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利文联合捷利交易宝、头豹研究院正式发布《2023年港股18A&科创板生物科技行业发展蓝皮书》。报告旨在为中国产业界梳理港股18A及科创板生物科技行业的生态系统和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为市场关注者提供行业前沿洞见。
报告发布现场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 毛化先生
报告发布现场
右起: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杨建新博士,绿竹生物资本市场部主管刘铮女士,贝康医疗IR经理程析女士,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毛化先生
1
港股18A&科创板生物科技市场——市值
截至2023年8月31日,港股18A生物科技指数中市值超1,000亿人民币的成份股1只,权重占比30.0%;大于等于300亿人民币小于1,000亿人民币的上市公司3只,权重占比21.0%,大于等于100亿,小于300亿的上市公司7只,权重占比19.0%,三者占比合计79.0%。整体而言,其成份股中大市值的公司数量较少,但由于指数加权方式为流通市值加权,因此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占比更高,规模小于100亿人民币的公司有49家,权重占比30.0%,体现了港股18A生物科技指数整体市值分布较为均衡。
来源:Wind,香港交易所,沙利文分析
截至2023年8月31日,通过科创板上市标准五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中市值超300亿人民币的股票1只,权重占比14.4%;大于等于200亿人民币小于300亿人民币的股票2只,权重占比22.6%;规模大于等于100亿人民币小于200亿人民币的股票合计6只,三者占比合计69%。整体而言,没有市值超过1,000亿公司,总市值较小,多数为规模小于100亿的公司,共11家,市值占比达31.0%,整体市值分布较为均衡。
来源:Wind,上海交易所,沙利文分析
《蓝皮书》对港股18A/科创板生物科技市场的指数表现、市值及细分行业、公司列表、2023估值水平与业绩表现、投融资环境等信息进行详细分析,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2
生物科技公司行业分析全景分析——18A&科创板生物科技上市公司全景图
来源:沙利文分析
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分析
2017年至2021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从14,304亿人民币增长至15,912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其中2020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出现小幅下滑。未来我国医药市场将以超过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速扩容,2021年至2025年和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6.7%和5.8%,市场规模于2025年和2030年分别增至20,645亿人民币和27,390亿人民币。
《蓝皮书》深入分析了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与驱动因素,围绕小分子化学药、抗体药物、人用疫苗、核酸药物、多肽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等,从产品特点、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维度进行阐述;对抗肿瘤药物、消化道和代谢药物、心血管药物、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五大热门赛道进行分析,从行业简介、发展驱动力、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等维度进行阐述,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2017年到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4,403亿人民币增加到8,438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17.7%。预计到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2,442亿人民币,203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增加到16,606亿人民币。
《蓝皮书》深入分析了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驱动因素,围绕体外诊断、医学影像设备、心血管介入器械、骨科器械、眼科器械、齿科器械、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AI)医学影像,从基本概念、产品特点、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维度进行阐述,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3
18A&科创板生物科技公司发行数据18A发行前数据
上市前融资不仅可以解决企业在生产、研发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窘境,也能直接体现公司研发管线在每个研发时间节点的价值,从而带动公司估值的提升。截至2023年8月31日,有60家18A公司上市(有12家公司已剔除-B标识,下文统计分析中还原所有带-B标识),在已上市的18A公司中(中概股回归除外),上市前都进行轮次不等的融资,这不仅符合联交所对18A公司上市的规则要求,更贴近18A公司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情况。
如下图表数据所示,已上市18A公司中,上市前估值增长幅度在10-50倍区间的公司数据最多,大部分公司上市前的融资轮次多为2-6轮,这类公司共有50家,占所有18A公司总数的86.21%。
来源:沙利文分析
《蓝皮书》对港股18A和科创板第五套上市公司从发行前、发行时、发行后三个阶段的情况深入分析,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4
港股18A&科创板生物科技企业介绍
《蓝皮书》按上市时间顺序,感谢基石药业、亚盛医药、沛嘉医疗、永泰生物、贝康医疗、亚虹医药、乐普生物、首药控股、思路迪医药、博安生物、绿竹生物等港股18A和科创板第五套上市公司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