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动物界全系列】等翅下目—白蚁科(下):土白蚁

等翅下目—白蚁科(下):土白蚁

 

6.土白蚁属

土白蚁属(学名:Odontotermes)为白蚁科的一个属。

(1)黑翅土白蚁

黑翅土白蚁(学名:Odontotermesformosanus)是白蚁科、土白蚁属动物。

①形态特征

兵蚁:体长6毫米左右,乳白色;触角15-17节。上颚镰刀形,左上颚中点前方有一明显的齿,齿尖斜向前;右上颚内缘的对应部位有一不明显的微齿。前胸背板背面观元宝状,侧缘尖括号状,在角的前方各有一斜向后方的裂沟,前缘及后缘中央有凹刻。

有翅成虫:体长27-29.5毫米,翅展45-50毫米。头胸腹背面黑褐色,腹面棕黄色。触角19节。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淡色的十字纹,纹的两侧前方各有一椭圆形的淡色点,纹的后方中央有带分支的淡色点。翅长大,前翅鳞大于后翅鳞。前翅M由Cu分出,共5支;Cu有8-12根明显的分支。后翅M由Rs分出,其余情况同前翅。整个翅面有微毛,翅中部有棒状突起,前后缘有尖头状乳突。

工蚁:体长4.61-4.9毫米,头黄色,胸腹部灰白色。触角17节。囟门呈小圆形的凹陷。

蚁后蚁王:体长70-80毫米,体宽13-15毫米。头胸部和有翅成虫相似,但色较深,体壁较硬。蚁王体略有收缩。

卵:乳白色,椭圆形。长径0.6-0.8毫米,一边较平直。短径0.4毫米。

②生活习性

黑翅土白蚁活动有很强的季节性。在中国福建、江西、湖南等省,11月下旬开始转入地下活动,12月份除少数工蚁或兵蚁仍在地下活动外,其余全部集中到主巢。次年3月初,气候转暖,开始出土为害。这时,刚出巢的白蚁活动力弱,泥被、泥线大多出现在蚁巢附近。连续晴天,才会远距离取食。5-6月形成第1个为害高峰期。7-8月气候炎热,以早、晚和雨后活动频繁。入秋的9月后,逐渐形成第2个为害高峰期。10-11月为贮粮高峰期。

黑翅土白蚁有畏光性,趋光性,群栖性,好斗性,护群性;喜湿怕水;喜温怕冷;喜爱整洁。

③繁殖方式

有翅成虫一般在气温达到20℃、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气压在99.2-100.1兆帕斯卡之间、下雨的傍晚出现婚飞。婚飞时,一个群体内的有翅成虫可能在一次全部飞出,但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或部分个体发育未完全成熟,或外界环境因子突然变得不利等,则不能一次全部飞出,保留一部分个体等候下一次婚飞。也可以不经过婚飞,也能脱翅配对。6月底,长翅蚁群飞完毕后,因雨水冲刷,地面的群飞孔会逐渐消失。

④栖息环境

工蚁于4-6月间在靠近蚁巢附近地势开阔、植被稀少的地方,筑成形如圆锥状的羽化孔突的侯飞室,土粒较细,数目在15-20个之间,多的可达100个以上。形状有2种:筑于斜坡的呈长方形,长4-6厘米,宽2.5厘米,突出地面1.5厘米。筑于平地的高3-4厘米,底径约4厘米,形状不规则。羽化孔成群分布,每巢有1群或数群,在羽化孔下有成层排列的候飞室,候飞室与主巢间的距离一般为3-8米,个别可达10米以上。群飞孔与蚁巢的距离1-5米。

⑤分布范围

黑翅土白蚁分布于缅甸、越南、泰国、印度、孟加拉国、日本、朝鲜、夏威夷和中国。在中国北以北纬35度(洛阳)为界,南至北纬20度(海安),具体分布在河南、江苏、海南、西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山西、山东、陕西、河北等长江以南21省区。

