实现造福人类的使命理想,可以是赚钱买房积分逻辑的生活现实,可以是走出大山见识世界的质朴纯念。

成长的过程往往枯燥,需要抵抗无意义的即时享乐。但自驱使人坚定,让我们明白长期有价值的事,值得耐心的付出。

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帮助自己坚定目标,比如用梦想相册具象化渴望的事物,以此激励自己不急不躁,稳步向前。

外部的世界很浮躁,明星热搜消耗着注意力,身边八卦让人格外好奇,行业下行互联网裁员等等,但这些大面上的事情,一般都与个体无关,更与成长无关。

成长是个人的事情,是在一个环境内积累量变追求质变,即站在未来的角度看现在,我们当下经历的人和事都不重要。谁还记得中学时的矛盾呢?

成长需要专注,在一条特定道路上坚定向前,不为外部影响。闲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做一个纯粹的追风少年。

所谓成长,就是我们做着内心笃定的事情,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专注向前。

04

相对价值要靠竞争驱动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个画面在讲:考出好成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提高自己的成绩,一种是拉低别人的成绩。

拉低别人成绩的方式,说明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竞争常态。竞争不可避免,只要我们还在世俗社会,就需要被更高一层的人对比的看。

我们从小跟“别人家的孩子”竞争,长大跟“混得好”的同学竞争,职场需要跟“晋升绩效”的同事竞争。只要不忽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竞争。

站在我们个人的维度,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做到“混得好的同学”,达成“职场晋升”的目标。

成长是跃迁式的,大部分时刻都在平稳运行,直到某一节点审判时刻来临。虽然平常的表现跟最终审判强相关,但时刻节点不可避免的具有随机性。

就像我上大学时经常调侃母校,上湖大的就两种人:一种是居然考上了湖南大学,另一种是居然考上了湖南大学。

两句看看似一样,但语气不一样,表达的真相也不一样。前者在吐槽失常发挥,后者在炫耀超常。

虽然我们追求的肯定是跨越式的成长,但也必须接受成长节点来临时的不确定性,遵守跃迁时刻的波动规则。

好在人生有若干的大节点组成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去追寻这些节点。即使在当下的节点跃迁到了一个较差的位置,但下一次跃迁就是翻盘的机会。

竞争的另一个作用是看我们自身的水平在群体中的位置,即参照物。知道自己的水平,才能培养相对优势。

在我们参照了相对位置之后,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不要换一个坐标系?我们现在的方向是擅长的吗?有竞争优势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对未来的道路产生重要影响。有不少的同学毕业2年后才知道自己喜欢的事业,选择转行 。

所谓成长,就是看大方向,找到适合成长的道路,发挥优势的跨越向前。

05

好的成长方式

基于上面的内容,我们拆解了成长的两种价值,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生活中实践。

好的成长方式是和追求长期的绝对价值的自我成长,然后在短期内用相对价值去验证和跃迁。

我们要相信绝对价值的力量,做一些有长期价值的事情,认真的看书学习、总结复盘。长期代表着短期内看不出成绩,但把时间拉长到一个季度、一年,坚持的意义将肉眼可见。

我们要接受相对价值的校验,结果好了不要骄傲,差了不要气馁。要做的是继续努力,在下一次相对价值的跃迁时,做到更好 。

所谓厚积薄发,厚积就是在时间的跨度下提升我们的绝对价值,薄发则是在某一节点的知识应用中将成长表现了出来。

厚积薄发是公认的褒义词,即在普罗大众价值观欣赏默默努力然后绽放的青春。什么样的青春是无悔的呢?做了该做的事情,拿到了还不错的结果。

所谓成长,即是做事过程的不虚度,也是最终成绩的有结果。然后继续做事,继续拿到结果。

如此,成长。

这是我成长系列的第一篇《成长的底层逻辑》。 后面还有两个更重要的话题:

一是成长的实践,我将从成长的落地层面,拆解《知行合一的成长实践》;

二是成长的挑战,我将从焦虑的当下出发,做到《用成长应对的未来挑战》;

这两篇文章将陆续更新,欢迎讨论 ~

往期推荐

《 》

《 》

欢迎关注公众号

持续输出深度思考的干货文章

↓ ↓↓↓↓↓

搜索建议:成长三部曲:成长的底层逻辑  
热传

 在家感觉舒服句子说说

三观不正,听了却很舒服的句子~1、凉水怎么可能冲开绿茶 你要是不热乎她能冲上来吗2、我给你道个歉,你跪下听3、旁观的时候 每个人都是智者4、如果我想看起来好看一...(展开)

热传

 小学六年级暑假作文500字

关于小学六年级暑假作文500字三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