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共享单车:死不了,火不了

文 | 罗丘     图|源自网络

不久前,美团单车发布公告称涨价,最高上涨50%。而早在今年年初,哈啰单车也将7天、30天骑行卡的无折扣价上调至15元、35元。涨价后的美团单车和哈啰单车价格基本一致。

“涨声一片”,是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硬件成本增加,以及运输、投放、管理等持续性运维成本共同作用的结果。

接连涨价,让人不免怀念起共享单车刚刚兴起的时候。

曾经为争夺市场份额,共享单车经历过 “烧钱大战” 。2016年9月,摩拜和ofo单车最初价格为30分钟/0.5元,并伴随着各种补贴促销活动。哪怕后来将价格调整至30分钟/1元,也都还不至于“肉痛”。

曾经:“彩虹大战”

尽管在互联网时代,时间的概念是当下。但大部分人都还有共享单车“围城”的记忆。

共享单车战争的序幕于2015年拉开。 当时,成立于2014年的ofo “ 骑 ” 出了北大校园,成功推广到社会层面。

伴随着摩拜单车成立、共享经济概念盛行、资本狂热、企业跑马圈地,市场的热度被推向了巅峰。一时之间,国内涌现出了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品牌,在公交站、地铁站、小区门口等区域密密匝匝地矗立着。

在这个阶段,各大品牌盈利模式为“押金”+“计时收费”的模式,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押金迅速为平台补充了资金,同时作为金融产品为品牌“造血”、“钱生钱”。尽管这类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一个“雷”——一旦企业资金链断裂,押金将有去无回,波及每一位用户,人们骑个单车骑得战战兢兢。

但人们愿意为此买单。《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共享单车全球注册用户总数近4亿,74家企业先后进入市场,单车投放总量达2300万辆,行业累积融资超230亿元人民币,2017年年度订单115亿单。

这一年也是共享单车声势的巅峰:共享单车被评为新四大发明之一,被称为“城市的毛细血管”。 黄的ofo、橙的摩拜、浅蓝的哈啰、深蓝的永安行…… 因为各家共享单车车身颜色不一样,市场竞争堪称“彩虹大战”。

当下:“三足鼎立”

“彩虹大战”的背后,是品牌们不断烧钱补贴,甚至于恶性竞争;行业本身也暴露出管理困难、挪用押金、车辆被盗、缺乏盈利模式等顽疾。

问题叠加之下,2017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大浪淘沙,不少品牌黯然退场。先是6月19日,悟空单车宣布停运;接着11月,小蓝单车资金链断裂;再是2018年3月,小鸣单车宣布破产……

最具里程碑的事件当属行业“鼻祖”ofo的彻底陨落。 在全盛时期,ofo小黄车曾一度拿下国内共享单车9成以上的市场,风头无两。 很快到了 2018年9月,ofo因拖欠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约6800万元的货款,被告上法庭,随即被曝出资金链断裂,如今仍有数千万用户线上排队退押金。

相比较而言,摩拜单车的结局要好得多。2018年4月,美团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摩拜单车,随后全部置换为美团单车,完成过渡。

美丽又短暂的彩虹渐渐消逝。

现如今,在共享单车这一资本密集型,且行业渗透率高的行业,已经形成了美团单车、哈啰单车、青桔单车三足鼎立局面。青桔单车是滴滴出行的自有共享单车品牌,于2018年7月正式上线。而成立于2016年9月的哈罗单车则背靠阿里系,实力雄厚。

竞争对手少了,需求却仍然存在。企业逐渐告别烧钱补贴、恶性竞争的粗放式发展时期,步入精细化运营发展阶段。

以哈啰单车为例,早期的哈啰单车业务模式也比较单一。6年时间过去,“哈罗单车”变成了“哈啰出行”,再变成“哈啰”,实现了从单一共享单车企业到移动出行平台,再到本地出行及生活服务平台的两次品牌升级——

在“两轮”业务做稳后,紧跟用户需求,先后布局了顺风车、网约车等业务。

在2020年7月,正式进军自主品牌的家用电动车业务。站在新国标“换购”的风口,年销量达到60万。

相继推出火车票、酒店预定、景点门票、租车等一站式出游服务……

这些努力带来了相应的回报,根据财报对比情况表明,尽管哈啰出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亏额总额已经在逐渐缩小。

浮华褪去,回归理性。 长期的、巨额的亏损,让探索更有效的盈利模式势在必行,面对摆在面前诱人的蛋糕,玩家们都趋向于更加理性的竞争。

未来:不会再“火”了

火,其实是一个与资本相关的概念。

曾经为了打开超级流量,共享单车平台烧钱补贴、斥资做广告投放和营销,让这个赛道火到一塌糊涂,但今后,“火”将与这个行业无关。

究其根本,共享单车终究是为普通人服务的。 只有更好地解决市民出行中存在的问题,运营得更好,服务更精细,为城市文明助力加分,才有可能受到公众和政府的青睐,实现其应有价值,找准自己的盈利之道。

也就是说,共享单车的属性更多是“市民服务”,而非“生意”。

既然是“市民服务”,更多的是需要政府主导,探索出一种政企民共赢的模式。

这其中,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同公安、教育、社区沟通联系,建立工作联系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管好共享单车;

需要城市规划相关部门将共享单车纳入城市交通规划,完善慢行交通系统;

需要城管等部门加强对骑行人的教育引导,组织开展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秩序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规范停放、文明骑行;建议企业采取黑名单机制,引导员工文明规范骑行。

需要运营公司提升投放水平,根据区域、季节等的不同,科学、合理地投放车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加强管理,尽量规避车辆占道、“僵尸车”横行。

作为共享单车的直接受益者,市民也应在享受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树立文明自觉的公共意识,遵守共享单车的使用规则,做到爱惜单车、安全骑行、有序停车,这其中,也需要教育部门的深度参与。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共享单车不会再“火”了,但将一直“活”下去,像公交车、出租车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备不时之需。

对于用户来说,火不火,是不是风口,不重要。他们看重的依然是实用与好用。

而共享单车行业的盈利点,就在这实用与好用上。

- THE END  -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

       

搜索建议:共享单车:死不了,火不了  
热评

 蜜雪冰城“紧咬”瑞幸

作者 | 唐飞有这样一杯咖啡,几乎一度让整个中概股蒙羞。2020年1月31日,做空机构浑水发布89页调研报告,直指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这一动作开启了长达数月的中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