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七月革命

七月革命(英语:July Revolution),1830年7月法国推翻复辟王朝、拥戴路易–菲利浦登上王位的革命。是1830年欧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为波旁王室的专制统治令经历过法国大革命的法国人民难以忍受,以致法人群起反抗当时法国国王查理十世的统治。这次革命的成功是维也纳会议后首次革命运动得以在欧洲成功,鼓励了1830年及1831年欧洲各地的革命运动,标志了维也纳会议后由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组织的保守力量未能抑制法国大革命后日益上扬的民族主义及自由主义浪潮。

概述

1830年7月25日查理十世(1824~1830年在位)颁布敕令:修改出版法,限制新闻出版自由;解散新选出的议会;修改选举制度。敕令破坏了1814年《宪章》的精神,劳动群众和自由资产者对此十分气愤。当天下午,反对派主要报刊的编辑和记者在《国民报》编辑部集会,起草抗议书。他们拒绝承认解散议会,宣布政府已经失去合法性,但并不否认王权。27日,几千名工人和手工业者走上街头,与军警发生冲突。28日黎明,起义开始。工人、手工业者、大学生和国民自卫军筑起街垒,夺取武器库,攻占市政厅。以银行家J.拉菲特为首的大资产阶级温和派力主与国王谈判,查理十世和首相A.-J.-A.-M.de波利尼亚克伯爵拒绝谈判。7月29日起义者控制了巴黎,占领卢浮宫和土伊勒里宫,外省发动的起义也取得胜利。起义群众及其领导者要求宣布成立共和国。在巴黎市政厅成立了以拉菲特和国民自卫军总指挥M.-J.拉法耶特为首的市政委员会。查理十世不得不收回敕令,命蒙特马尔公爵组织政府,但已无法挽回局势。27日、28日、29日在法国历史上被称为“光荣的三日”。30日,拉菲特召集60名议员开会,决定委任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为摄政官。31日,路易–菲利浦在拉法耶特陪同下,手举三色旗出现在王宫的阳台上,接受摄政官称号。8月2日,查理十世将王位让与其孙波尔多公爵(即后来的尚博尔伯爵)。路易–菲利浦拒绝承认。8月7日,众议院召路易–菲利浦即位,建立了金融资产者统治的七月王朝。

背景

查理十世的失政

查理十世清洗了军中曾为拿破仑效力的军人,引起人民不满。

恢复了土地贵族的权力;赔偿六十五万法郎予曾在法国大革命中损失了财产的旧贵族(émigré);国债的利息由百分之五减至百分之三,触怒了中产阶级,此外查理十世加强言论管制:1826年,国会通过了新的出版法,新闻审查制度被重新引入,罚款大大增加,出版人可遭受检举。

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政府的宗教政策旨在复兴旧秩序(ancient regime),教士借打击革命势力之名镇压异教活动,如在国会通过法案,使亵渎神灵的行为可以被叛死罪;耶稣会的地位被重新肯定,引起自由主义者的不满,而且在教育方面:1824年,主教获授权委派所有小学教员。至1830年,学校内约三分之一的哲学教师都是教士。知识阶层因而对于教会控制教育十分憎恨,对教会的极端保守行动感到忧虑。

外交挫败

查理十世为了赢取国民的支持,政府介入了希腊独立运动,并派军远征阿尔及尔(Algiers)。然而,国民迟迟未看见其成功,因此对此感到失望。于是在1830年3月,国会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同年7月的国会改选之后,仍出现自由主义者及反对派支配国会的局面,政府施政受严重威胁。

原因

查理十世于1830年7月25日,国王颁布圣克卢法令(Ordinances of St. Cloud)宣布限制出版自由、解散新选出的国会、并举行通过新的选举法,令是年九月的新选举中本来四分之三的合资格选民(大部份为中产阶级)失去投票资格。

经过

1830年,巴黎成立新的君主立宪政体政权,革命在没有经过什么反抗的情况下完成,反映国内普遍存在的不满。革命后奥尔良公爵路易腓立继承王位,使推举他的自由主义者借机取得权力;法国再次违背了维也纳会议所订下的正统原则。路易腓立的主要施政有:

——允许革命的三色旗取代了波旁王朝的白色旗成为国旗

——承诺支持保障民权的理论,取代“君权神授”的君主专制体制

——元老院议员世袭制被削弱,议员由国王提名,部份自由派贵族被任命

——选民人数增加,年龄由三十降到二十五,财产要求由三百法郎降至二百五十

——议员的法定年龄由四十降至三十

——废除了出版审查法;保守的宗教法令被废除,每一市镇皆成立一所国家资助的小学

评价

波旁王朝的覆亡使君主专制的进程彻底停顿,教士和贵族的政治权力亦消失殆尽。新政权以保障个人财产、公共秩序及维护民主自由为目标。

政府的改变使法国退出了梅特涅主导下的欧洲协调。

激发了比利时独立和波兰、德意志、意大利的革命行动。

不过“七月王朝”从一开始就面对巨大的反抗:教士和正统的保皇份子认为路易腓立及其支持者为叛国贼;共和主义者认为受骗了(他们希望更激进改革);热心于波拿巴主义者亦是反抗者之一。

搜索建议:七月革命  七月革命词条  
热议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始末)

近日,美国的毒品非罪化的事闹的沸沸扬扬,宛如一场闹剧。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本身经常会重演,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则会成为闹剧。相比于美国的闹剧 ,毒品在我们这片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