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吕氏春秋》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弟子从远方来,孔子拿着手杖问:“你的祖父还好吧?”
又问:“你的父母没病没灾吧?”
还问:“你的兄弟姐妹好吧?你的妻子、孩子好吧?”
书里说:“孔子以六尺之杖,谕贵贱之等,辨疏亲之义。”
通过问候,体现了家人关系的等级、亲疏,也算是教导了弟子。孔子把教学,贯穿到了生活的全过程,令人佩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很多老规矩,也被人嗤之以鼻。大家都觉得,聚散随缘,最自由。
孩童可以童言无忌,年轻人可以口无遮拦,但是老年人不能“没大没小”,毕竟要引领家风,树立社会形象。真的要避免“为老不尊”。
从现实来看,喜欢串门做客的人,多半是老年人,因此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问话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尽量做到以下“五不问”。
02
第一,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问学习成绩,避免互相对比。
在想象中,一走进家门,就能看到墙壁上的奖章。父母喜欢通过挂奖章的形式,来体现孩子的成绩,也带着炫耀的心思。
大家看到奖章,马上就能“啧啧称赞”,主人也脸上有光彩。
事实上,很多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常常拿奖章,到了小学、初中,就拿不到奖章了。还有一些孩子,不希望父母炫耀自己的奖章,他们希望得到尊重。
关爱孩子的想法很可贵,但是询问成绩,要谨慎。尤其是遇到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因为老年人总是在点评成绩,导致内心很受伤。
当老年人把几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到一起来对比的时候,成绩差的孩子,难免会生气。
要记住:“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被总是认为自己年纪大了,经验丰富,就在孩子面前摆出居高临下的态度。要把孩子当成同等级别的人。
03
第二,不问大龄单身青年的爱情情况,避免揭开婚姻的伤疤。
很多老人,恨不得自己家的儿女马上成家,看到别人家的儿女单身,马上就想起“介绍对象”,也没有搞清楚,儿女们为什么单身——是没有找对象,还是恋爱多年,一直不结婚,还是结婚了又离婚了。
在老一辈的眼里,三十岁之前,必须结婚,离婚是不可以的。但是在年轻人的眼里,四十岁结婚也没有关系,遇到合不来的人,就离婚。不同的婚姻观,怎么可以放在一起讨论呢?
有时候,问大龄青年的婚姻,无疑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04
第三,不问中年人的收入,避免他们提起尴尬的收入。
有句话说得好:“别谈钱,谈钱伤感情。”
中年人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必须去赚钱,但是碍于能力有限,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赚大钱。
也有一些中年人,费尽周折,但是收入很低。他们不是好吃懒做,而是能力有限。如果老人对他们的收入进行点评,难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如果是中年人主动谈起收入问题,老年人可以搭话,提建议。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还是少问为好。毕竟,捉襟见肘的日子,会让中年人脸上无光。
《青岛日报》报道,2016年春节前,记者随机抽取了200名受访者,有72%和69%的人表示最反感别人询问工作、收入的话题。
以此可见,“钱的问题”太敏感,少问为好。就是老年人讨论家庭存款、退休金多少,也会引起“对比之后的失落感”。
05
第四,不问已故长辈的情况,避免戳中家人的悲伤点。
过年的时候,我的婶婶问:“小美,你的父亲留下了什么东西给你啊?”
小美是我的一个表妹,去年八月份的时候,父亲意外过世。失去了夫妻的她,连续一段时间都在痛哭。
婶婶的问题,显然是戳中了小美的痛处。紧接着,我们看到了小美眼里的泪水。
有亲戚搭话:“小美,你过来......”话题迅速得到了转换。
对于亲人的过世,我们总是心有余悸。对于亲人的情分,需要牢记,但是内心的悲伤,需要慢慢淡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谈、少想。
06
第五,不问礼物的价格、礼金的多少,避免用金钱来衡量感情。
串门做客,免不了要送礼物。如果是主人请了几个亲戚朋友一起来吃饭,那么送礼的人就会接踵而至。
一个老年人,把别人送的礼物当成“宝贝”,等来了贵客、特别的日子才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道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礼物的价格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感。如果你纠缠价格问题,对礼物的“质量、档次”反复询问,肯定会带来不愉快的因素。
遇到很普通的礼物,一旦拆穿了价格,送礼的人会弄丢面子,收礼的人会觉得“不被重视”。家庭的气氛,马上会变成尴尬,甚至因此把一段感情弄丢。
07
也许,大家会疑惑,串门的时候,这不能问,那不能问,大家问什么?谈论什么呢?
建议你谈论以下几个话题。
其一,给主人家的孩子点赞,发现孩子的优点,避开孩子的缺点。如果对孩子不了解,就简单地问候,打个招呼。
其二,说一些和周围的人都没有关联的趣事,给大家带来快乐。或者关心社会上的大事。
其三,发展一些高雅的兴趣爱好,增加共同话题。比方说,喜欢绘画的人,一起谈绘画技巧,讨论一些名画的来龙去脉,奇妙之处。
其四,谈一谈老年人的养生经验,一起关心健康问题。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串门,聚会的地点在餐厅或者公园等。但是话题的选择,仍旧要谨慎,相机而动。
串门是客套,问话要客气。千万别口无遮拦。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