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黑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东经129°40′ ~132°31′,北纬47°4′~48°9′之间,东部、南部隔松花江与富锦市、佳木斯市相望,西部缘小兴安岭与伊春市接壤,北部界黑龙江与俄罗斯的犹太自治州毗邻。全市面积1.5万平方公里,下辖两个边境县和六个行政区;总人口100.9万人(2017年末)。
鹤岗原为汤原县下的一个小镇,俗称鹤立镇。光绪三十四年拟于此镇设置鹤立县,后因种种原因未遂。解放后,鹤立县升置市,名为兴山市。1949年11月,兴山市改称鹤岗市,为松江省辖市。1954年,鹤岗市为黑龙江省辖市。
鹤岗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重要的能源城市[1]。地处小兴安岭向三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国家重要 煤炭基地之一,是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著名景点有:桶子沟、松鹤公园、东山万人坑等。佳鹤铁路穿过鹤岗,鹤大、哈萝、鹤伊公路是主要干线公路。
2018年3月入围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名单。
鹤岗原为汤原县下的一个小镇,俗称鹤立镇。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拟于此镇设置鹤立县,后因种种原因未遂。
鹤岗
此地是随着煤炭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自民国三年(1914年)曹凤阳在此发现炭层后。民国五年(1916年)由沈松年等人向政府提出申请,并获得了采掘权。民国七年(1918年)开始开采,同年誉军鲍贵卿以及财政厅长,实业厅长等人,以个人名义投资,成立鹤岗煤炭矿有限公司,并计划扩大矿区,铺设一条从矿山到松花江岸的轻便铁道。
民国八年(1919年)六月刘尚清(黑龙江省财政厅长)任总办。民国十五年(1926年)十一月自矿山站(一名石头河)到莲江口铁路竣工,民国十六年(1927年)二月开始营业。九·一八事变后,建立伪满洲国,于康德元年(1934年)五月,在此设立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此后。鹤岗煤矿由满洲炭矿株式会社经营。随着煤炭开采业的不断扩大,此地迅速发展起来。
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伪满洲国实行行政机构改革之际。由汤原、萝北两县析置鹤立县,隶属三江省管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撤销三江省,鹤立县划归合江省所辖。
解放后,鹤立县升置市,名为兴山市。
1951年改兴山市为鹤岗市,后为黑龙江省所辖。
1906年(清光绪三十工年)黑龙江省开始出放鹤字段毛荒。1916年清丈完毕。此时在今鹤岗附近出现数十个垦荒村落。1918年(民国7年)沈松年与孙丙午等人合资15万元成立兴华煤矿公司,开发石头河地方煤矿。1926年鹤岗铁路开通,煤矿发展。1929年3月,鹤岗煤矿公司驻矿事务所设街基管理员管理街政事务,从此矿山设治,名兴山镇。
1932年8月11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兴山湖,1938年日伪将兴山镇改治兴山街,隶属汤原县。1939年改隶鹤 立县。日本侵略者为了加强殖民统治,1941年5月将兴山街改为特翰街。还驻有日本宪兵分队、日本关东军守备以,设鹤岗刑务署、鹤岗矫正辅导院两所监狱。1944年二月兴山街改称鹤岗街。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民主政府接管鹤岗,于1945年12月20日建立兴山市,先后隶属鹤立县、合江省、松江省。
1949年11月24日,兴山市改称鹤岗市,为松江省辖市。1954年鹤岗市为黑龙江省辖市。1958年鹤岗市划归合江专署领导。1966年鹤岗市改由省直辖。
1980年4月2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鹤岗市东风区、跃进区,设立南山区;撤销鹤岗市群力区、反修区,设立东山区;红卫区更名为兴山区;红旗区更名为兴安区。
1987年11月6日,将佳木斯市的萝北县、绥滨县划归鹤岗市。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临黑龙江,坐落在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的缓冲地带,地处东经129°40′ ~132°31′,北纬47°4′~48°9′之间,鹤岗市东部、南部隔松花江与富锦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相望,西部缘小兴安岭与伊春市接壤,北部界黑龙江与俄罗斯的犹太自治州毗邻。版图面积14,648k㎡。其中市区4550k㎡,有235km的中俄边境线。
地形地貌
鹤岗市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是三江平原向小兴安岭山地过渡的明显上升地段。全市可分为低山丘陵、漫岗、平原、沟谷及漫滩四种地貌类型。市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面积3300平方千米,占市区总面积的72%,是全市森林分布的集中地区。主要山峰有:小白山(海拔1022米);解放山(海拔964米);北影山(海拔897米);摩天岭(海拔846米);金顶山(海拔840米),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34座。有梧桐河、鹤立河、阿凌达河、嘉荫河等18条主要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除嘉荫河为黑龙江水系外,其余均为松花江水系。市区南部为丘陵漫岗,东南部为三江平原的边缘地带,平坦开阔,是农业分布区,平均海拔80米左右。萝北县在市区东部。地势西北部高而多山,东南部平而多沼泽,由西北向东南分为山地、岗地、平原、洼地,东南部平均海拔90米。主要河流有嘉荫河、嘟鲁河、蒲鸭河等。绥滨县在萝北县之东,地处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三江平原。境内无山无丘陵,地势平坦,海拔52至63米。境内主要河流有蒲鸭河、婉蜒河、敖来河和白龙泡、串通泡、大架泡等大小泡沼。
