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
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磐石墨鸡图
1948年,豆浆纸、设色、指墨,68×136.5cm
款识(一):“不作指画已三年矣,偶然着墨,荒率殊甚。凭窗默坐,有忆铁岭高且园也,奈何。心阿兰若住持寿者并记于望吴山楼。”
款识(二):“戊子凉秋,寿指墨。”
印章:白文印“潘天寿印”(两枚),朱文印“阿寿”、“强其骨”
此图作于1948年,是潘天寿52岁时的作品。1948年是潘天寿辞去国立艺专校长后专心创作的一年,留下了很多代表性的作品。
此年作品值得关注的一是方形石块的艺术语言已经形成,二是指墨画达到了高超的境界,此两点在这幅作品中均得到充分体现。
《磐石墨鸡图》的构图很有特色,一块方形磐石横亘画面中央,大虚大实的处理早在1945年的《江洲夜泊图》中已经出现。《江洲夜泊图》一直悬挂在潘天寿的会客室中,可见他对这幅作品的喜爱,原因可能正是因为它开启了后期艺术语言的风格。
潘天寿 江洲夜泊图
《磐石墨鸡图》的磐石处理更为成熟。石头几乎成长方形,在左下角冲出画面,仿佛凿进土中。这一向下的力,制止了整个石块的斜势,稳定了画面。同时起到视觉稳定作用的还有左下角岩边的落款,阻止了下滑之势;右下方的丛草和竹枝、苔点加重了画面右边的分量,也起到牵拉的作用。
磐石墨鸡图结构分析图
巨石仅用几根线条勾勒,是十分见笔力和画家对对象的概括能力的。那些勾勒的线条虽然简洁,但一波三折,提按转折中表达了石头之形和质;又有扛鼎之力,生动表现石头的坚牢和韧硬。左上部的墨鸡由一块浓重的墨色画成,在画面中形成大小、虚实、黑白的对比,使画面显得对比强烈。鸡身虽为重墨,然巧妙留出空白,暗示出墨鸡的结构。
此幅作品为指画作品,题款中言“不作指画已三年矣”,则此前几年潘天寿因忙于抗战胜利复员和繁忙校事,必定荒废指画殊久。据当时学生回忆,1944年他到潘天寿房间,还看到他的指画作品:“记得他房间里仅一张床,上面铺了草席,一只箱子,桌上放着笔砚,墙上挂着一幅《蛙石图》(指画),另外什么都没有。”潘天寿作指画学清代高其佩,然“每拟高其佩而不同,拟而不同斯谓之拟耳”(《听天阁画谈随笔》),表达了对拟古的见解。而且他认为学指画必须要先打好毛笔画的基础。这一年其所作《灵芝图》等指画作品,均堪称经典。
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先生解析
新放图
1963年,生宣纸、设色指墨,60×53.3cm
款识(一):“新放。”
款识(二):“寿者指墨。”
印章:朱文印“阿寿”,“潘天寿”
潘天寿的作品用浓墨、重墨的多,有沉郁博大之气,但此幅《新放图》却用淡墨画成,独具清雅淡逸之格。
荷花是潘天寿喜爱的题材。他常居西湖边,每到夏日,“接天连夜无穷碧”是时时入眼入心的寻常之景。他景云村住所的旁边,即是名曰“荷花池头”的小巷,明代一武官曾于此筑荷花池。再则,荷花的梗、叶、花苞等,造型点线面皆有,能充分实现他对画面构图的探索,展现他的笔墨特点,所以荷花在潘天寿作品中是一个比较主要的题材。
《新放图》以指墨画成。荷叶以淡墨抹出,再加淡石绿,斑斑驳驳的效果仿佛雾气笼罩般。潘天寿曾说:“墨能得淡中之浓,浓中之淡,即不薄不平矣,其关键往往在用水用纸之间。”
这片荷叶,笔墨非常丰富,但又十分整体,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力由此可见一斑。荷叶下甲肉并用断断续续地勾出新放的荷花,挺立的花苞和几株水草。整幅作品墨色轻淡,设色柔雅,烘托出清晨薄雾中新荷的稚嫩和清新。此般清逸雅致的风格,在他霸悍阔大的作品中显得十分别致。
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先生解析
秃头僧图
1922年 纸本、设色 94.8×172 cm
潘天寿纪念馆藏
款识:一身烦恼中写此秃头。壬戌,阿寿。
印章:宁海农民潘天寿之章(白)
读经僧图
1948年 纸本、设色、指墨 68×136 cm
中国美术馆藏
款识:戊子中秋,寿指墨。
印章:潘天寿印(白)、心阿兰若主持(朱)
潘天寿变体画作欣赏:
美术界将出自同一画家之手、名称相同、构图相似而画面却不尽一致的作品,称为“变体画”。艺术市场有时还将这类变体画称为“双胞胎”,这些变体画的出现,大都跟艺术家追求画面的充分表达有关。
