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山西老头放弃国企工作,抵押房子搞创业,一年狂赚3000万

这个男人年过花甲才开始创业,十三年时间赚了3000万。

郭守云是山西省吕梁市人,他原本在一家国企单位做财务,工资等各方面待遇都非常不错。2005年,还有几年就要退休的他,却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说, 我要从国企单位辞职!我要自己创业!

此话一出,家里人全都愣住了。 这老头子到底要干嘛?他还有几年就退休了,躺在家里拿退休金的日子不爽吗?一把年纪了到底瞎折腾什么?

这个消息在远亲近邻之间都炸开了锅,不仅儿子们竭力表示反对,他的妻子更是气到每天不做饭,就是躺在家里睡大觉。但是这些都并没有改变郭守云的想法。

郭守云并不是头脑发热,选择从国企单位辞职的,而是恰巧有一个机会摆在他面前。

郭守云的家乡南曹村,有一千多年的做豆腐历史,是个 远近闻名的“豆腐村” 。就在2005年,村里举行了一个“一村一品”的项目活动,他们南曹村就想要以豆腐作为特色,开办一个现代化的豆腐加工厂。

这个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 因为村里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所以需要自筹自建。

这就让这个项目的进行举步维艰。因为古人说 “卖豆腐就像河滩地,河里来水里去” ,在很多人眼里,豆腐是个只有两三分利润的苦差事,还需要每天起早贪黑,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辛苦活。

郭守云却不这么认为,虽然他们南曹村是个有千年历史的“豆腐村”,但是到了现在,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留在本地做豆腐的人越来越少。而南曹村人,甚至整个吕梁市人的餐桌上,都万万离不开豆腐,他觉得就是在这小小的豆腐中,有大大的商机。

而且,郭守云17岁的时候,就曾经跟村里一个很有名的老师傅学过做豆腐。

这位老师傅叫做任明元,做豆腐的手艺那叫一个精湛。按照他们的传统,这种手艺是不外传的,但是郭守云却很幸运, 他虽然不是任老先生的关门弟子,却把做豆腐的手艺学了个十成十。

郭守云对做豆腐其实是很有感情的,眼看着做豆腐的人越来越少,他很担心这种技艺会没有人传承,最终消失。

所以, 既然自己会做豆腐,有有这么一个机会,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郭守云心意已决,可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就难倒了他。

因为需要自筹自建,光是建设豆腐厂和购买现代化的设备,最少也需要300万的资金。

郭守云拿出了自己工作30年,才辛辛苦苦攒下来的80万元积蓄,又把自己和妻子住了很多年的老房子拿出来,抵押了60万。

可是这加起来才140万元,还差一多半。 郭守云没有办法,只能四处借钱,自己借一点,儿子们再帮他借一点,东拼西凑,终于勉强把这个豆腐加工厂开起来了。

正当郭守云信心满满,准备在豆腐行业大展拳脚的时候,他就迎来了自己创业致富之路的第一个困难。

“外地”豆腐

这个男人放弃国企退休金,年过花甲才创业, 没人买他的豆腐,却依旧不耽误他年入3000多万。

到了2010年2月,郭守云的豆腐加工厂运作起来,平均每天都能够生产出2000斤的豆腐。

一般来说,1斤大豆可以做出约2斤6两的豆腐。用传统手工的方式,2小时可以做出50多斤,放在郭守云的现代化加工厂里,则可以做出4000斤,这效率的提升不是一点半点。

但是这些豆腐,却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畅销, 最少的时候,一天甚至卖不出100斤。

鲜豆腐的保质期本来就短,尤其是到了气温高的夏天,只需要半天就会全部变质,卖不出去的豆腐直接就会亏钱。

做得多,亏得也就更多。郭守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他坐不住了, 让工厂全部停了工,拉上儿子开始往返于各处农贸市场,决定从消费者的口中,询问原因。

等到了市场,自己的豆腐销售点像意料之中那样无人问津。但是郭守云却以外地发现,旁边小豆腐作坊的顾客,却络绎不绝。

郭守云抱着好奇的态度上前询问,消费者告诉他, 这小作坊的豆腐是传统手工制作的,有一股很浓的“豆香味儿”。

而他的豆腐虽然质量很不错,但是吃起来不香,是“外地”豆腐,所以买的人越来越少。

看来这关键,就在于“豆香味儿”。郭守云自己也会做豆腐,他在品尝过自己流水线生产出的豆腐后,的确也有这样的感觉。

为了寻找到解决的方法,他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南曹村, 找到了其中一家有些年头的豆腐作坊,从零开始学习。

传统的豆腐制作,统共分为5个大步骤。 第一步磨豆 ,用的就是石磨。20斤黄豆放进石磨中,要人转圈走一个小时,才能把它们都磨成豆浆,这路程的总长计算起来,足有5公里。

这第一步磨豆结束后,就是 滤渣 ,把豆浆放在滤网里,将豆渣全部都过滤出来。接下来,把已经很细腻的豆浆 煮沸 。既起到了杀菌消毒的作用,高温也促进了蛋白质的热变性,为之后的凝固过程打下基础。

这第4步就是制作豆腐最关键的一步,叫做 点浆 。豆腐的质量口味如何,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这一步决定的。

点浆对于温度有很高的要求,必须要在煮沸的豆浆冷却到80到85摄氏度之间,豆浆的表面凝固成了一层豆油皮的时候,眼疾手快点下卤水。太烫或者太凉都不行, 如果没有把控好温度,豆腐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

俗话说,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就是从这里来的。点过卤水的豆浆,慢慢地就会凝固。再把它放进容器中,用重物把多余的水分挤压出来,这一步叫做 蹲脑 。等待一段时间后,豆腐就彻底成型了。

