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题依据
探究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可见探究是语文学习所应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
“新课标”又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可见探究又是语文学习三大方式之一。
二、考点解读
高考语文通过设置文本阅读探究题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学生探讨问题,个性化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评价。
《新课程高考语文大纲》将探究考点的能力层级定为F,明确指出:“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它还根据选考的不同内容,对“探究”作了更为细致的要求。文学类文本阅读:(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经典考题
【例1】
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解析】这是一道正反对举类文本阅读探究题。该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解答探究题,首先必须看清设题要求探究的内容及其所给的角度。其次,答题时,为了对应设题亮出自己的观点,就要写上“我认为”或“我觉得”的字样以表明立场。
【参考答案】
观点一:这样写让人感动。(1)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2)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3)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
观点二:这样写有些做作。(1)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一块废旧的石碑;(2)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请放学的孩子帮忙,不必那么费劲,非要自己描画;(3)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识不识字,其实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
【例2】
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这是一道深层剖析类文本阅读探究题。解答深层剖析类探究题,分析回答要有深度。解答该类文题,首先应顺着作者的思路回答。以凸显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其次,无论题干如何开放,都必须扣紧文本的提示,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联系全文主旨答题,切不可天马行空,任意而为。
【参考答案】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为了追求而去,当父亲提出提议后,“我”浑身战果,害怕极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做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例3】
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解析】
这是一道拓展启示类探究题。该题考查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的能力。拓展启示类探究题不能局限于联系考生自己的思想现实,更要结合文本所涉及的社会历史文化现实:谈体会,也不是只局限于对提高自己思想修养方面的启示,而是要谈出对事件的社会意义的认识,谈出自己的评价。解题时要充分发散思维,多列举几点启示。
【参考答案】
观点一: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是实干精神,值得学习。(1)激情满怀,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的目标;(2)乐于接触贫苦群众,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3)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
观点二:陶行知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改造中国的理想在当时是行不通的。(1)人民群众与“三座大山”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2)他认为“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显得过于简单化;(3)他的教育救国的构思过于理想化,脱离社会实际。
观点三:陶行知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值得学习。(1)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2)要注意调查研究,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应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例】1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理解类文本阅读探究题。该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解答综合理解类探究题,首先要探究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再做深入的挖掘和拓展。回答这类问题,一定要注意内外结合,融会贯通,分点作答。
【参考答案】(1)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2)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3)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四、命题规律
(一)设题情境紧扣文本。要求考生结合全文来阐释,联系自己的实际来阐述。
(二)设题角度的多样性。有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多维解读,有对人物安排的匠心的思考,有对小说结构特色的探讨,有对重要情节的作用的思辨。
(三)设题内容的开放性。要求考生“多元思维,适度开放”,允许考生有不同的表述。侧重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要求考生对问题本身有深入的思考,并有自己的见解。
(四)分值高,多数为6-8分。
五、基本特征
分析近年来出现的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探究题,可以发现,它们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题型的主观性;(二)问题的启发性与开放性;(三)答案的拓展性、多元性、论述性与个性化;(四)评价的灵活性。
六、答题模式
探究题型绝不是要求考生面面俱到回答问题,最主要是突出探究重点,并体现这类题型答卷的规范性。
(一)掌握解题的思路。(1)明确提出观点;(2)分点分层列出事实依据(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3)联系实例表述个人看法。一句话,答案的结构一般可由三个部分组成:表述观点+论证分析+点题总结。
(二)学会“踩点”得分。探究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往往包含几个要点,阅卷时往往“踩点评分”,要点齐全就能得满分,要点欠缺就该扣分。答题时要力求全面发现并把握相关的内容要点,使答案要点齐全。
高考语文备考:一个公式破解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主观题
一、“法事主人”和N大“法”的答题公式
