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界的爱因斯坦--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33—1946年)是20世纪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经济学界的主要人物,也是经济学界重要的世界性人物。1936年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的问世在大危机之后惊魂未定的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西方学者对此评论到:“凯恩斯是在致命危险威胁资本主义的世纪里巩固了这个社会”,有的学者则把凯恩斯的理论比做“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通论》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现了西方经济学演进中的“第三次革命”,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个人简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第一代凯恩斯男爵,一般称作凯恩斯(或译为凯因斯),英国经济学家。
凯恩斯最卓越的成就是他在宏观经济学上的贡献。一反自18世纪亚当·斯密以来尊重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预的经济学思想,凯恩斯主张政府应积极扮演经济舵手的角色,透过财政与货币政策来对抗景气衰退乃至于经济萧条。凯恩斯的思想不仅是书本里的学说,也成为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世界性经济萧条时的有效对策,以及构筑起1950年代至1960年代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繁荣期的政策思维,因而有世人夸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或译救世主)”、“战后繁荣之父”等。一度主宰资本主义的凯恩斯思想也成为经济学诸学派之一,称为“凯恩斯学派”,并衍生数个支系,其影响力持续至今。
在事业上,凯恩斯担任公职,出任英格兰银行董事,并且是数个慈善信托的顾问;他自己也做投资,而且是个成功的投资家,因此凯恩斯可谓是理论与应用兼具的经济学家典范。在生活上,凯恩斯雅好风流,他赞助艺术也做收藏,并且嗜品美酒,尤其是香槟。凯恩斯十分善于言辞,雄辩滔滔;其文笔也很出色,由后世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曼曾被《财星》杂志誉为“自凯恩斯以来文章写得最好的经济学家”一事可见一斑。1999年《时代》杂志曾如此追忆凯恩斯:“高大、迷人、充满自信”。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简要生平
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1883年凯恩斯出生于一个大学教授的家庭。他的父亲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曾在剑桥大学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讲师,母亲弗洛朗斯阿达·布朗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和社会改革的先驱之一。
1889年7岁的凯恩斯进入波斯学校,
1891年后进入圣菲斯学院的预科班。
1894年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第一个数学奖。
1895年考取伊顿公学,并于1899和1990年连续两获次数学大奖。他以数学,历史和英语三项第一的成绩毕业。
1902年,他成功考取剑桥国王学院(剑桥大学)的奖学金。
1906-1908年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物部工作,
1908年任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经济学讲师,
1909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
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
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
1919年任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
1929-1933年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
1942年被进封为勋爵,
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
1946年猝死于心脏病,时年63岁。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个人经历
凯恩斯一姓是英国的故家望族,可以追溯到威廉·德·凯汉恩斯和1066年。凯恩斯是个传统主义者,想到他这一族源远流长是颇为自负的,他的父亲是约翰·内维尔·凯恩斯,其人自己就是一个很有名声的经济学家。曾在剑桥大学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讲师,母亲弗洛朗斯阿达?布朗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和社会改革的先驱之一。但是他儿子的资质是不同寻常的,所凭的不单是上代的遗传,好像是集中了许多人的智慧,才形成这样一个天才人物。
他出生于1883年,就在这同一年,卡尔·马克思与世长辞。这两位经济学家在生存的时间上这样接近,在资本主义的哲学观念上又都产生了这样深刻的影响,但就思想的不同而论,再没有比这两个人更加任渭分明的了。马克思心情沉重,怀着满腔怨愤个平之意,仿佛时刻处于背城借一之境,是“必然灭亡的资本主义”的起草人。而凯恩斯所感受的是此生之同乐,他在一生中总是驾着轻舟从容前进,终于圆满地成为“会繁荣生长的资本主义”的设计师。我们也许可以把马克思所以要热衷于作出资本主义一定要崩溃的预言,说成是由于他实际生活的坎坷不平;假使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有把握地说,凯恩斯所以能重新唤起人们的信心,所以能使死灰复燃,是由于他生活的一帆风顺和丰富多彩。
凯恩斯的童年时代正处于维多利亚学派风行之际,那时他已崭露头角。他4岁时已经在推敲利息的经济涵意,当他6岁时,对于他自己的脑子是怎样运转的,在感到疑惑,7岁时,他的父亲认为他是个“非常讨人喜欢的同伴”。不久他到准备进入大学的预备学校去求学,在那里已经可以看出他对待同伴的能力:他有一个“小厮”代他拿着教科书,恭顺地跟在他后面,作为交换,凯恩斯帮他解决比较棘手的课外作业方面的问题;同另一个他所不喜欢的孩子订了个“君子协定”,凯恩斯答应为他每星期向图书馆借一本书,交换条件是,对方的一帮人平时不得无故走近他的一帮人的15码之内。
他7岁进入波斯学校,2年后进入圣菲斯学院的预科班。几年以后他的天才渐渐显露,于1894年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第一个数学奖。一年后,他考取伊顿公学,并于1899和1900年连续两次获数学大奖。他以数学,历史和英语三项第一的成绩毕业。1902年,他成功考取剑桥国王学院(剑桥大学)的奖学金。