这些步骤对于郭守云来说,都是烂熟于心的。在与传统手艺师傅交流的过程中,细心的郭守云发现,手工做豆腐,和自己用机器做豆腐,有个特别不一样的地方。

那就是作坊里用的,都是大铁锅,但是自己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用的都是清一色的不锈钢锅。

郭守云立刻把铁锅送进了车间。别说,这用铁锅加工出来的豆腐, 豆香味儿确实比之前浓郁了很多。

他一看,有戏。工厂的其他人也为郭守云这个突破性的发现感到欣喜。可是,他自己却并没有满足于此,郭守云觉得,这么一点点豆香味儿, 和自己小时候吃到过的那些,还是差得很远。

为了寻找记忆中的味道,郭守云从2012年3月份开始,频繁地往返于周边县市,出现在各地的农贸市场里。

他如此奔波不为别的, 古时有“神农尝百草”,现在有“守云尝豆腐” 。他发现,就算大家做豆腐的步骤都差不多,但是味道还是会有区别。

经过多方了解,他发现,大豆和水的品质,对豆腐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他们山西,有个以豆腐出名的县叫做临县,那里的人做豆腐, 用的都是一种叫做“肾形豆”的黄豆 ,也叫做“百合豆”。

郭守云尝试将这种黄豆和他们本地的黄豆,用2:1的比例混合后再制作豆腐,真的就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他当机立断,从今以后制作的豆腐,一律添加肾形豆!

于是,这肾形豆的来源就成了他要面对的问题。临县所处的地区,海拔高温差大,很适合肾形豆的生长。

但是让郭守云意外的是,当地却没有多少人种肾形豆。

原来,临县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由于县财政不富裕,地势有比较高,所以临县在过去是没有公路的。村民们出入和带东西,都是用牲畜拉车的方式。

历尽辛苦种好了肾形豆,却还要自己拉到镇上才能卖,对于大家来说是非常麻烦的,辛苦程度与收益并不成正比,所以很少有人种。

但是郭守云的到来,直接就带领大家走上了致富之路。

有原则的好老板

这位豆腐厂老板突然发飙,只因员工想为他减少损失,这是怎么回事?

为了提高自己豆腐里的“豆香味儿”,郭守云找到了肾形豆这个秘诀。从2016年开始,和村子签订了帮扶协议,他在临县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

大家在他的带领下,都开始种植肾形豆。而且,郭守云不仅以每斤高出市场价2毛的价格收购,甚至还会亲自上门,给村民们省了很多事。

在肾形豆种植的影响下,给临县增加了130多个就业岗位,改变了1000多人的生活面貌。到了2018年,实现了全县脱贫的壮举。

原料黄豆的问题解决了,郭守云的豆腐加工厂越做越大,从每天的2000斤增加到10000斤,更是需要消耗掉6000斤的黄豆。

可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豆腐厂蒸蒸日上的时候,管理上却又出了大问题。

2013年11月的一天早晨,郭守云像往常一样骑着他的自行车,前往自己的豆腐加工厂。他还没到的时候, 一个来自于副经理任瑞的电话,却先打了进来。

“老郭,你到了没?厂子里出大事了!” 这位副经理一向是个稳重的人,很少能见到他这么惊慌。郭守云立刻卯足了劲蹬车,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工厂。

进门一看,有一条生产线的6个工人占成了一排,他们都低着头,面前是火冒三丈的副经理任瑞。

“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没有人承认,所有人今天领了工资,立马走人!”

郭守云看到这场面,一脸的疑惑。任瑞告诉他,原来,这条生产线今天生产出的豆腐干,混进去了玻璃渣子。

这可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投放到市场上,被客人买走吃掉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这很有可能就是工人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小心把玻璃杯子掉进了煮豆浆的大铁锅里造成的。这如果是无意之举,只要把问题解决了就好。 可是任瑞好说歹说,都没有人承认,也没有人指认,他这才发了很大的火。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是合理。但是,郭守云却立刻拦住了他。

看着这些跟着自己从创立豆腐厂就一路打拼过来的老伙伴,他们其中有的人已经50多岁,如果失去了这份工作,他们该怎么生活?怎么养家糊口?

郭守云不忍心,他怕职工们寒心,也觉得这是自己管理不当,应该由自己来承担责任。

郭守云的这个态度,让6位工人大受感动。 但是接下来他们说的话,却让这位一向好脾气的老板发了火。

这些工人提出,既然这批豆腐干已经没办法售卖,不如让员工们分拣一些带回家去。大家知道这些豆腐干里有玻璃渣,吃起来都会非常小心,不然全部丢掉也是浪费。

可是郭守云一听,却彻底发了火。 他说,如果员工们想吃,大可以拿些质量过关的回家去吃,而不是冒着被扎破嘴巴的风险,捡这些不合格的豆腐干。

他坚持要把这一批豆腐干全部销毁,随后,又给每个员工都配备了不锈钢的水杯,在工厂划分出了更衣室和食堂,为员工着想。

除此之外,他对于生产线的监管也更加严格了,以前一个人盯三台机器,现在一个人对应一台,还要对每一块豆腐干进行“手检”。虽然工作量更大了,但是没有一位员工有怨言。

在创业的过程中,郭守云学会了很多东西,解决了很多问题,他也把做豆腐这门手艺给传承了下去。

到了2018年,他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3000万元,人们为了买到他的豆腐,总是排起很长的队伍,总是供不应求。这位豆腐大王年过花甲还在创业,最终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搜索建议:
热议

 科学革命从这两个实验开始!

“对物质及其表现出来的现象用连续来描述,还是用不连续来描述,整部物理只就可以看成是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一部竞争史。”(莱斯蒂安)确实,如果认为空间中连续着物质,对世...(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