考生在解答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时,尽管总结了很多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但往往比较零碎,不系统,答不全,总是存在扣分点,每次的扣分情况还不一样。那么是否存在全面的解题思路或思维视角呢?在分析了历年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后,提出了“法事主人”和“N大法”的答题公式,这个答题公式或者说答题思路,可以有效解决答不全的问题。
所谓“法事主人”,就是指方法、事情、主题、人物。
“法”是指“方法”,即艺术手法、写作方法等,是语言文字的组织形式,分析的是文章怎么写的问题。“法”的种类繁多,可以不断总结叠加,故笔者称之为“N大法”,但却是最容易运用或者说套用的。根据历年高考真题,总结出的“法”有:情节(一般情节、横断面写法、多次重复法、双线索等)、结构、词语、句式、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叙述/记叙手法(叙事人称/视角、叙述顺序、叙述节奏、叙述简繁、标题)、语言、场景/空间等。
“事”是指“事情”,即文章的内容、情节等,分析的是写什么的问题。答题时,常常要概括文段所写的事情/内容,或分析文段的背景内容等。
“主”是指“主题思想”,即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思想感情、主旨等,分析的是为什么而写的问题。
“人”是指“人物”,主要是指文章中的人物的形象,包括主角/主人公、配角。由于文学理论中广义的文学包含了文学生产、传播、接受,为便于全面涵盖所有答题思路,我们把作者、读者也放入“人”,因而“人”包含了文中人物、作者、读者3类人物。
有时候,文章的主题就是表现人物,因此“主”、“人”经常是一致的,即只需要分析主题或者人物的其中之一。
二、“法事主人”和N大“法”的答题公式运用
可以说,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绝大部分题目,都可以从“法、事、主、人”四个角度进行思考。
我们以2021年浙江卷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真题为例,可以发现,几乎所有题目的答案都可以从“法事主人”这四个角度进行拆解。
10. 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4分)
官方公布的参考答案:①交代背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守护边疆荒漠土地的艰难。②衬托人物,用环境的恶劣衬托花主人公守土顽强精神。③暗示主题,通过写整天乱跑的风“挨打”,揭示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
用“法事主人”拆解答案:
12. 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6分)
官方公布的参考答案:①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如作品第一自然段中的人物语言。
②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如“我们种的是太阳”。
③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如“我们是簸箕命”。
用“法事主人”拆解答案:
13. 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官方公布的参考答案:①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②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③揭示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的主题。
用“法事主人”拆解答案:
我们再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為重点,分析如何运用“法事主人”和“N大法”来解题。
《石门阵》卞之琳
8.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分析:这道题所用的“法”,是反复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我们可以从思维导图中找到反复手法的作用。反复的作用是: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具有延宕效果,引发好奇与追问;突出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反复咏叹,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结合文本,可以确定本文反复手法的作用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具有延宕效果,引发好奇与追问。但是,官方公布的参考答案中,并没有分析“事、主、人”,笔者认为,这道题完全可以结合原文分析“事主人”。
官方公布的参考答案: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
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
用“法事主人”拆解答案:
9.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分析:这道题是纯粹的内容分析,没有要求分析“法”,因此,只需要答“事、主、人”。可见,一般来说,问“赏析、用意、作用、效果”等,需要完整回答“法事主人”,但是当题目只是要求分析内容、分析主题、分析人物时,只需要分析“事主人”,而无需分析“法”。因此,在具体答题时,一定要明确题目问什么,再根据题目要求来决定是回答“法事主人”中的哪几个方面。
官方公布的参考答案: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
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
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希望。
用“法事主人”拆解答案:
我们再来分析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
《放猖》《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8. 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大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
分析:这道题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有点类似于“反复”的手法。
官方公布的参考答案:(1)形象的解说了“放猖”的内涵,就是各处乱跑一阵;(2)连用“跑”字渲染了“放猖”民俗热闹的气氛;(2)表现孩子对自由自在奔跑的羡慕之情。
用“法事主人”拆解答案:
9. 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分析:这个题目的核心是要找到“法”,作者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主要方法,就是采取了一种特别的叙事视角——孩童视角。我们可以查阅“法”的思维导图,即可知道,孩童视角可以带来童真未泯、稚气天真、纯真敏感、非理性的特点,故而我们只需要从原文中找到在这样的视角下的情节,及该情节所表现出的主题(情感)、人物。
官方公布的参考答案:鬼神祭祀之事在成年人眼中是郑重、严肃,不可亵渎的,作者却将“放猖”习俗置于童真未泯、稚气天真的孩子的眼底,用儿童一样纯真而敏感的眼睛来观察,用儿童非理性的直觉来体验。(1)觉得“放猖”的猖兵很神奇,内心羡慕;(2)“放猖”的习俗简直就是一场快乐的闹剧;(3)“放猖”后要面对热闹后的寂寞;(4)再见昨日的猖兵时有偶像破灭之感。
用“法事主人”拆解答案:
三、结语
当然,“法事主人”的思维方法主要是提供答题的思考视角,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解题。尤其是对“法”的解题,我们可以逐步搭建和形成系统完整的答题框架,而这个框架可以很好地运用到解题当中。
但是,这里有一个难题,即我们虽然采用了“法事主人”的思维视角,但其中“事主人”的分析,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提供“法事主人”的思维视角,对于如何从文本中详细地分析出“事主人”,这是需要另外再详细讨论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