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44

《素问. 风论》(第一段,风邪致病,由于体质、胖瘦、侵犯部位的不同,亦不同。) 下面讲第五节,翻开教材190页《风论》。 之所以叫《风论》,是因为这一篇讨论了风邪引起的各种病证,所以叫《风论》,全篇就这么一个大的段落,分了三个自然段。 下面我读一下: 【原文】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疬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歧伯对曰: 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凑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骨眥(音:刺)。 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 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膹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疬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疬风,或名曰寒热。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 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 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 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 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 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帝曰:五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态。 歧伯曰: 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嚇,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膹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帝曰:善! ------------------------------------- 串讲一下。 “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 是作为病名来提出的,寒热病,《内经》中关于寒热病很多的,有的《灵枢经》一篇就叫《寒热病》篇,篇名就叫“寒热”。看来这里是指的发热恶寒这一类的病。 “或为热中,”- 就是里热。 “或为寒中,”- 就是里寒。 “或为疬风,”- 就是后世所说的大麻风,麻风病。 “或为偏枯,”- 就是说的半身不遂这一类的病,脑中风后的半身不遂,偏枯。 “或为风也,”- 因为下边还谈到了很多的风,什么首风、漏风、泄风、内风,很多风,这个“或为风也”就是泛指以下诸风。 “其病各异,其名不同,”- 每个病都有每个病的症状。“各异”,各自不一样,病名也不同。 或者是 “内至五脏六腑,”- 作病位而言,有的是涉及到五脏六腑了。 “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歧伯回答说: “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既不向内,也没向外,就藏于皮肤之间的,这是一个特点。 “风者善行而数变,”- 由于风有“善行而数变”的这个致病特点。“善行”,游走快;“数变”,病情变化复杂。 善行,或表或里,或上或下,飘浮不定,游走不定。 数变,或者热,或者寒,或者腹泻,或者呕吐,或者疼痛,那风引起很多很多的病变,或者出血。数变,也就是变热变寒等等的病情变化很复杂。 因为它病理很复杂,风邪的特点很复杂,善行, “腠理开,则洒然寒,“- 风邪侵入人体,使得人体的腠理开泄,疏松,风邪倒是容易使人腠理疏松。因为讲了,“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所以容易使人腠理疏松。 那么就会出现“洒然寒”,这个病人的感觉,就好象有水喷到身上一样,突然的那么寒冷。 “闭则热而闷,”- 如果皮肤闭塞,皮肤闭塞看来这是风夹寒邪了,多半是风夹寒邪,才使得皮肤闭塞。使这个皮肤闭塞,汗孔不通畅,那么卫气不得宣散,所以就出现热而闷,发热而烦闷,由于阳热之气不能外宣了,不能宣散,所以就发热而烦闷。 “其寒也则衰饮食;”- 由于风寒之邪,风邪加寒邪了,侵犯到人体内的话,还可以引起饮食衰少,那么看来伤就到肠胃了,风寒之邪伤入到肠胃了。“衰饮食”,就是饮食衰少,食欲不好。 “其热也则消肌肉,”- 那么也是到内了,不是在皮毛。风寒之邪化为热,或者是导致了卫气不能宣散而郁热于里,热可以消肌肉,可能使肌肉消减,热灼津液,肌肉消减。 “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怢慄”,就是突然的,“怢[tū]”这个怢的本义,看看教材注释八,是突然战慄,冷战寒战的意思,怢慄而寒,突然而寒战,而不能饮食。 “名曰寒热。”- 这个病的病名就叫做寒热病。 再有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于目内眥”- 足阴明经脉到目下,但是风气可以随阳明之脉上行的话,到达于目内眦,眼内角。 风气到达目内眦,如果 “其人肥,”- 肥人多湿。 “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 湿热郁在里面了,侵入到体内之后,因为肥人多湿,成为湿热病了。 “则目黄”,就成为热中而目黄,里热病。 “热中”叫里热病,又出现黄疸。 黄疸病是什么? 从这儿看,黄疸病是阳明胃的湿热,在《内经》里所有的黄疸病,基本就是肠胃有热或者脾胃有热。换句话说,是脾胃的湿热。 “人瘦则外泄而寒,”- 人体消瘦的话,风气可以外泄就可以出现寒,所谓的寒中,出现里寒证。 人体消瘦,阳热之气外泄就成为里寒证,所谓“人瘦则外泄而寒”,就是上面所说的寒中。 “则为寒中而泣出。”- 里寒而流眼泪,眼泪出来了,所谓风泪眼,遇风就流泪,那么和阳明也有关系。 当然到底是寒的泣出还是热的泣出,还要辨别,不都是寒泣出。当然在《内经》的时候提出来目风眼寒,那种受风流眼泪它多半认为是有寒。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太阳”就是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主一身之表,而且风气俱入之后还行诸脉俞,行到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和俞穴,散于分肉之间。 “与卫气相干,”- 卫行脉外,与卫气相干。 又 “其道不利,”- 邪气影响到卫气,其道不利。这个其道不利,倒是说的营卫二气道都不利。因为你与卫气相干,营气也不利,不但卫气之道不利,营气之道也不利,所以营卫之道路不通畅。 营卫之道路不通畅, “故使肌肉愤 而有疡,”- “愤 [cheng]”,就是肿胀,而成为疮疡之病。 营卫之气逆乱了不就成为疮疡之病了吗? 我们在讲《阴阳应象大论》的时候,不是谈过吗,说“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营气不能正常地运行了,逆于肉里,在肉里这个地方相逆乱,营卫之气都逆乱了,于是乎就又发热又肿胀,甚至于化成脓。这里也是,使肌肉愤 而有疡,同样是和《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逆于肉里是一回事。 “卫气有所凝而不行,”- 当然这里也是说的营卫之气,有所凝而不行。营卫之气受到邪气的影响凝而不得行,就运行失常。 “故其肉也不仁也。”- 所以他的皮肉,这个“肉”是指皮肤肌肉。 “有不仁也”,不知痛痒,麻木不仁,那是由于营卫之气不能滋养了,不能滋养温煦肌肉皮肤,所以不知痛痒而麻木。 在《内经》里头关于麻木与痛痒的问题,肌肉的麻木和肌肉的痛痒的问题,倒是有两种说法。 @ 一个是《素问.逆调论》上说,“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说肌肤麻木不仁是由于营气虚不能温养,不能滋养就麻木不仁。卫气虚则不用,卫气是阳气,阳气虚了就不能运用,不能运动,不能受指挥。 @ 可是《灵枢经》上还有一个相反的说法,它就说营气虚就可以不用,卫气虚就可以不仁。 两个说法,看来营卫之气是不可分离的。尽管说卫气是阳气,主运动,营气是行于脉中,是主滋养,但是这两个是不可分离的。 本篇这里所谈到的是个什么说法呢? 是说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肉有不仁。你看,从文字它是说的卫气凝而不行,才皮肤肌肉麻木不仁。所以刚才我解的时候,我说虽然这说的是卫气,实际上是说的营卫之气,不能滋养、不能温煦,都可以出现肌肉的麻木不仁。 下面说, “疬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 这个“疬”,就是后来所说的麻风病,疬风,《内经》的时候叫疬风。 为什么叫疬风? 说这个病非常厉害,又有疫疬之气的疬,又具有一定的传染的性质,所以病很厉害又有一定的传染性的特点,因此取名为疬风,严厉,厉害。 它这个病是什么样的? 首先讲的是病机的问题。病机是什么呢?是 ”有荣气热胕,“- 荣气受热而胕肿,这是说的胕肿。这个胕肿是红肿,红肿热痛的那个肿,那个胕肿。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那个热胜则肿那个肿,红肿。由于风邪侵入了经脉使营卫之气不通畅,郁而为热,成为胕肿,那不也就成疮疡一样了吗? 同样是我们所说的,“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那个病机是相似的。 “其气不清,”- 说明有毒气。这个风气侵犯人体,不是一般的风,有毒,所以叫其气不清,混浊的,污浊的,污浊之气,所以其气不清。 因而 ”使其鼻柱坏而色败,“- 所以这个病是鼻柱坏,鼻梁骨都破坏了。而且 ”色败“,那颜色面色太难看了,败坏,衰败,很难看的颜色。 “皮肤疡溃”,皮肤也出现一块一块的溃疡肿胀。 “风寒客于脉而不去,”- 说这是由于风寒之邪侵犯到血脉之中,而不能除掉。 “名曰疬风,”- 这就叫疬风。也把它叫做寒热,这个病也有发热恶寒的症状。但是毕竟证名叫做疬风。 “或名曰寒热。”- 或者也可以说它叫寒热,因为它有寒热的症状。

