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银行开始求人贷款了……

最赚钱的行业,也开始发愁了?

1

银行求你贷款

就在昨天,我接到一个来自某大型银行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传来一个小姐姐的声音,自称是该银行的客户经理,说鉴于我账户信用良好,给我特别申请了一笔大额专项资金。

她语速很快,可能是怕我挂掉电话。在得到我的明确拒绝后,她还是解释了好久,语气近乎恳求。

最终我还是残忍地摁掉了电话。不是咱心狠,这已经是我这个月接到的第5个类似电话了,不管是小姐姐还是大哥哥,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我贷款。尽管我很想给他们一个机会,但看了眼我的微信余额,我还是保持了清醒。

这不是个例,最近好几个读者也和我交流过这样的情况。在网络上,很多网友甚至想出了“反套路”来调侃银行业务员。

作为一个财经观察者,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习惯,看到一个现象就想着分析背后的经济原因。

我查到的资料显示,刚过去的7月份,新增信贷、社融规模大幅低于市场预期。7月新增信贷6790亿,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15万亿, 相比去年7月,少增了4010亿,创下了2017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图源东海期货研究所

整个贷款市场,陷入一种低迷状态,也难怪银行要着急了。经济观察报采访到的一个银行小微业务总经理更是直言——

已经到了8月中旬,但部门距离年初定下的放贷目标只完成了40%。

银行的这种焦虑,也体现在了它们的产品上。在各大银行的页面粗略一查,涌现了很多没听过名字的贷款产品——

房抵e贷、助业快e贷、网捷贷、链捷贷、随薪供、连连贷、融资易、浦供赢……

更夸张的,还有彩礼贷、墓地贷、接力贷。此前,在杭州某银行,买房的按揭贷款最长可贷到80岁,且父母和子女两代人可以接力还款。网友调侃这是——

贷贷相传,传宗接贷。

不止产品多样,贷款的门槛也变低了。真叫卢俊分享过一个案例,上海某银行一款针对个体工商户的产品,过去查得很严格,可能还要有房子抵押,现在——

有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了。

以前半年才能放款,现在一个星期内就搞定了。

此外,贷款的利率也在降低。从上市银行数据来看,2021年大部分银行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都在5%至8%,相较上年均有所下降。

就在几天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再度下调,其中——

一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至3.65%,五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至4.3%。

▲图源网络

从房贷基准利率来看,这已经是历史低点,而且未来有可能会更低。银行体系的这波操作,就差把几个大字刻在脑门上——

你们快来借钱吧,求求了。

2

有人不想借,有人借不到

我们先看看银行当下的处境。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现在人们更不愿意借钱了。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刚过去的7月份,人民币存款余额25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

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2.8个百分点。

时间再拉长一点来看,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8.82万亿元,同比多增4.77万亿元。其中——

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

不但此前经济学家们预测的“报复性消费”没有到来,人们反而开始了“报复性存钱”。说到底,疫情叠加经济不确定性,谁也不敢乱花钱。

不仅不乱花钱,人们还千方百计想着省钱。一大批购房者开始提前还贷,搞得一些银行赶紧出台新规——

提前还贷要收取补偿金。

你想想,他们存钱都来不及,还会去问银行借钱增加负债吗? 一众房企倒是想借钱,可惜雷声隆隆,银行反倒不敢借给它们。

以招商银行为例,根据独角金融的梳理,截至2021年末,该行对公房地产不良率达1.39%,较2020年末上升1.16个百分点,创下近年新高。这些年,招商银行还卷入到泰禾、华夏幸福、恒大等暴雷房企的风险当中。

受到房地产拖累的不止招商银行。据《棱镜》统计,2021年工农中建四大行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超过1100亿元,同比新增408.12亿元,房地产不良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0.87%。

从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变动来看,12家主要上市银行中,只有交通银行一家出现0.01%的下降,邮储银行持平,其余10家银行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图源棱镜

有人不想借,有人不敢借,这就是银行面对的现状。长此以往,银行的高利润如何维持?

国内银行的暴利是出了名的。前段时间,远川研究所旗下的有数DataVision做了一个统计,工商银行一家的净利润就相当于——

18个小米=19.5个宁德时代=32个中芯国际=87.5个比亚迪。

▲图源有数DataVision

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中,中国有10家银行入选,这10家银行的利润——

占全部上榜136家中国大陆企业利润总额的41.7%。

而这些银行的利润来源,很大一部分正是依赖于放贷收利息。当收入面临威胁,银行怎么能不急呢?

3

银行正在“瘦身”

更大的变革,还藏在人们看不见的角落。

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4日,年内以来商业银行机构共有2459家银行网点终止营业。仅12月24日一天,就有29家商业银行网点选择关门。

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也显示, 2018年至2020年,中国银行业的网点数量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去年关门的网点也逼近3000家。

网点的关停背后,是离柜业务率的走高。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离柜率达到89.77%,相较2018年的88.67%提高1.1个百分点。

而在2013年,银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只有63.23%。

换句话说,需要去线下银行网点办理的业务,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普及的网络业务。

除此之外,渐增的不良率和暴跌的净利润增速,也一度让商业银行的压力增大。2016年,一段山西长治漳泽农商银行公开暴打员工屁股进行“业绩考核”的视频曾在网上流传。这背后,正是银行业绩考核压力越来越大的缩影。

网点大瘦身和业绩困境,直接体现在了银行员工的数量变化上。 对比2021年的半年报与2020年年报,仅2021上半年,四大行的人员就减少了22325人——

工行由440000人减少至430000人;

农行由459000减少至454081人;

中行由309084人减少至305594人;

建行由349671人减少至345755人。

而且,这个数据还不包括那些银行外包的员工。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不止互联网、教育和房地产,银行也在裁员。

更关键的是,随着银行数字化变革的深入,智能机器人将取代大堂经理,ATM机正在沦为虚设,90%以上业务,用一个手机就可以搞定……银行需要的员工,可能会越来越少。

这样的趋势不止发生在中国。

2021年初,德国第二大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就曾宣布,将加快向数字化转型,业务重心向网上银行和无现金支付倾斜。为此,公司计划到2024年,将在德国的分行从目前的790家缩减至450家,这也就意味着将裁员1万人左右,约占其德国员工总数三分之一。

更早的2020年,彭博社数据显示,当年全球有50多家银行宣布裁员,计划裁员人数77780人,创下2015年以来最高。

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更是大胆预测——

2030年银行及其服务可能“消失”,类似于Siri的人工助手将接管客户的生活与金融服务。

曾经的“金饭碗”,真的有可能迎来破碎瓦解的一天。

4

尾声

中国人见证了银行的暴利时代。

仅2003年到2013年,国内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就从63.05亿元飙升为11356亿,增长了180倍!

水涨自然船高,2019年各大上市银行人均薪酬情况显示,平安银行的人均薪酬达到60.02万,浙商银行的人均薪酬也达到59.6万,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招商银行等的人均薪酬也超过50万元。

要知道,那一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也只不过9万块钱左右。从平均薪酬来看,银行绝对算是超级高薪。

除此之外,在老一辈银行人的记忆里,各种福利补贴更是拿到手软。交通补、通讯补、餐补、住房补、年终奖……平均一个月多3000元,很简单。

高薪、稳定、有面子、福利好……过去的这些年,银行就像一块闪闪发光的金色招牌,吸引着无数年轻人扑上前去。

但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知道,上世纪90年代,在我们的东北地区,无数人世代笃定的国企“铁饭碗”,曾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说到底,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铁饭碗。

搜索建议:银行开始求人贷款了……  
热议

 学校二三事作文

学校二三事作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