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导语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 全身水肿的一种病症。
水肿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水肿,重者全身皆肿,肿处皮肤绷紧光亮,按之凹 陷即起,或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如肿势严重,可伴有胸腹水而见腹部膨胀,胸闷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唇黑,脐突等症。
水肿发生的原因有体质性的,也有因疾病而引起的。女性常有轻微的下肢水肿,有的与月经来潮有一定的关系,多属于体质性水肿,水肿程度一般较轻。心脏功能不全、肾脏病、肝硬化等引起的水肿,则属于疾病所以造成的水液代 谢障碍,水肿程度一般较严重。
西医对于水肿的分类较为复杂,除上述提到的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之外,还有营养不良性水肿、药物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结缔组织 病所致的水肿、变态反应性水肿、内分泌性水肿、贫血性水肿、妊娠中毒性水 肿等不一而足。
中医认为水肿的病理变化主要在肺、脾、肾三脏,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
02
针灸方法
水分穴直刺1.2~1.5寸。复溜穴直刺0.8~1.0寸,以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为佳。留针30分钟。
点燃艾条,悬灸气海穴30分钟以上,以腹内温热为度。
03
[组合之妙]
“水分”之“分”,分流也,顾名思义,为分流水湿之专穴,因此“水分主 水病腹肿”(《外台秘要》),被广泛用于治疗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的水肿、鼓胀 等。
水分穴属任脉,而任脉为“阴脉之海”,起于肾下胞宫,与肾有密切关系, 在“少腹之内”、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的部分与肾在经络结构 上互相通连。
根据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水分的利水作用是通过以肾脏为主的泌尿 系统的作用,促使尿液通过膀胱排出体外。这与在古籍《金匮要略》中记载的“腰以下肿,当利小便"的水肿治疗原则相一致。
任脉穴有“分段”主治的特点,即主治与该穴位所在部位相应水平脏腑的 病变。水分穴与肾脏处于同一个水平,那么肾脏的病变是其“主治所及”了, 加上任脉本身循行过膀胱( 与肾相表里),因此水分穴治疗水肿得心应手。
复溜穴属足少阴肾经,有疏调膀胱、祛湿利尿之效。与水分相组合,能振 奋膀胱气化功能,利水消肿之力大增。故明代李梃所著《杂病穴法歌》中即有“水肿水分与复溜”之歌诀。
然水肿一证,终由肺、脾、肾、膀胱、三焦气化功能失司,水湿积聚而成 水肿。故余于临床加灸气海- -穴以助温阳益气之力,消肿之效倍增。明代的针灸家席弘在其所著《席弘赋》中说“水肿水分兼气海,皮内随针气自消”,实乃经验之谈也。
04
[临症一得]]
水肿一证多与脾肾阳虚有关,临症无论悬灸、温针灸皆有效验,一 个“透”字是取得疗效的关键。“透” 的标准为腹内温热,透彻腹背、腹 部皮肤湿润、头部出汗、手脚出汗、面色潮红、全身温暖舒泰等。
灸感迟钝者应适当延长灸治时间。手脚冰凉者可灸2小时左右,以冀阳回而得以气化,气化则水肿自消耳。
扫描下方二维码永久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