⑥主要价值

a.营养价值

黑翅土白蚁白蚁体内富含蛋白质且纤维少,特别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营养价值高,有翅成虫含水分49.3%、脂肪22.5%、蛋白质21.9%、无机盐5.9%、糖元0.1%和其他0.3%。黑翅土白蚁还是少有的含有机氟化物的动物。黑翅土白蚁菌圃也富含氨基酸,其中多种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氨基酸都被富集。黑翅土白蚁及其菌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多元高效钙、锰强化剂”。

b.食用药用

非洲、东南亚还有中国部分地区的人民喜以白蚁为食,中国江西鹰潭还研制出白蚁酒。黑翅土白蚁菌圃味甘性平,具有解毒、消炎、止痛、收敛之功效。黑翅土白蚁的不同提取物均可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减轻耳廓肿胀,并对醋酸致痛有镇痛作用,药效成分主要是脂溶性成分。

c.生态价值

黑翅土白蚁将林地中的枯枝落叶转化为有益的肥料,回归自然,再被植物吸收利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是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

⑦物种危害

黑翅土白蚁危害的寄主植物种类很多,分布广泛。除为害100种植物和农作物外,还能严重为害经济作物苎麻;还严重为害房屋建筑、森林和水库堤.坝。在堤坝上筑巢量大而深,隐患最大。

主要寄主有:杉树、檫、樟、泡桐、木荷、栗类、栎类、马尾松、侧柏、橡胶树、榆、桉、洋槐、板栗、楠、油茶、油桐、核桃、柑桔、桃、李、木莲、蓝果树、松、茶、大叶桉、柠檬桉、厚皮树、甘蔗、西番莲、女贞、栾树、水杉、桂里花、茶花、梧桐、桑树、枫香、广玉兰、黑荆、青冈栎、杜仲、香桩、柳杉、柏木、苦楝、川楝、枫杨、漆树、盐肤木、瑞香、圆柏、雪松、喜树、木棉、厚朴、腊梅、花椒、阳桃、玉兰、石楠、法国梧桐、枣树、楸树、毛竹、黑松、金钱松、油杉、落羽杉、臭桩、合欢、桤木、重阳木、刺楸、刺槐、黄莲木、麻栎、衰杨、旱柳、嘹木、紫薇、栓栎、白榆、皂荚、乌柏、柿树、茶类、紫槐、淡竹、毛白杨、海棠、苹果、山楂、梨树、黄杨、松柏、.香樟、银杏、冬青、荔枝、龙眼、紫穗槐、罗汉果、天麻、杨梅、玉米、高粱、椰子幼苗、茅草根、艾、野艾、芒箕、桧柏、悬铃木、月季、水稻等100种以上植物。

(2)海南土白蚁

海南土白蚁(学名:Odontotermeshainanensis),白蚁科土白蚁属的一种昆虫。

①取食对象

海南土白蚁的取食对象,在大坝上取食植物较多。在草本植物中有茅草、L.arundinacea Cyrillo.、牛筋草、Cynosurasindica Linn.、含羞草、鬼灯笼、鸭仔草、芒草、硬骨草、鸡藤草、Lespedeza striata H.等,在木本植物中有橡胶树、桉树、Eucalyptusrobusta Sm.、台湾相思树等。另外,堤坝上跌落的一些碎竹片、废纸片、蔗渣和其他一些干枯植物,也会被泥被和泥线包裹起来,进行取食。海南土白蚁在诸多的取食对象中,在茅草和桉树上修筑的泥被和泥线的几率和频度为最大。所以,海南土白蚁的食性虽属广谱性,但又对多种多样的植物,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②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橡胶的芽接苗、增殖苗、定植苗和树皮损伤的成年树,导致胶苗死亡和影响橡胶胶水产量;也为害油棕,导致长势弱,影响油棕产量。

③生境

生活于土中,寄主:橡胶树,荔枝,油桐。

④分布

福建,广西(龙州,浦北),云南(河口,允景洪,版纳勐海,金平,墨江,普洱,思茅,开远,砚山,梁河,盈江),广东(合浦,海康,徐闻),海南(那大,乐会,琼东,东方)。