不过疬风这个病我没见过,我也是书本上看到过。这个病要有的话,人家也都给他管制起来,一起居住,一起治疗,不许随便走,因为他就有传染的性质。 但是从我们《内经》时代,对这个病还是有记载。同时也看到他其气不清,有热毒。虽然是风寒之邪侵犯,但是到体内它郁而为热,有毒气,同时看到它,作为疬这个名字来看,也认识到它有相当的传染性,又认识到它非常的严重性。关于症状的描写好象和现在书籍上所描写的也是很一致的。作为特点,只写出其特点。

这是第一段,就讲了这样几种病,虽然都是风邪或者风寒之邪侵犯的,由于侵犯的部位不同,由于人体的体质强弱、肥瘦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症状表现,或者成为不同的风病。

搜索建议:《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44  
热闻

 李淑娟贝雕艺术的“10字真言”

贝雕,堪称最古老的工艺美术,五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将斑斓多彩的贝壳打磨成装饰。就在这样一门古老、年青、博大、专精的艺术天地里,大连博毅文化传媒“贝贻工坊”总经理...(展开)

热闻

 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

问: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律师解答:破坏的财产损失达到5000元以上,有故意破坏财产的嫌疑。破坏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要根据具体情节确定,立案标准为造成公...(展开)

热闻

 有孩子领养孤儿的法律条件

现如今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越来越多,有些人会心疼孤儿在福利院的那种生活,想把他们收养到自己的家中,但是自己已经有孩子了,不知道是否有收养条件限制?因此,想必大家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