水文状况
境内有梧桐河、鹤立河、阿凌达河、嘉荫河等18条主要河流。东临松花江,北临黑龙江。
气候特征
鹤岗市夜景(1)
鹤岗北倚黑龙江,东邻佳木斯,西接伊春,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地势由西北至东南逐渐平缓,属于小兴安岭到三江平原的过渡地带。鹤岗气候受温带大陆性季风影响,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为2.8℃,平均降水量约为640mm米。年平均温差4.5℃,南北温差2~3℃。无霜期152天,全年日照时间2518.7小时。年平均风速2~5m/s。
鹤岗市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水域面积达10.95万公顷,有黑龙江、松花江两条界江及大小河流112条,年平均径流量30.50亿立方米。全市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26.75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地表水资源为7.18亿立方米。可利用地下水资源量为19.57亿立方米,境内有水库13座。
矿产资源
煤炭储量20多亿吨,按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算,可采100年以上,煤种主要有主焦煤、1/3焦煤和工业气煤,发热量平均5500千卡/kg,灰分25%,全硫小于0.2%,是中国少有的高热值、低灰、低硫优质煤炭。鹤岗是黑龙江省四大矿区中煤质最好、产量最高的煤矿。石墨储量6亿吨,居亚洲之首。选矿能力近20万吨,黄金储量30吨,年产黄金万两,此外,还有石灰石、菱镁矿、硅石矿、铁矿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优良。
鹤岗市是国家重要煤炭基地之一,自1918年开始采煤 ,年采煤1000万吨以上。[5]2011年,鹤岗原煤产量为1739万吨。
2018年4月13日,记者从鹤岗市政府获悉,经过评审,国家已经确定鸡西—鹤岗为国家石墨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这标志着鹤岗市被正式纳入国家石墨新材料产业集聚区。[6]
动物资源
鹤岗市山区面积较大,动植物资源丰富,广大山区、林区生存着梅花鹿、麝、野猪、棕熊、獾、樟子、貂、丹顶鹤、等30多种;有年蕴藏量25万公斤的蜂蜜资源;全市共有水面资源10.95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7.4%。养鱼水面50000亩,鱼类产量6276吨,其中天然捕捞696吨,养殖5580吨。人工养鱼的主要种类有鲤、鲢、鳙、草、鲫等五种。江河水域中鱼的种类较多,有分布较广的鲤科,也有分布较窄的鲑科、鲟科、狗科。有白鲑、草鱼、鳜鱼、鲟、蝗鱼、大马哈鱼以及鳌花、鳊花、鲫花、哲罗、法罗等。鲟、鳇鱼产量每年达15吨左右,鱼籽年量200多公斤。
植物资源
龙江三峡(1)
鹤岗有丰富的林木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58%。盛产木材和野生动植物。土特产有木耳、蘑菇、猴头菇、松子、鹿茸、元皮。小兴安岭面积6700k㎡,活立木蓄积量4000万㎥,70%为天然林,主要树种有红松、白松、水曲柳、黄波罗、白桦、橡木等,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年产木材30万立方米,此外,每年还可以从俄罗斯进口木材50万㎥,可为木材深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2010年,鹤岗市有家庭户397449户,家庭户人口为1038944人,占总人口的98.14%,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61人,比2000年的3.02人减少了0.41。男性为536942人占50.72%;女性为521723人,占49.28%。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104.39%降为102.92%,下降1.47个百分点。0至14岁的人口为114479人,占10.82%;15至64岁的人口为836391人,占7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7795人,占10.1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至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7.64个百分点,15至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4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19个百分点。[8]
2017年末全市总人口10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3.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