7.象白蚁属

象白蚁属(学名:Nasutitermes)为白蚁科的一个属。

(1)小象白蚁

小象白蚁(学名:Nasutitermesparvonasutus),白蚁科象白蚁属的一种昆虫。

①外形特征

兵蚁体长4.0-4.4mm。头黄色,象鼻赤而微杂以褐色。腹部色浅,接近于白色。头部赤裸或仅有极少量而不明显的短毛。腹部背面生有极短的毛,偶杂以几根细长毛,末端长毛稍多。腹部腹面的短毛较长,每节腹板有一列长毛。头部短卵形,头长略大于头宽,侧线向前渐合拢,最宽处在头中点的稍后方,后绿曲度小。象鼻管状,短小头长,其延伸方向微倾向头的腹面。象鼻与头顶连接近于直线,或微向下凹曲。多数上颚前侧端尖锐,不伸出,少数具有尖刺部分。触角13节,第二、三、五节的长度大致相等,第四节最短。有些触角12节,其第四节与第五节分裂不彻底而形成一个较长节。前胸背板前部与后部长度相等,前部直立或微向后倾,前线中央无缺刻。腹部瘦橄揽形。后足尖可伸过腹末端。

有翅成虫体长12-13mm。头褐。触角、须、上唇及后唇基黄色。前唇基白色。前胸背板色浅于头,具有黄“T”形斑。中胸及后胸前部黄,后部褐。腹部背方褐,腹方浅而略黄。足浅褐。翅半透明,淡黑褐,翅脉较黑。头部毛极多,宽卵形,顶部圆,中央有浅凹坑。囱小,裂隙状。头缝颇暗淡。触角15节;第一节长为宽的2倍;第二节较小;第三节最小第四至第六节长度近相等,圆形;其余为倒置的圆锥形,逐渐增大变壮,第十五节长卵形。复眼小,圆形。单眼卵形,显著,与复眼的距离相当于单眼长度。后唇基隆起,前缘近于直,后缘弓出,中缝微弱。前胸背板狭于头,宽为长的1.5倍,毛极多,前缘近于直并略高起,前侧角宽圆,往后合拢,后缘中部有缺刻。前翅M脉无分支或具有1-3个分支,位置靠近Cu脉,Cu脉有8-10个斜分支。后翅M脉恰在肩缝后由Rs脉分出,其余情况同前翅。工蚁头黄色,卵形,顶部平,生有为数不多的短毛。背面有淡色的“T”形纹,头最宽处在中部。后唇基略隆起,长度约为宽度的1/3。触角14节,第二节与第三节的长度约相等,第五节略短,第四节最短。前胸背板前部直立,其长度与后部相同,前缘中央有深缺刻,分成左右二叶。腹部瘦长,近于白色,背面密生短毛,腹面除短毛外每节后端有一列长毛。

②生活习性

小象白蚁纯属木栖性白蚁,多危害活树,也危害枯立木与伐倒木。以壳斗科、木兰科、樟科植物木材为食。营巢于树干内部,从树心部开始向上、向边材部逐步蛀食,致使树干空心枯死。其巢结构比较复杂,是用排泄物胶合而成,巢片黑褐色,似蜂窝状,干燥时很坚硬,可以燃烧,湿润时很松脆。成年巢往往有1-2个副巢。主、副巢之间以及地下泥土中有蚁道相通。在建巢及危害木之部位,往往有黑褐色泥被线暴露在表面。巢多营于空心水、枯立木和树桩内,巢体与木质相连结。

小象白蚁只有一型兵蚁与工蚁。兵蚁受惊均跑入巢内,越靠近王室,兵蚁越多。触动时,鼻孔能喷射丝状胶质液体以御敌。

在湖南,成虫于6-7月间分飞,而且多在闷热的傍晚进行。分飞前,繁殖蚁均聚在羽化孔的蛀道内,无特殊的“候飞室”与分飞孔。成虫有趋光性。

③分布范围

国内主要分布于台湾、福建、湖南等省区。

(2)翘鼻象白蚁

翘鼻象白蚁(学名:Nasutitermeserectinasus),是白蚁科象白蚁属的一种木栖性白蚁。主巢多筑在树干基部lm以下的树干中,常造成树干空心。该白蚁多发生于高山原始次生林区,多危害阔叶树种。在湖南,成虫多在6月下旬分飞,分飞时间都在傍晚闷热气候下进行,无特殊“候飞室”。

