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日本首次确认,地球外存在“生命之源”!宇宙中真的有外星人吗?

日本科学家又有新发现,首次在地球之外发现“生命之源”存在,这是什么情况?

根据日媒的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表示,科学家在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采集的样本中,检测到了20余种氨基酸,这也是第一个证明在地球外存在氨基酸的证据。

按照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天体生物学名誉教授小林宪正的说法,在地外天体发现多种氨基酸是一项“史无前例”的科学新发现,它甚至还暗示在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可能,因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而蛋白质是形成生命不可或缺的有机分子。

而小行星上也能发现这么多种氨基酸,这或许也预示着在其他行星和天然卫星上可能存在这种物质,并且在地外天体上首次发现氨基酸,也暗示了生命诞生在宇宙中比以前认为的更多的地方。

换句话说,这或许将“颠覆”地球是人类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物种的星球的认知。而有的媒体更是将这种“新发现”解读为“第一次在地外(太空)确认‘生命之源’存在”,由此可见这项新发现意义非同一般。

JAXA和东京大学联合制造的砾石

甚至还有人将其与“霍金预言”联系起来,因为霍金教授2015年在伦敦皇家科学学会寻找外星生命迹象的启动仪式上公开谈论过:“在无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它形式的生命”。

问题来了:“隼鸟2号”探测器是何物?在哪里带回的采样样本?

“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简称“JAXA”)发射的“隼鸟”的后继探测器,于东京时间2014年12月3日13时22分由H-2A运载火箭搭载从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其主要目标是,奔赴最远距离地球达3.4亿公里外的小行星“龙宫”表面采集样本返回地面。

经过大约3.5年的飞行,“隼鸟2号”终于在2018年年中的时候抵达并降落到“龙宫”表面,并通过爆破的方式获取了5.4克不受阳光或宇宙射线侵蚀的“龙宫”地下一种类似木炭的黑色物质,以便科学家开展“生命之源”等研究。

2020年12月5日,“隼鸟2号”在地球轨道与回收舱分离,回收舱于6月3日凌晨降落在澳大利亚南部沙漠地带,而探测器则继续奔赴星辰大海开展太空探测任务,预计到2031年前后它将抵编号为1998KY26的小行星,最终完成不采样探测任务。

“龙宫”小行星在哪里?

“龙宫”,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小行星。不过,说它普通但又很“特别”,不然日本也不会发射探测器跑那么远去采样返回。

具体来讲,“龙宫”是沿着地球附近的一条轨道运行的,距离地球最近时只有200多万公里,最远时有3.4亿公里。

我们要知道的是,金星和火星都是地球的“近邻”,由于运行的轨道不一样,因此也都有“最近距离”和“最远距离”,地球与金星的距离大约为4050万公里-2.58亿公里;而火星距离地球最近时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

也就是说“龙宫”这个小行星大部分轨道都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只有一小部分越过地球伸向金星轨道内,这就是“龙宫”大概的位置情况。

日本为何“热衷”探测小行星?

太阳系中有无数的小行星,包含外海王星天体在内已被确认的小行星就多达上百万颗,而国际天文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小行星的数量每天都在“刷新”,每月新发现的数量多达几千颗。

而日本之所以要“另辟蹊径”走“小众路线”去探测小行星,这或许与小行星“独特身份”有关,而不是日本没有“实力”探月或探火。

实际上,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并且也经历了美国两颗原子弹的打击,却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经济和科技实力等都很强的国家,在1998年7月还向火星发射了“希望”号火星探测器,使得日本成为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全球第三个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

不过,由于日本火星探测器遭遇了太阳耀斑而损坏,在探测器飞行5年之后该项目被放弃。当然,日本首次火星探测的失败,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而小行星“个头”虽然很小,但大多形成于太阳系诞生的早期,因此在有的小行星上还保留着太阳原始星云中的诸多“信息”,如气体、尘埃及碎片等,这些能帮助科学家了解45亿多年前太阳系的样子,并且某些小行星上还含有纯度更高、在地球上又不易开采的矿产,比如小行星“贝努”上很可能就富含铂金和黄金。

“龙宫”小行星属于一颗比较典型的“钻石”级小行星,它的表面有明显的陨石和岩石结构,直径约为870米,主要成分是镍和铁,另外还富含碳元素,而且可能有更多的含水矿物和有机物,科学预估其价值高达800亿美元。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面积较小、矿产资源也比较匮乏的国家,而小行星上存在着这么大的“诱惑”,这可能是日本人热衷于探测小行星的初衷。

不过,“隼鸟2号”并非日本第一次小行星采样返回。2010年6月,“隼鸟2号”探测器的“前任”,也就是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在穿越近60亿公里的里程后首次从“丝川”小行星采样返回地球。

有了前面的探测经验,因此日本又推出了后继探测器进行小行星探测任务。而相对于探月、探火等工程,对小行星发射探测器的难度要小许多。

由于小行星体积比较小,引力也很小,在探测器起降方面不用像登陆月球、火星那样需要充分的起降方法,因此在向小行星发射探测器前,科学家只需计算出小行星的轨道和速度,然后对应计算出探测器的轨迹和速度,在发射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对探测器的轨道参数和飞行速度进行调整,就能完成探测和采样返回任务。

总结

日本在“隼鸟2号”采样返回的样本中发现了20余种氨基酸,这或许是地球以外“生命之源”存在的一种“证据”,因为氨基酸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有机分子之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了氨基酸并不一定意味着会有生命诞生,二者在数学里的关系就相当于“氨基酸是生命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并且,虽然已知的自然条件下的氨基酸有着300多种,但是能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只有20种,也不知道日本此次在“龙宫”深层岩石样本中发现的氨基酸具体是哪20多种,所以宇宙中究竟有没有“外星人”更是另当别论了,至少目前是没有“站得住脚”的视频等影像支撑。

而我们注意到,很多国家或组织都在发展航天事业,探测月球、探测火星、建造空间站等都有,但是对于日本来说似乎更“热衷”探测小行星,这或许与日本矿产资源匮乏,而小行星往往是矿物含量和纯度都很比较高的小型天体,在探测和采样返回方面又容易实现等因素有关。

除此之外,你认为日本“热衷”探测小行星的原因还有哪些?期待你的留言分享。

搜索建议:
热评

 有什么很短的宝藏文案?

1、凛冬散尽,星河长明。2、胸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3、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4、纵是千千晚星,不敌灼灼月光。5、听山河把春风酿成千言万语,吹过...(展开)

热评

 Ullmann偶联反应

旧文重发,温故知新一、经典的Ullmann偶联反应1904年F. Ullmann发现了在铜粉存在下,芳基卤代物和酚反应得到二芳基醚,此反应被称为Ullmann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