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中国加入WTO三年的具体发展情况

一、中国入世三年取得的成就

1、市场空间扩大,投资环境改善

2003年,中国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8511.9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37.1%,跃居世界第四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加入WTO 以来,美、欧等成员按规定取消了87个类别的纺织品

配额限制,涉及金额达40亿美元,使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得以发挥。同时,中国利用外资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已连续10年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535.1亿美元。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增加,服务业外资进入加快,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性总部、采购中心和研发中心的增多,外商独资项目比重继续上升,增资项目普遍,这表明外商在华投资效益良好,信心进一步增强。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达到17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1%.

(1)大幅降低关税

加入WTO 后,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992年的42.7%降至2004年的10.4%。2005年将进一步降至10.1%,2008年将降至10%。这一降税幅度大大超过了各国在乌拉圭回合中关税减让的水平。

就工业品而言,根据各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降税模式,中国应将关税从基础税率的42.7%降至2004年的最终约束税率32.4%,平均削减幅度为24.1%。而中国在加入WTO 谈判的承诺,在这一基础上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2004年中国工业品关税已降至9.5%,按照乌拉圭回合的减让模式计算,现在中国的关税水平应为24.1%。中国履行完加入WTO 的减让承诺后,工业品关税的降幅将高达78.9%。在一些重要工业品方面,关税削减的幅度也是相当大的。例如,汽车关税在加入前为80%至100%,加入第一年即降至43.8%,2006年7月1日将进一步降至25%。在信息技术产品方面,中国参加了《信息技术协定》,将协定下产品的关税在2005年前全部降至零。

就农产品而言,根据各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降税模式,中国需从基础税率54%降至2004年的最终约束税率37.9%。在加入WTO 谈判中,中国农产品关税做出了进一步减让。2002年,中国的农产品关税降至18.5%,2004年这一水平已降至15.6%,2008年将降至15.1%。降幅达67.1%,远远高于其他成员的关税削减的水平(发达成员36%,发展中成员24%)。

目前WTO 正在进行多哈发展议程谈判,如果各方达成的削减农产品的关税幅度不超过48%的话,那么,中国加入WTO 所做的削减幅度,就会超过其他成员在乌拉圭回合和新一轮谈判削减的总和。

2003年,中国农产品关税已降至16.8%。2005年,这一水平将进一步降至15.1%。中国的农产品关税水平,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而作为发达的农业国家,美国的农产品关税为12%、欧盟20%、巴西和阿根廷等国为35%。与此同时,中国承诺在加入WTO取消出口补贴,国内支持的上限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相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综合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这三个农业政策支柱的情况,中国在农产品市场开放方面,已经走在了所有WTO 成员的前列。

(2)进口大量增加

2002年,中国进口达2952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1.2%;2003年,进口达4128亿美元,同比增长39.9%。2002年,中国进口汽车和汽车产品78.57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45.5%,其中汽车整车进口12.7万辆,比2001年增长76.8%。2003年,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91亿美元,其中汽车整车进口17万辆,同比增长34.6%。2002年,电子信息技术产品进口851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40%。2003年,进口1321.77亿美元,同比增长55.26%.其中手机,2002年进口1719.68万部,2003年进口2207万部,分别增长82.5%和28.3%。

(3)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开放

银行服务:截止2004年2月底,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191家营业性的机构,其中84家已经获准从事人民币业务。批准外资银行在华建立211个代表处,外资银行的贷款余额已经超过200多亿美元。据中国银监会公布,2003年外资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为3969亿元,比2002年增长21.5%.

从2003年12月11日起,中国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增加到13个。开始允许符合法定条件的外资银行在上述城市向各类中国企业提供各种人民币服务。此外,中国银监会在2003年10月公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

保险服务:截止2004年1月底,共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外资保险公司,其中寿险公司20家、产险公司14家、再保险公司3家,在中国设立了62个保险营业机构;保险业开放城市已经超过10个。目前,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在中国设立独资子公司,允许在中国的外资非寿险公司向国内客户提供除法定业务外的全部非寿险服务,对外开放城市增加到15个。

证券服务:截止2004年1月底,已批准设立外资基金管理公司11家。

分销服务:截止2003年12月底,已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270家。2003年,外资商业企业在中国的分店数量和市场销售额都进一步增长。