①形态特征

a.大兵蚁

体长4.83—5.00mm。头部及触角暗褐赤色,象鼻前半段的颜色更褐。胸部及腹部淡黄色,背面的颜色较腹面深暗。头部近赤裸。腹部背面有微细的毛,腹面有较长的毛,并在每节背板及腹板的后缘有一列直立的长毛。由背面看,头部近似横置的椭圆形,但前部较狭,最宽处在头的中点之后,后部颇宽。象鼻为圆锥形,基部比尖端粗很多。象鼻与头顶的连接线显著弯曲,象鼻与唇基之间的夹角大于加,因此,象鼻显得上翘。上颚的前侧端有一根伸向前方的刺。触角13节;第三节与第四节长度相等;第五节略长于第四节;第六、七、八、九节的长度大致相等,与第三节近似;由第十节起渐短,末节短而细,乃稍长于第二节。前胸背板的前部与后部相交成直角,前部略短于后部,前线中央微凹下。

b.小兵蚁

体长3.5mm。体色、毛与大兵蚁同,但头部有稀少散立的毛。头部由背面看近于圆形。象鼻圆锥形,与头长的比例较长于大兵蚁,不显著上翘。象鼻与唇基之间的尖角为大于90“的弧形。上颚的前外端有一根向前的刺。触角12节,第三节变化很大,其长度等于第二节的1.5倍。前胸背板的前线中央不凹下。

c.有翅成虫

体长18-20mm。头项背面深赤褐色。前胸背极深黄。腹部的背板黄褐色、腹板的中段为浅黄色,左右两侧为黄褐色。足黄色。翅淡黄褐色。复眼大而突出,呈长圆形。单眼椭圆形,与复眼的距离小于单眼本身的宽度。后唇基不隆起,宽度约为长度的4倍,前线及后缘颇直,仅略微弓向后方。上唇前端为大圆形,中间无淡色的横纹。囱在两个复眼的中央,为淡色“Y”形斑。触角15节,第二至第五节的长度大致相等,但第二及第三节较细直;第四及第五节较膨大;由第六节起逐渐加长,末节变细。前胸背板的前线近于直线,前缘的中央略隆起;后缀很窄,其中央有缺刻。前翅鳞大于后翅鳞。前翅翅脉:M脉在肩缝处独立伸出,有分支或无分支;M脉与Cu脉间的距离小于M脉与Rs脉间的距离;Cu脉有10个左右的分支。后翅翅脉:M脉由Rs脉分出,其余情况同前翅。翅毛短小。

d.大工蚁

体长4.66-4.88mm。头黄色。在头的背面有淡色“T’形的头缝。胸腹部白色。头形介于圆形之间,两侧平行,但后方略合拢,后绿弓形。头顶平。后唇基显著隆起,长度不及宽度的1/2。囱在“T”缝交叉点的正后方,为圆形的小凹坑。触角14节。前胸背板的前部直立,前部与后部的大小相等,前缘中央有缺刻。

e.小工蚁

体长4.00—4.16mm。体色及头形与大工蚁相似,但颜色较淡。“T”形头缝模糊不清。头比例小而腹部大。前胸背板前缘无缺刻。

②生活特性

营巢树树龄都在20年以上。初期繁殖蚁多从树干伤口侵入,逐渐向心材部蛀食,并在心材处定居营巢逐步向上、下、左、右蚁食,随着蛀食面的大小而扩大巢体。大型巢宽50cm,长lm左右。“王室”在巢体中央。有大、小二型兵、工蚁,兵以受惊即迅速返回到“王室”附近,以保卫蚁王蚁后。剖巢时,兵蚁最集中的地方即“王室”所在之处。触之能从鼻孔喷出粘液。营巢树外部常见到简单的蚁路和排泄物、羽化孔等外露迹象。主巢结构复杂,由排泄物粘结而成,新鲜巢湿润、松脆;巢体干燥后很坚硬,可以燃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白蚁  白蚁词条  动物界  动物界词条  全系列  全系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