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以数字化赋能破解乡村教育难题——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部长李建伟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林春霞

乡村义务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能否办好乡村义务教育,是关系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大问题。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传统支教服务迎来了重要的更新和发展机会。数字化与支教服务的融合催生了新型支教模式——数字支教。

近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李建伟带领课题组,对全国开展的“数字支教”项目进行考察和调研发现,传统的线下支教模式因时间、空间、成本、信息等限制,在服务的稳定性、规模性、可持续性等方面面临挑战,而数字化为支教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强劲动力,可赋能破解乡村教育难题。

李建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认为,未来应从夯实政策基础,促进多元主体和要素连接;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教学和评价效能;注重因地制宜,提升供需匹配效率;分享共创成果,探索机制化解决路径等方面,着力提升数字支教质量并有序扩大数字支教规模,加快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机制化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解决路径。

“数字支教”

是破解乡村教育难题重要抓手

中国经济时报:乡村振兴,教育为要。我们了解到,您近期带领研究团队对全国多地“数字支教”落地学校进行了调研,并对破解乡村教育难题有很多深度思考,可否分享一下?

李建伟:针对制约乡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与难题,一些国内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依托其在数字技术、产品和社会网络方面的优势,创建了“数字支教实验室”,以“双师课堂”为主要实践形式,通过构建全要素、全流程、包容性的数字支教体系,助力乡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调研了河北平山县、涞源县、青龙县以及重庆奉节县、巫溪县、城口县的“数字支教”落地学校,发现“数字支教”项目在破解乡村教育难题方面已取得多方面的良好成效。

首先,针对乡村学校空心化问题,坚持服务最边缘的受教育群体。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数字支教”项目能够扎根乡村学校,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致力于服务义务教育体系中最边缘的群体。这部分群体在义务教育学生总数中的占比只有10%—15%,但总规模仍然很大,分散在乡村空心学校、小规模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硬件短缺、师资不足、课程设置不完整等问题。我们在河北、重庆两地的乡村学校调研时发现,由于人口变迁和流动,多所最高峰时拥有近千名学生的学校,现在仅有10名不到的学生,且入学新生人数仍在持续减少。通过“数字支教”,这些学校引入了“双师课堂”,解决了学校教学硬件短缺、师资不足、课程设置不完整等问题,给师生们带去了优质的数字课堂。

其次,瞄准师资和课程问题,通过开设系列副科课程补齐短板。目前,乡村学校主科教师队伍数量及素质在不断提高,但副科专任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仍然进展缓慢。针对这一难题,“数字支教”项目以“五育并举”为理念搭建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副科“双师课堂”,为乡村学校补齐课表内的非主科课程短板。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数字支教”还专门设计了心理健康课程——“健康与幸福课”,通过课程的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认知与认同,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心理状态。

再次,帮助乡村学校更新和补充教育信息化设备并提升数字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数字支教”团队对乡村学校存在设备老化、无法正常使用的多媒体设备等进行了替换和更新,特别是捐赠了一批超大屏的教学一体机,极大提升了教学体验。在课程设计中,开设课程的基础内容广泛取自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经二次研发形成在线教学资源库,提供给当地学校和教师。

最后,通过“适村化”探索提升教育帮扶精准性。“适村化”是课程内容、志愿者教学、数字化技术、平台运行机制和乡村教育场景适配的状态,教学方法符合乡村学校认知水平、教学内容符合当地文化背景、课程和学习资源符合当地学校需求。“数字支教”项目在“适村化”探索方面形成了有益经验,通过“双师”的课前沟通和共创、课中组织和观察,以及课后复盘和反馈,使授课内容和方式更加契合当地学生的需求。

四大举措促乡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下一步应如何着力提升“数字支教”质量,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李建伟:“数字支教”模式对于促进传统支教服务转型升级、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义务教育发展,以及依托数字技术打造可持续的教育帮扶模式均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可从四个方面着力提升数字支教质量,有序扩大数字支教规模,更好发挥其在助力乡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要夯实政策基础,促进多元主体和要素连接。政府部门应着力构建良好制度环境,夯实跨界合作的政策基础,以制度化的形式鼓励支持多元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探索适应乡村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教学模式,补齐乡村义务教育发展短板。应鼓励数字科技企业依托其核心技术及产品,参与到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中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构建数字化、集成化的支教平台,把传统支教模式下相互割裂的各种要素和资源加以系统化,有效串联政府部门、高校、公益组织、企业、落地学校等多元主体以及志愿者、学生、教师、教材、课程、数据、技术、资金、制度等多种教育要素,以实现不同主体和要素之间的高效率、精准匹配。

二要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教学和评价效能。应积极探索利用好“数字支教”相关项目所沉淀的大数据,通过完善数据治理的底层架构、技术体系和标准,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管理和服务体系,在符合法律法规、科技伦理的基础上开放给利益相关者。应充分利用学习者分析大数据,为帮扶地区的教育部门、支教组织、志愿者等了解和掌握学习者的背景、能力等情况提供参考,设计契合学生需求和能力的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和方法,推动因材施教。利用学情分析数据,为课堂教学评价及支教服务的效果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三要注重因地制宜,提升供需匹配效率。要充分尊重和考虑不同地区乡村教育的发展特点、文化差异,提高支教服务的效率,充分践行数字普惠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因地制宜地提供数字支教服务,探索将支教服务的各个环节和课程要素与乡村教育适配的实践方式,针对不同乡村学校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教学和课程设计需要考虑教学方法符合乡村学校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符合当地文化背景、课程和学习资源符合当地学校需求;教学平台设计需要针对乡村学校的软硬件条件设计“接地气”的适配技术架构,确保乡村学校和教师“学得会、用得好”。

四要分享共创成果,探索机制化解决路径。数字支教是系统化的师资和课程服务,应搭建使所有利益相关方可以互学互鉴、各取所需、共享成果的合作模式,确保各方的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维持教育帮扶项目的健康、可持续运行。要确保各方主体认可相同的价值目标,吸纳更多具有相同价值理念的主体加入,实现规模效应,增强支教模式的可持续性,使多元主体分享更大的社会价值。要实现知识、技术和理念的共享,助力各方主体在实践中革新技术、改进方法、提升效率,产生目标收益之外的外部性收益。通过支教志愿者的帮、传、带,更新乡村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信息素养,改善乡村学校的教学力量,使更多学生受益。(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研究部  研究部词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词条  李建伟  李建伟词条  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词条  数字化  数字化词条  
热议

 北京14日新增本土303+159...

新京报讯 据首都健康官博消息,11月14日0时至24时,新增303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59例无症状感染者(含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其中257例已通报),39...(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