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国馆
谨以此文对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们,致以最深的敬意!
——国馆君按
看到上面的图片,
你一定想不到她是黄河吧,
反正最开始我是不相信的。
但是,你没看错,
她就是黄河。
那个被称为“一曲黄河水,半碗黄河沙”的黄河,
如今,她真的变清了。
变得清澈见底、变得碧波荡漾、
变得让人难以置信,
而且持续时间之长远超历史记载。
看到这一消息时是多么的激动,
那个在古代只有“圣人出”,
才能“黄河清”的现象,
竟然悄悄地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
黄河清了,
可那个“唯愿黄河流碧水”的却走了,
他叫朱显谟,
我国著名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专家、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将毕生的精力都默默地奉献在了
那片广袤而光秃的黄土高原,
他只有一个梦想:
“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
如今,黄河清了,
朱显谟却走了,
就在前几天,10月11日上午10时,
朱显谟因病逝于西安,享年102岁。
死时,默默无闻,
因为人们都在关注着某某男星,
和某某女在一起了,
据说还刷瘫了微博,
真的是英雄枯骨无人问,
戏子八卦天下知。
图片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方微博
有人会问,不就是水清了吗?有什么了不起,
我家门口的河天天都是清的呢!
那我只能对你的无知表示“呵呵”了,
在所有的历史记载中,
“黄河清”的现象仅有可怜的43次,
平均一个朝代还不到两次,
其中最长的一次在1727年,
持续时间才20天。
你可能更不知道,
治理黄河到底有多重要,
1887年黄河决堤,
200多万人死亡;
1931年黄河决堤,
300万人丧生;
1938年同样是黄河决堤,
50多万人被淹死。
而这不可过是冰山一角,
在2千多年的历史记载中,
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的次数就有1500次,
几乎每一次都是哀鸿遍野。
在古代,要是治理不好黄河,
是很有可能导致王朝覆灭、
皇权易主的。
康熙亲政后,
曾在宫殿的柱子上写了
“河务、漕运、三藩”六个大字,
作为其治国安邦的三件大事,
其中排在第一的为河务,
指的就是治理黄河,
他的重要性甚至比平定三藩、
维护领土完整还来得紧急。
而终其一生,
康熙也没能让河水变清。
这下你该知道,
治理黄河,让河水变清
是有多么的重要、多么的伟大吧!
一位家在黄河边的山西网友感叹到:
“只有身在山西,
才知道黄河变清意味着什么,
老先生千古!”
1915年,朱显谟出生于上海崇明的贫苦家庭,
除了上课之外,砍柴、下地、收割,
样样都是好手,
然而辛苦的耕种,
却只能换来微薄的收获,
这让朱显谟深感古老耕种的落后以及农民的悲凉。
那时候,他决心要做一名科学农民,
以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
上海中学毕业后,
朱显谟放弃了前程远大的交通大学,
转投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
并选择了一辈子都要同土地打交道的
土壤肥料专业。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曾感叹到:
“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也只有在那个时代才有,
要是现在的人说这样的话,
那简直就是个笑料了!”
是啊,要是朱显谟出生在现在的话,
他的选择估计就是个笑话了。
资料图 黄土高原地貌
高庆国 摄
资料图:陕西黄河壶口瀑布
图片来源-CTPphoto
大学毕业后,朱显谟考进了中央地质调查所,
随着指导老师侯光炯
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土壤调查工作。
也正是这位恩师,
教给了朱显谟一生受用的严谨学风,
做土壤调查一定要做到“四到一问”:
走到、摸到、看到、访问到,
最后问一个为什么。
一位水保学科的学生感慨道:
我读的许多水土保持土壤侵蚀方面的基础性文章
都是朱先生所著,
说是学界泰斗,一点都不为过。
然而,这都是朱先生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在黄土高原工作的50多年中,
朱显谟两度入疆,
三次跨越昆仑山
实地考察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20多遍,
先后撰写有重要学术意义的论文200余篇。
如今,又有几个人做得到呢?
又有几个人沉得下心来
写一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呢?
就像袁隆平说的:
“我培养研究生、博士,
第一条件就是要下田吃苦。”
是啊,你连实地考察都不去,
你连苦都舍不得吃,
还搞什么研究、做什么成果呢?
同样是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同样是脚踏实地的民族脊梁,
这样的英雄,
才真正值得我们永远瞻仰。
朱显谟院士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普特副校长探讨黄土高原的治理
图片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闻网
1959年,为了支援大西北建设,
朱显谟放弃了南京优越的生活和工作,
举家迁到了地处西北农村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所。
曾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李振声院士回忆:
“朱老为了国家的需要,
举家西迁杨凌小镇,
献身于黄土高原土壤科学研究,
深深感动了当时年轻的我,
使我坚定了扎根杨凌
同样可以做出世界性科学研究成果的的信念。
帮朱显谟先生搬家的经历,
影响着我一生的科学事业。”
朱先生很明确地知道:
他不是来享福的,
他是来寻梦的,
他的梦叫“黄河清”。
朱先生曾立下誓言:
“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
而黄河治理的关键
就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经过4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
朱先生提出了整治黄土的“28字方略”:
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
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
草灌上坡下坬。
从根本上消除地面超渗透径流
而导致的水土流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吴普特说:
“依据国内外研究黄河流量与泥沙
运送量的平衡值8亿吨来讲,
黄河已经变清,先生的梦已经实现。”
是的,黄河变清了,
先生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只是,先生却再也看不到了!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学部官网
推动人类进步的,
难道不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吗?
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
中国的光学之父王大珩,
伟大的气体动力学专家王承书,
开创了中国大气物理学的顾震潮,
以及解决了人类温饱问题的袁隆平,
……
那些对我们来说遥不可及的极限,
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他们刷新、
被他们打破:
可我们却总是把目光一次又一次地
投向那些无聊至极的东西上:
某某明星又出轨了,
某某明星又家暴了,
某某明星又结婚了,
……
动不动就刷爆朋友圈,
动不动就致瘫全网络,
我们不但从未反思,
反而乐此不彼、沉迷不醒。
对科学家来说,他们或许并不在乎,
他们不希望博人眼球,也不希望人人追捧,
他们最大的愿望是,
自己的发明和贡献能带来社会的进步
人类的向前。
只是,
对于享受着科技带来无限幸福的我们,
难道不应该给这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们,
致以最深的敬意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悼念朱显谟院士
图片来源:西北农林大学新闻网
本期编辑:刀子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