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洪某,女,8岁,1997年8月27日诊,患儿持续发热39℃~40℃已5天。曾用青霉素、先锋霉素及退热剂等治疗,热势不减,遂来我科诊治。症见高热,午间尤甚,热时形寒,手足微凉,伴头痛无汗,口渴烦躁,大便不畅,微有咳嗽,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而干,脉滑数。查:体温39.8℃,咽红,扁桃体Ⅰ°肿大,两肺呼吸音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109/L,中性粒细胞0.60,淋巴细胞0.40。西医诊断:发热待查;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外感风热,邪热郁于太阳、阳明二经。治宜清热解肌,疏风和卫。方用柴葛解肌汤加减:葛根、黄芩、银花、连翘、板蓝根各9g,生石膏15g,生甘草3g,羌活、柴胡、桔梗各5g。1剂后汗出热解,2剂后诸症消退。
按:小儿纯阳之体,一旦感受外邪则传变迅速,且易热化,往往太阳之邪未解而阳明热盛,致表里同病之候。故解表与清里同时应用。方中柴胡、葛根辛凉解肌,疏郁透邪;羌活发汗解表;银花、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石膏、黄芩清泄里热;甘草、桔梗宣肺利咽。共奏疏达表邪,清泄里热,表里双解之效。 (许亚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