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8:1。 这个竞争比之所以看不去不太高,是因为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绝大多数招录岗位,都对报考者有较为苛刻的要求,比如必须是应届毕业生;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必须是某某专业;必须有几年的基层工作经历等。 如果限制条件不那么苛刻,报考的人数肯定会更多。像国考中的一个“三不限”的岗位,仅招1人,报考人数却超过两万,可见很多年轻人非常向往成为一名公务员。 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叠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加入公考生队伍,公考生人数一直在高位。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公考生,是连续多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老手”,他们中有一些人还好几次入围公务员面试。 虽然大家对公务员职业非常有兴趣,但并非所有人都了解公务员这个职业,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报考公务员,是因为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在报考,就跟风报考;或许是被父母逼着参加考试的。其实,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公务员,如果没有以下这3种能力,就不要考公务员,就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考上了,也很难被组织重用。 第一种能力: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 在考公务员这个阶段和考上了公务员之后的阶段,心理调节能力的强弱,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成功的几率。 高校毕业生备考公务员,很辛苦,心理压力很大,他们要想取胜,就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不仅每天要做大量的习题,还要时刻关注时政,提升自己的敏感度。不少人在备考阶段选择放弃,就是因为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而那些心理调节能力强的考生,不仅能走到最后,通常也能考出更高的分数。 考上了公务员,心理调节能力同样重要。现在的公务员,可没有以前那么清闲,他们有大量的日常工作要做,同时要抽出时间完成“上面”交办的临时任务。遇到脾气不好的上级领导,经常挨骂是免不了的;一些基层公务员,还可能会被不明事理的老百姓责备、挖苦。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谋求晋升的失败,也会给公务员带来很大的压力。有些公务员,情绪波动大,就是觉得自己在岗位晋升中没有得到公正对待。 比如某局机关,要在单位内部提拔一位副科级干部,作为后备干部的小赵和小齐均符合条件。组织权衡再三,最后把小齐列为提拔对象。如果小赵认为自己受了委屈,开始变得消极,以后估计很难再有被组织重用的机会;但如果小赵心理调节能力很强,懂得自我安慰,能迅速总结经验教训,且积极地应对工作,过不多久,晋升的机会就会再次降临到他的身上。 第二种能力: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沟通能力是每个职场人士都要具备的能力,当你向上级表达观点或提出建议;当你向下属布置工作;当你向同事寻求帮助,都要恰当、合适、得体地沟通,这样才可以既把事情办好,又能让大家在办事过程中有愉快的体验。 可能有一些人会认为,处在体制内的公务员,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弱一点没有关系,他们有体制的保护,就算得罪了上级,也不会失业。确实,公务员只要不违法违规,一般不会丢掉工作,但得罪了上级,被组织重用的可能性就基本丧失,事业发展会面临重重阻力。 客观地说,在体制内工作,上级和同事都不能得罪。得罪上级,可能会被“穿小鞋”;得罪同事,平时工作就不会那么顺畅。 另外,公务员不仅要有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还必须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面对突发事件能审时度势、临机制变;在问题面前能保持理性和冷静;布置重要任务时会提前做好摸底排查工作。 第三种能力:具有可以抵挡得住金钱或其他方面诱惑的能力 当级别晋升了,地位就高了,手上能调控的资源就多了,参与很多重大决策的机会也就多了。这些决策对社会资金走向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必然会有“苍蝇”蜂拥而至。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会用金钱或其他手段,腐蚀那些拥有较大话语权的公务员。 鉴于此,选择从事公务员职业,就一定要具有可以抵挡得住金钱或其他方面诱惑的能力,不能被金钱击倒,不能利用公权为某些人谋利,成为他们的马前卒、“附庸品”,否则终将会变成阶下囚。 准备考公务员的高校毕业生,应该对照上面3点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当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