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增加。80岁或80岁以上人群中,70%~90%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有200万人死于高血压,脑卒中导致的死亡中71%与高血压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导致的死亡中53%与高血压相关。
高龄高血压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到诸如动脉硬化加重,血管弹性降低;
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减退;
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
肾功能下降及水盐代谢能力减弱;
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异常;
内分泌功能减退等因素的影响,高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80岁以下患者有所不同,表现为:
1. 收缩压升高为主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高龄高血压的67.6%~90.0%。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是心血管事件更为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老年患者降压治疗更应强调收缩压达标。
2. 脉压差增大
与年龄相关的动脉硬化、动脉顺应性及弹性下降,使大动脉对血流的储存及缓冲能力下降,伴随着老年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使脉压增大。正常脉压为30~40毫米汞柱,老年患者的脉压可达50~100毫米汞柱。研究表明,脉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将增加1.02倍。
3. 昼夜节律异常
夜间血压可能不降反较白天升高,靶器官损害的风险增加。
4. 血压波动大
高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易随情绪、季节、温度、体位的变化、进餐等而出现明显波动。可表现为体位性血压波动、清晨高血压、餐后低血压等。
5. 并存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
靶器官损害严重
我国数据显示,高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检出率为39.8%,合并高脂血症为51.6%,合并冠心病为52.7%,合并肾功能不全为19.9%,合并脑血管病为48.4%。
高龄高血压需要治疗
高龄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的降压治疗,不仅能够保护靶器官,降低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而且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目前为止,唯一的针对80岁或80岁以上高龄人群降压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降压治疗降低脑卒中风险30%,心血管死亡率下降23%,总死亡率下降21%,并节省医疗费用。
我国 《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专门制定了针对高龄老年人的分层、分阶段、个体化降压治疗目标:
1. 不合并临床并存疾病(如慢性脑血管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的高龄患者,血压目标值<145~150/90毫米汞柱。
2. 合并心、脑、肾并存疾病的患者,首先将血压降低至<150/90毫米汞柱,若耐受性良好,则进一步降到<140/90毫米汞柱。
3. 高龄患者血压不宜低于130/60毫米汞柱。
4. 应平稳降压,避免过快降低血压,3个月内血压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