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3岁高龄的王大妈,平日里素有晨练做操的好习惯,所以身体还算健朗,但就在最近一次晨练中,王大妈却出现了意外——不慎摔伤。
王大妈被送到医院后,检查出有骨折的问题,而医生了解到王大妈正在服用降糖药、降压药以及感冒药,还有安定,并认为跌倒与药物有一定关系。
王大妈却不理解,没想到吃药竟然还有这么大的副作用!那到底哪些药物可能会增加摔倒的风险呢?
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群体中,几乎每10人中就有3-4人曾发生过跌倒的意外,而跌倒后的骨折等问题,也会对老人的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老人之所以那么容易摔倒,主要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是生理性因素,比如感觉系统退化,步态与平衡功能下降,中枢或骨骼肌肉系统功能衰退等;
二是而病理性因素,包括神经、心理、心血管、眼科等方面的疾病;
三是药物因素,有很多药物都可能影响老人的精神意识而引起跌倒;
四是心理因素,比如情绪不佳时也可能增加跌倒风险;
最后则是环境与社会因素,例如湿滑的地面或昏暗灯光等。
而老人一旦发生跌倒,后果可能会很可怕!
年龄增长和骨质流失速度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老人,骨质疏松更是十分常见。而老人跌倒之所以危险,就在于容易发生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尤为凶险,老人一次骨折,或可能面临死亡问题!
国外的文献资料指出,老人发生髋部骨折后,若不能及时进行手术,那么在一年内死亡率的风险会在20%-50%之间,这一死亡率甚至高过癌症死亡率。
而导致死亡的并非是骨折,而是骨折后老人需要长期卧床。
由于无法下地活动,久而久之老人的身体状况就会越来越差,肌肉也会开始萎缩,甚至出现皮肤溃烂、流脓的问题,也会伴随肺炎、尿路感染、便秘等症状。
二、常吃4种药物,摔跤风险或增加
来自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的梅清华主任认为,老人身体各项机能都在衰退,药量也会适时增多。
再加上老人肾脏排泄与肝脏解毒功能下降,就很容易导致药物血药浓度上升,这就会引起药物积蓄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许多药物都可能影响精神意识、视觉与步态平衡等,因而老人在服药期间容易跌倒。
因此,正在服用以下四类药物的老人最易发生跌倒危险,走路时要格外小心:
1、心血管药物
比如络活喜、美卡素等降压药,该药物能降低血管紧张度,扩张血管而降低血压,容易造成头晕乃至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
2、利尿药
常见的利尿药包括螺内酯,呋塞米等,该药物在利尿时,也会令机体短时间内丢失大量电解质和体液,使老人出现乏力头晕、嗜睡或站立不稳等表现,继而引起老人跌倒问题。
3、中枢神经抑制药物
如镇痛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等,这种中枢神经抑制药物会令人保持镇静,但也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使老人认知、平衡与活动度都会下降,就更容易摔倒了。
4、降糖药
降糖药如拜糖平、诺和龙等,降糖的同时也会影响老人的平衡能力以及精神意识等,特别是过量服或服药后未及时进食,甚至会造成低血压而让老人摔倒。
三、6个时刻极易摔倒,如何将伤害降到最低?
老人一旦摔倒,轻则可能只是皮外伤,重则甚至会威胁到老人生命,那老人在生活中若不慎摔倒,如何才能降低受到伤害的风险呢?
我们需要清楚,老人最容易摔跤的六个时刻,包括起床时、起夜时、洗澡时、坐扶梯时、上下车时以及接电话时,如果不慎跌倒,应该做好两件事:
第一件事,先评估跌倒后的受伤情况。要保持镇静,在跌倒的几分钟内不要有任何动作,避免二次受伤,之后再换换移动腿以及手脚,判断有无痛感以及活动是否受限等。
第二件事,初步判断后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若没有受伤,那么先转动头部,再慢慢转为爬行姿势,不要着急,慢慢地用手发力,膝盖做支撑,爬向最近的家具。再转用家具作支撑,一腿跪姿而另一腿的小腿缓慢抬起至脚可平放于地面,最后双臂双腿同时发力,缓缓站起即可。
若受伤了,则应冷静并找出受伤部位,并用报警设备或者打120求救,若没有求救设备,那可以大声呼喊,或者用身边之物敲击地面、家具,从而引起周遭人的注意。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老人也要注意保护好自身,可以从自身方面避免摔跤的发生。
1、坚持锻炼
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适度锻炼,可以做太极,也可以散步,注意运动要适度,量力而行
2、饮食均衡
适当的补充一些维生素D与钙片,也可以适度晒晒太阳以促进钙质的吸收,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均衡营养,适当补充蛋白质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老人要积极地维持自身心理与身体的健康,像骨质疏松以及高血压等慢性病,应该积极治疗,合理用药
老人上了岁数后肌肉量减少且骨质下降,一旦发生跌倒事件,对老人的伤害极大,特别是骨折的发生就要求老人长期卧床,而这样也会加剧肌肉萎缩、心肺功能下降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有致死的可能。
参考资料:
[1]《这些老年人常用药可能会增加跌倒风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2-10-09
[2]《「跌倒」,65岁以上老人因伤死亡首因!袁隆平院士3月曾摔跤引发不适》.生命时报.2021-05-2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