法律服务:截止2004年1月底,已批准设立外国律师事务所驻华代表处168家。

旅游服务:截止2004年1月底,已批准设立11家中外合资旅行社,批准设立1家外商独资旅行社。

教育服务:加入WTO 以后至2003年10月底,已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共50个,截止2003年10月底,已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782个。

2、完善了市场经济法律体制

加入WTO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是通过将WTO 规则和中国承诺转化为国内法律、法规来实现的。大规模地清理法律、法规,除了推动了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外,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透明度和依法行政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1)修改了大量的法律法规

三年来,国务院近30个部门,根据WTO 有关规则和中国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共清理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通过人大、国务院和各部门修订325件,废止830件,范围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各个方面。各地方共清理出19万多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并分别进行了修改和废止处理。

中国立法机构对《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及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修改或删除了外汇平衡、“当地含量”、出口业绩要求和企业生产计划备案等条款。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修订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由186条增加到262条,限制类由112条减少到75条。

2004年4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外贸法》,将实行了50年的外贸权审批制改成登记制。其将于2004年7月1日实施,这意味着中国提前半年履行了放开外贸权的承诺。

2004年4月16日,《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颁布,意味着中国将在2004年12月11日如期履行放开分销零售领域的承诺。

(2)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中国国务院还全面清理、减少和规范了行政审批。目前,中国各级政府正在按照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各项要求,规范审批行为,健全审批公示制度,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

(3)提高法律评论和咨询方面的透明度

为履行法律透明度方面的承诺,提高中国经济和贸易政策制订和实施的透明度,中国国务院明确规定,今后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与贸易、投资有关的规章和政策措施,都必须在指定刊物上予以公布,不公开的不能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可以事先公布草案征求公众意见。为做好对WTO 的通报和咨询工作,中国在商务部设立了中国政府世贸组织通报咨询局,在质检总局设立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咨询点,定期向WTO 通报情况,开展贸易政策咨询业务。截至2004年4月底,中国共向WTO 通报情况439项,涉及18个领域、46个类别,内容既有履行承诺的情况,也有法律法规的制订、实施等情况;商务部咨询点书面答复咨询700多件,电话咨询上千件,质检总局咨询点答复咨询500件。

但是,随着中国履行加入WTO 承诺进程的深入和过渡期的结束,相关产业受到的影响会逐渐加深,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将逐渐显现。从长期看,中国是否能够做到加入WTO 的影响利大于弊,现在作出结论还为时尚早,其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各级政府的应对工作和广大企业的努力。

3、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继续大规模向中国转移,全球信息技术100强企业中的90%已在华投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加迅速。国内汽车工业在竞争中加快战略重组和结构调整,2003年汽车产量超过了400万辆。通过在服务贸易开放新领域、新市场和新业态,带动了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以流通领域为例,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迅速,零售业态日益多样化,供应链管理和品类管理技术开始推广,企业间联合、兼并和重组步伐加快,流通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二、未受严重冲击

三年来,海关的进出口统计为加入WTO 之前的争论做出了客观的评判。尽管中国的进口增长很快,但无论是农业还是汽车,都没有遭受到有些人预测的那种严重的进口冲击。

1、尚在过渡期内,受到保护

以2005年作为一个基本的临界点,主要的一些敏感领域现在还处于过渡期内,开放的终点还没有到,可能的冲击还没有来。如汽车等产品,2005年以前中国还保留着进口配额管理,外国汽车也就不可能长驱直入。另外,以服务贸易为例,中国在商业、通讯、建筑、分销、教育、环境、金融、旅游和运输共9个大部门、约90多个分部门做出了开放承诺,承诺的执行有早有晚,终点的水平有高有低。一些商业服务如医疗、维修等的承诺在加入时就开始执行,其它的如电信、分销、金融服务等的承诺则有1至6年的过渡期。到2004年12月11日,中国将允许外资在批发和零售企业控股,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到2004年底将允许外商设立独资建筑和分销企业;2005年底将允许外商设立独资速递、公路货运和货代企业;2006年底将允许外资银行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允许设立独资铁路货运企业。