14岁时,伸向伊顿公学(伊顿公学在伦敦西面伊顿(Eton)镇,是培养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的中学。——译者)申请并获得了奖学金。关于英同公立中学的恐怖故事是传闻很广的,但凯恩斯肉体上既没有受到凌辱,精神上也没有受到折磨。他已进入青春时代,考试时得到的评分是最高的,因此得奖累累,他为自己买了件淡紫色的背心,渐渐染上了饮香按酒的爱好,他的背略有些驼,蓄起了小胡子,参加了划船比赛,渐渐成了个令人生畏的辩论家,他并无阿议讨好之意,却成了个伊顿学校的狂热分子。从他17岁时写给他父亲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出,他所表现的洞察力,就他的年龄而论是很少见的。当南美布尔战争达到高潮时,校长发表了一次演说,凯恩斯用了短短几句话概括了当时的情况:“这是我们具有的品质、我们应当表示欣慰;记着我校的光荣传统,同向有的情况一样,如果要干什么就得尽力而为”。
他在伊顿公学的经历是一次胜利的进军,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也获得了巨大成就。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希望他成为一个专业经济学家,庇古教授(马歇尔未来的接班人)每周同他共进早餐一次。他当选为大学学生俱乐部秘书,这个职位最后使他自然而然地成为最著名的非官方辩论会之一的主持人。他被伦纳德·伍尔夫和利顿·斯特雷奇(伍尔夫(Leonardwodf,1882—1941),英国女作家;斯特雷奇(LyttonStrachey,1880—1932),英国传记作家.——译者)物色到了,结果产生了在伦敦的所谓“文化设施集中区”。他痛好很多,喜欢买书,常常午夜不睡,思考问题。总之,他不是个平凡的人,是个杰出人物。
他于1907年被派到印度政府机关服务,但是他不喜欢这个工作。当时他在国内正以充沛的精力从事于写作关于数学的论文,觉得在政府机关当个小官,跟他经营铁路的愿望差得太远了。经过两年,觉得在这方面的经历已经够他受的了。他说,他的一番努力,无异是把一条纯种牛从英国冤屈地运到孟买。他在行政工作中还发觉,一些考虑欠周的对他的评论会把他葬送掉。于是他辞去职务,回到剑桥。但是,他在印度的岁月不是完全白费的。根据他在印度的所见所闻,写了一本叫《印度通货与财政》的书,于1913年出版,看到的人都说这是一个小小的杰作。就在这一年,由官方组织了一个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从事于研究印度通货问题。其时凯恩斯年29岁,被邀为该委员会的成员,这是很少见的荣誉。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成名经历
他比较喜欢的是剑桥大学,在那里他是一向受到尊敬的,不久即被邀请担任《经济学杂志》的编辑工作,这个杂志是英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刊物,这个职务他担任了33年。比剑桥大学更加合他的意的是文化设施集中区。这个集中区既是个场所,也是个代表着一种心满的表现的所在。一小簇知识分子(凯恩斯在其之间是个“尚未取得学位的学生”)聚在一起,现在他们有了个家,有了个集中表现的哲学观念,有了声望。属于这个有魔力的圈子里的人物,也许不到20名或30名,但是,他们的意见足以形成一个艺术上的标准,其一字之褒或片言之贬,都不是开玩笑的;总之,在这个集团中人才济济,有伦纳德·伍尔夫、弗吉尼亚·伍尔夫、E.M.福斯特、克莱夫·贝尔、罗杰·弗赖伊、利顿·斯特雷奇等等。如果这个“文化集中区”面呈喜色,那个诗人就可以成名,如果皱眉蹩额,那个画家就要倒霉。据说,它可以用十几种不同的声调来表示“真的吗?”这个词的不同涵意,其中表示厌烦是绝非最少用的皮里阳秋。它的态度是变化多端的,时而是理想主义的,
他在失望中辞去了职务,在和约成立的前三天,开始对它进行攻击。他怀着满腔怒火,用高速度写成了《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于12月间发表,他也由此成名。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理论思想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後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後,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凯恩斯可谓经济学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神灵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就能维持资本主义的观点,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货币理论。他的发表于1936年的主要作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起了经济学的革命。这部作品对人们对经济学和政权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凯恩斯发展了关于生产和就业水平的一般理论。其具有革命性的理论主要是:
关于存在非自愿失业条件下的均衡:在有效需求处于一定水平上的时候,失业是可能的。与古典经济学派相反,他认为单纯的价格机制无法解决失业问题。
引入不稳定和预期性,建立了流动性偏好倾向基础上的货币理论:投资边际效应概念的引入推翻了萨伊定律和存款与投资之间的因果关系。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主要著作
凯恩斯的主要著作有: 《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
《货币改革论》 (1923)
《货币论》(1930)
《劝说集》 (1932)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等。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个人影响
凯恩斯可谓经济学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发表于1936年的主要作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起了经济学的革命。这部作品使人们对经济学和政权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凯恩斯发展了关于生产和就业水平的一般理论。
其具有革命性的理论主要是:
? 关于存在非自愿失业条件下的均衡:在有效需求处于一定水平上的时候,失业是可能的。与古典经济学派相反,他认为单纯的价格机制无法解决失业问题。
? 引入不稳定和预期性,建立了流动性偏好倾向基础上的货币理论:投资边际效应概念的引入推翻了萨依定律和存款与投资之间的因果关系。
他的这些思想为政府干涉经济以摆脱经济萧条和防止经济过热提供了理论依据,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曾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
