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说服力”的秘密在哪里?
如果我们一直把目光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说服力上”,说明我们认为,
“说服力”的秘密在我自己身上,只是我还没有找到它。
于是,我们会试着去琢磨语言技巧,去研究话术,去分析逻辑;
如果我们还没能说服对方,那么我们会觉得自己的“说服力”还不够;
也许是我的表述还不够清楚,
也许是我的道理还不够鲜明,
也许是我的技巧还不够精妙,
总之,我得要自己更有说服力才行。
嗯,不好意思,这个思维方式也许完全错了。
桔梗想在这个系列推文里告诉你,
“说服力”不在我们自己身上,而在“被说服人”的体内。
我称它为“被说服力”。
你能不能说服一个人,取决于你有没有找到他体内的“被说服力”。
你找得越准,你在这个“被说服力”上用同理心的力度越大,对方越容易被说服。
2 被说服力
我们依然在“大自然的原始说服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
在这个系列里,我们介绍了很多大自然在生物身上所做的鬼斧神工般的设计;
比如,动植物天生就拥有的“关键刺激”、“拟态”、“对偶”等。
“关键刺激”,家猫对主人施加的“乞求呼噜”,鸽子对天敌形状的瞬间告警;
“拟态”,蛾类翅膀上的“眼睛”,绿树蛙里的骗子,拥有双面的“四眼鸟”,头尾都是脑袋的灰蝶,特立独行的大木林蛛等;
“对偶”,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狒狒和龙虾;
(有关“关键刺激”、“拟态”、“对偶”的详细介绍,您可在这个系列的前五篇推文看到。)
从“谈判思维”的角度来做个类比,
“关键刺激”就好比谈判对方的核心利益诉求,抓住它,就能引导谈判的核心方向;
“拟态”就好比谈判者所必须具备的“同理心”能力,谈判者只有越过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换位思考,展示同理共情,才能突破谈判的困境。
这是异曲同工的思维方式。
家猫如何说服主人给它喂食?
它利用人类作为哺乳动物对“幼崽叫声”的无法抗拒,模拟高低双频的“乞求呼噜声”,来达到目的。
如何说服朝着大楼玻璃飞撞的鸽子们不再自杀?
利用鸽子大脑中对天敌外形预警的中枢神经,放一块老鹰形状的广告板,就能达到目的。
蛾类如何说服鸟类不要来攻击自己?
它利用鸟类对猫头鹰的恐惧,在翅膀上拟态出两只大眼睛的图案,来达到目的。
大木林蛛如何说服蜜蜂撞到自己编织的网上?
它利用蜜蜂多年来养成的“躲避不显眼色调区域”的习惯,反其道行之,让自己的网呈现亮金色,来达到目的。
不知道你是否看出了大自然在做这些设计时的思路?
“说服”的秘密,并不在“说服者”身上,而在“被说服者”的体内。
这些大自然中老谋深算的“说服者”,无一不能完美模拟出“被说服者”的内心;
他/它们就像一面镜子,把对方照个通透。
而谈判者要做的,是同样的事情。
让我们举一个人类之间说服的例子。
3 原谷谏父
宋代有一本文献,叫做《太平御览》,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叫做“原谷谏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弃之。
有个人叫“原谷”,他爷爷岁数很大了,原谷的父母嫌弃他,想要把这个老人遗弃。
谷年十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弃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弃祖于野。
原谷此时十五岁,他对父亲说:
“爷爷一辈子勤俭,就为了把你从小养到大,你怎么能因为他老了就抛弃他?你这是违背道义啊!”
原谷这是在干吗?
他想要和父亲讲道理,说对错,也就是试图用逻辑和道德来说服父亲。
有用吗?
父亲根本不听,他还专门做了一辆手推车,把原谷爷爷放在车上,推到野外遗弃了。
原谷的逻辑、道理、道义和对错,毫无说服力。
接下来,原谷换了一个思路,他要找到父亲体内的“被说服力”,并狠狠地对父亲的“关键刺激”,施加“拟态”模仿。
古文原文写道,
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原谷跟着父亲,然后把那辆用来遗弃爷爷的手推车捡了回来。
父亲很疑惑地问道,
“干吗把这不吉利的东西拿回来?扔了不就行了?”
原谷说,
“哦,捡回来放着,这样等你老了,我就不用再做一个了。”
原谷的父亲突然明白了,并感到惭愧和后悔,出门把爷爷接回来赡养。
是原谷展现了高超的说服力?
不,我觉得他只是做了一面通透的镜子,直直地照在了父亲的“被说服力”上。
4 小结
“关键刺激”,“拟态”,“被说服力”。
大自然的原始说服力,隐藏在这些秘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