2、提前开放,冲击期已过

有的领域如商业零售,根据中国的承诺,加入WTO三年后,即到2004年12月11日才对外商开放,但在此之前各地外资商业企业已经随处可见,甚至在加入WTO 之前,有些地方已经提前开放了这一领域(其中含一些不规范的开放)。如截止到2003年,宁波一共有13家外资商业零售企业,包括德国麦德龙、印尼金光、香港新世界、法国欧尚、家乐福、美国沃尔玛等。以北京为例,2003年是北京历史上外资商业企业开店最多的一年。截至2003年底,已有25家零售商业合资企业获得批准,项目总投资15.4亿美元,全年外资商业实现零售额107.4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市零售额的5.6%。国际著名的零售企业沃尔玛、百安居、欧尚、易初莲花、迪亚等新开设了20家店铺。根据深圳的统计,一个一万平方米的大店可以取代300家小店。因此,外资商业企业进入中国零售业,可能在局部造成垄断,从而造成就业减少等压力。但由于提前开放,这种压力已被分解消化掉了。

3、国际市场变化,进口压力减轻

农业等敏感领域的国内市场和产业没有受到进口的严重冲击,也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如2002年美国遭遇严重旱灾,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缓解了对中国农产品国内市场的压力。还有,目前国际电信行业正处于调整时期,外商对中国电信业的投资尚处在了解相关政策、研究投资策略和进行市场分析的“投石问路”阶段,并未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随着外商投资力度的逐渐加大,中国电信企业将真正面临竞争压力。

三年来,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国加入WTO 促进了国内产业在扩大规模、保持势头、提高效益、增强后劲等方面的发展。积极作用逐步显现。

三、后过渡期的挑战

在关税接近最终减让水平、非关税措施即将全面取消、服务市场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不认真对待或及早准备后过渡期的挑战,将会对国内的相关产业带来严重冲击。另外,加入WTO 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后过渡期内,一些深层次影响将逐渐显现和加深,有些影响表面上是对市场的冲击,实际上反映的却是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如国有企业效率不高,农业基础比较脆弱,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不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加工生产能力过剩,社会就业压力大,等等。

1、后过渡期面临五大挑战

(1)农产品进口的压力将增大

中国农产品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关税水平将继续降低。2004年农产品关税水平降至15.4%,2008年进一步降至15%。农产品关税配额数量要逐年增加,2006年将取消植物油关税配额管理。中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资源集约型大宗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在发达国家对农业提供大量补贴的一定市场环境下,国外进口量可能会有较大增加。因此,部分农产品将长期面临国外优质低价产品的竞争压力。

(2)部分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冶金、石化和机械行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生产集中度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产品结构不合理,仍是制约这些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市场开放和国外高档产品进口的竞争,若调整缓慢,调控不力,将受到一定冲击。中国汽车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主要是相当一部分汽车整车厂生产规模不经济,技术开发能力弱。目前控制汽车进口的最有效手段是进口配额,汽车进口关税相对也比较高。到2005年1月1日,中国取消配额管理措施并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对国内汽车企业的冲击将真正显现出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将全面开始。中国纺织业由于受美、欧等国对我部分纺织品取消出口配额限制的刺激,投资迅猛增长,国内纺织业生产能力由压锭后的3000万锭扩张到目前的5000多万锭,出口也快速增长,但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目前美国已对中国三种纺织品胸衣、晨浴袍和针织布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实施临时配额。这不仅会影响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还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对中国的不利效应,造成中国纺织品产能过剩,影响中国就业和社会稳定。

(3)服务行业竞争会日趋激烈

中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在经营机制、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竞争力明显低于国外同行。目前,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冲击比较明显的主要是国际结算业务,但在加入WTO 五年后,即2006年12月11日起,将对外国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允许外国银行对中国民众开展人民币业务,竞争将更为激烈。国有银行由于资本金充足率普遍不足,不良贷款比重偏高,信用等级低于许多外资银行,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较差,将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中国证券公司普遍存在规模较小、资产质量不高、资本充足率较低、经营模式雷同、品种单一等问题,加之外资金融控股集团可以混业经营,实力强,中国证券业将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中国保险业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也将面临国外保险公司争夺客户、争夺优秀人才的更为激烈的竞争。中国主要电信企业业务经营范围单一,综合竞争力较弱。商业领域中外合资零售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实力强大,在资金、管理技术、采购和配送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所采取薄利多销的低价竞争策略,使国?流通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4)受到WTO 新一轮谈判市场开放的压力

