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 2021-11-18 06:35
标题:
杂病解上
6.消渴根原
作者:黄元御
【一元堂按:
消渴者,即今之糖尿病也。
或上病消渴,或下病淋癃,或兼见上消下淋。
何以消渴?
黄師曰:"淋因肝脾之陷,消因胆胃之逆。脾陷而乙木不升,是以病淋,胃逆而甲木不降,是以病消。脾陷胃逆,二氣不交,则消病于上而淋病于下。”
消渴缘何会渐衍為危證,甚至死證?
因于淋也。
蛰藏失政,溲溺不止,精随溲丢。若誤治久延,則亡精命殒矣。
何以治之?
病之初起,下病淋癃。或小便太过,或小便之不通,皆以腎氣丸主之。
若上消下淋者,猪苓湯主之。此《金匱》之所謂:"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小便一斗。饮一溲一,是溺多而精少也,則犹可治。"
若上消下淋,饮一溲二者,此為死證,危矣!桂附苓乌湯主之。病之初起,有救,久则不治。此所謂《素问 氣厥論》:"心移熱於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饮一溲二,是精溺之各半也,是以必死。"
理通则法随。消渴者,非不治之病也。
今糖尿病誤診,誤治,并发症烂手足,截肢,甚至殒命者,触目惊心。患者,悲哉,醫者,可恶之極!】
原文:
6.消渴根原
消渴者,足厥陰之病也。
厥陰風木与少陽相火,相為表里,風木之性,专欲疏泄,土溼脾陷,乙木遏抑,疏泄不遂,而强欲疏泄,則相火失其蛰藏。……(略)
但是脾陷,則淋而不消,但是胃逆,則消而不淋。淋而不消者,水藏而木不能泄也,消而不淋者,木泄而水不能藏也。
木不能泄,則肝氣抑郁而生熱,膀胱熱涩,故溲便不通;水不能藏,則腎陽泄漏而生寒,腎臟寒滑,故水泉不止。
肝木生於腎水而胎心火,火之熱者,木之温氣所化,木之温者,水之陽根所發。
……(略)
腎氣丸:
地黄(二两八钱)
山萸(一两肆钱)
山药(一两肆钱)
丹皮(一两)
茯苓(一两)
泽泻(一两)
桂枝(三钱五分)
附子(三钱五分)
炼蜜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不知,渐加。
《金匱》:消渴,饮一斗,小便一斗,上傷燥熱,下病溼寒,燥熱在肝肺之經,溼寒在脾腎之臟。
腎氣丸,茯苓,泽泻,泻溼燥土,地黄,丹,桂,清風疏木,附子温腎水之寒,薯蓣,山萸,敛腎精之泄,消渴之神方也。
……(略)
猪苓湯: 猪苓(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滑石(三钱,研) 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入阿胶,消化,温服。
治上消下淋者。
上渴而下淋者,土溼木郁,而生風燥。猪,茯,滑,泽,泻溼燥土,阿胶滋木清風,解渴通淋之良法也。
若木郁不能疏泄,宜加桂枝,以达木氣。若消淋兼作而發熱脈浮者,是土溼木郁而感風邪,當以五苓發其汗也。
桂附苓乌湯: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龍骨(三钱,煅,研)
牡蛎(三钱,煅,研)
首乌(三钱,蒸)
煎大半杯,温服。治饮一溲二者。
《素问》饮一溲二,水寒土溼,木氣疏泄,宜苓,泽,泻溼燥土,姜,附,暖水温中,桂枝,首乌,达木荣肝,龍骨,牡蛎,敛精摄溺。
病之初起,可以救药,久則不治。
(编辑:一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