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神灵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就能维持资本主义的观点,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货币理论。
凯恩斯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猛烈冲击使资本主义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何在,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创建其经济理论的。也就是说。他以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背景,对社会生产总量和国民收入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以及严重失业、“富裕中的贫困”的矛盾现象做出解释,寻求解决的对策。他明确承认,他的这一理论是关于“经济繁荣内部何以会孕育着使其自身趋于毁灭的种子”理论。在对经济危机这个严重病症的洞察和探索方面,同传统西方经济学相比,凯恩斯有着至少以下几点确具突破性的新观点和新见解。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萨伊法则为核心提出了充分就业的假设。认为可以通过价格调节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把研究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排除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外。《通论》批判萨伊法则,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正式把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第二,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凯恩斯《通论》的中心是研究总就业量的决定,进而研究失业存在的原因。认为总就业量和总产量关系密切,而这些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三,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凯恩斯《通论》中认为有效需求决定总产量和总就业量,又用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来说明有效需求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他说明了如何将整个经济的均衡用一组方程式表达出来,如何能通过检验方程组参数的变动对解方程组的影响来说明比较静态的结果。即,他总是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关系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其他宏观经济问题。
第四,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凯恩斯采用了短期分析,即假定生产设备、资金、技术等是不变的,从而总供给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把存在失业的原因归结为总需求的不足。
第五,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
传统的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两部分,其中,经济理论分析实际变量的决定,而货币理论分析价格的决定,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二分法。凯恩斯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把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生产货币理论。用这种方法分析了货币、利率的关系及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从而把两个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
第六,批判了“萨伊法则”,反对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
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赞同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而凯恩斯却反对这些,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他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他的这种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思想后来成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后来的宏观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凯恩斯的《通论》的基础之上的。
《通论》是一部把货币理论过渡到“宏观经济学”的革命性的著作。它推翻了传统的自由市场理念,提出健康的经济与充分就业取决于消费者、投资家和政府的总支出。对于《通论》在经济学说史上的意义的评价,再也没有比帕廷金的下面这段话更合适的了。
除《通论》外,凯恩斯另外两部重要的经济理论著作是《货币论》 (ATractonMonetaryReform1923)和《货币论》(ATreatiseonMoney,1930)。这两部著作是其研究货币理论的代表作,但均未能脱出古典货币数量论的窠臼。
凯恩斯经济学说的创立,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凯恩斯革命”。既然称之为“革命”,就意味着对传统的变革否定,这些变革和否定就构成了“革命”的基本内容。从这一点上讲,“凯恩斯革命”是对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教义的重大突破。
毫无疑问,凯恩斯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的束缚,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个宏观经济学学的贡献是极大的。
凯恩斯不仅是经济学理论上的天才,而且还是位大胆的实践者。虽然说来容易做来难,但他仍然不顾风险,亏了再赚,毕竟技高一筹,果然名利双收。
凯恩斯不但是一个理论家,而且是一个实践家。他曾经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物部工作,任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经济学讲师,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任《经济学杂志》主编,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英国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