在WTO 多哈发展议程谈判中,一方面中国向其他成员提出了市场开放的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面临着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压力。由于中国加入WTO 做出了广泛的承诺,现在正在消化履行承诺、开放市场带来的影响,进行国内产业调整。如果在新一轮谈判中再作减让,将带来新的压力。由于多哈发展议程谈判是一个多边谈判,作为一个参加方完全不作进一步减让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中国强调,必须充分考虑新成员在市场准入方面已经做出的贡献,在减让幅度和时间安排上给予特殊安排。

(5)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日益严重

一些发达国家为遏制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会更频繁地利用反倾销措施、特殊保障措施和纺织品的限制性措施等作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从而对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造成威胁。三年来,各国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达近120起。美国、印度、土耳其等分别对中国的椅座升降装置、钢丝衣架、刹车盘和刹车鼓、球墨铸铁管件、缝纫机针、玻璃镜片、水龙头、自行车、床用内置弹簧等产品启动了“特殊保障条款”的调查,秘鲁也对中国的纺织品实施了临时性的“特殊保障措施”,其他成员也伺机而动。截止目前,经过中国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多方交涉,上述成员最终没有采取“特殊保障措施”,但防止有关部门条款被滥用的任务十分艰巨。

2、三大突出问题

WTO 后过渡期,既是对企业适应国际竞争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政府在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和参与国际经济能力的挑战。在应对后过渡期工作中存在着三大突出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在机遇凸显,挑战尚不明显的情况下,一些人把三年来的情况,误认为是加入WTO 后的必然情况,从而对后过渡期可能出现的冲击认识不足,存在着麻痹大意、掉以轻心的现象。

二是人才匮乏。随着贸易纠纷的增加,反倾销等实用型法律人才严重匮乏。三年来,为了提高各级政府官员对WTO 规则和加入承诺的理解和认识,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政府官员培训工作。但现在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需要由大规模“疾风暴雨式”的以WTO 基本原则和常识为主的培训,转型为培训“吃WTO 饭的”专业人才。

三是能力落后。政府在加入WTO 后的新形势下,管理经济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相对滞后。各级政府和企业运用WTO 规则保护自身利益的能力,还普遍较差。

四、应对后过渡期的对策建议

第一,必须从更长远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来看待加入WTO 的影响,增强各级政府和企业应对后过渡期的紧迫感,对今后可能面对的更大的挑战做好思想及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善于总结过渡期内应对的经验教训,勤于跟踪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精于整合各种资源,逐渐在实践中摸索出系统、有效的应对方略。

第二,根据各地两年来的实践情况,需要抓住已经取得的成功案例进行解剖,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加以推广,比如鼓励和帮助企业打“洋官司”;制定WTO 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划,培养实用人才;加强各地WTO 工作机构的组织和协调等。

第三,应加快对内开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竞争力。这是应对工作的基础。应对工作的重点是,加紧研究金融、农业、汽车、流通等重点敏感行业的应对之策。同时,必须重视运用符合WTO 规则的手段,主动防范贸易保护主义,切实维护国内产业安全。

第四,以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实力为基础,统筹考虑,把握平衡,逐步增强参与能力,在WTO 的谈判和日常运做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努力推进多哈发展议程取得积极进展。

概括而言,中国加入WTO 三年来,总体上过渡平稳,但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随着履行承诺进程的深入和过渡期的结束,加入WTO 所带来的影响会逐渐加深,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更复杂、更繁重、要求更高。同时,对中国来说,加入WTO 之后的多边贸易谈判更加错综复杂,如何处理好与各方的关系,争取有利的谈判结果,发挥与自身地位和实力相符的作用和影响,是中国面临的另一个新挑战。

搜索建议:
热闻

 单方补办结婚证怎么补

补办结婚证流程如下:1、补办结婚证,新人必须要到原来登记的地方申请一个查档的证明。2、丢失了自己结婚证的新人,必须要携带好自己的户口本到所在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