众所周知,在20世纪的中国画大家中,潘天寿对画面构图的苦心孤诣是最突出的,从他的变体画中,可以看到他对作品的高要求,对构图的严谨和精益求精。潘天寿的变体画创作,大致分为几种情况:对古人风格和境界的追摹,变体临拟,血战古人;对某种主题一画再画,以寄托情思;对符合自己艺术个性的题材的反复表现;为画面改良或推敲的目的而重画;用不同的构图来表现或强调不同的意境。这些作品往往题材相同,构图相似,他们之所以被潘天寿一画再画,与他作画的背景,尤其是他当时的思想状态有关,更与他自己内心的境界相一致。构图随立意,潘天寿对形式、构图、章法的反复经营,都与内容息息相关,这已经成为他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最终传达的是对笔墨、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意境的不断追求。
伍子胥行吟图
1924年 纸本、设色 140×38.7 cm
私人收藏
款识:科头曲背衣褴褛,矍铄神留饥眉妩(宇)。曰歌曰歌声昂低,一棒街头独踽踽。心头心底仇人头,酒酣刃白天风起。夫差(阖闾)死后谁相知,日暮箫声遍吴市。“宇”误“妩”,“阖闾”误“夫差”。茂斋学兄持楮索画,作此应之。甲子石榴开候,三门湾阿寿时客黄歇浦。
印章:阿寿(朱)、潘天寿印(白)
行乞图
1929年 纸本、水墨 149×41 cm
余姚博物馆藏
款识:科头曲背衣褴褛,矍闪神留饥眉宇。曰歌曰歌声昂低,一棒街头[独]踽踽。心上心下仇人头,酒酣耳热天风起。阖闾死后谁知音,日暮箫声遍吴市。十八年夏初,满天梅雨,意殊闷损,偶然涂抹岂在笔墨之间。三门湾人阿寿写于西湖葛岭山之葛天野屋中。“头”下夺“独”字,寿又记。
印章:懒头陀(朱)、潘天寿(白)、阿寿(白)
行乞图
1948年 纸本、设色 118×33.8 cm
潘天寿纪念馆存
款识:科头曲背衣褴褛,矍闪神留饥眉宇。曰歌曰歌声昂低,一棒街深(深街)独踽踽。心上心下仇人头,酒酣耳热天[风]起。阖闾死后谁知音,日暮箫声遍吴市。 “深街” 误 “街深” , “天” 下脱 “风”字。戊子中秋节天气清朗,作此遣兴。心阿兰若住持寿者于西子湖。
印章:潘天寿(白)、阿寿(朱)、不入时(朱)、强其骨(白)、寿康宁(朱)
携琴访友图
1948 年 纸本、设色 106×54.7 cm
中国美术馆藏
款识:看山终日行,山随白云转。莫道入山深,云又随山展。戊子菊花开候,大颐寿。
印章:潘天寿印(白)、阿寿(白)、阿寿(朱)、不入时(朱)
携琴访友图
1961 年 纸本、设色 107×73.5 cm
潘天寿纪念馆存
款识:济山僧有此本,兹背拟其大意,而霸悍过之,奈何。六一年辛丑木樨馨里,寿并记。
印章:潘天寿(白)、阿寿(朱)
欲雪图
1954年 纸本、设色、指墨 69×77.5 cm
潘天寿纪念馆存
款识:欲雪。秃寿指墨。
印章:潘天寿印(白)、阿寿(朱)、阿寿(朱)
欲雪图
1962年 纸本、设色、指墨 67×57.9 cm
潘天寿纪念馆存
款识:欲雪。六二年菊花开候,寿。
印章:潘天寿(白)
江山如此多娇
1959年 纸本、设色 72×30 cm
潘天寿纪念馆藏
款识:江山如此多娇。五九国庆献礼,寿。
印章:潘天寿(白)
青绿山水图
1962年 纸本、设色 69×54 cm
潘天寿纪念馆存
款识:日色与朝霞, 花光艳如 (红) 绮。 一棹水云间,江山美如此。 “红绮”误“如绮”。六二年冬,寿者。
印章:潘天寿(朱)、阿寿(朱)
微风燕子图(一)
1961年 纸本、设色、指墨 180×47.5 cm
潘天寿纪念馆存
款识(一):微风燕子斜。杜少陵诗句。六一年辛丑木樨馨里,寿。
款识(二):久未作指画,运指如运未练之兵。寿记。
印章:潘天寿(白)、阿寿(朱)、天寿(朱)、止止室(朱)
微风燕子图(二)
1961年 纸本、设色、指墨 125×47.3 cm
私人收藏
款识:微风燕子斜。杜少陵诗句,盛华同志鉴可。六一年菊花开候,寿。
印章:潘天寿(白)、强其骨(白)
兰竹清泉图
1961年 纸本、设色 69.8×76.6 cm
私人收藏
款识:世称兰竹清品,以重色画之,自无荒寒之趣,然尚能存其清乎?六一年壬寅盛冬,颐者并记。
印章:潘天寿(白)、不雕(朱)
设色兰竹图
1962年 纸本、设色 95×71 cm
潘天寿纪念馆存
款识(一):世称兰竹清品,兹以五彩画之,自无荒寒之趣,然尚能得其风格否乎?六二年春,大颐。
款识(二):雷婆头峰寿。
印章:潘天寿(朱)、潘天寿印(白)、阿寿(朱)、不雕(朱)
西湖碧桃图(一)
1962年 纸本、设色 177.5×48 cm
潘天寿纪念馆存
款识:两堤春放碧桃花。六二年壬寅瑞节后一日作此自课。雷婆头峰寿者于西湖止止堂。
印章:潘天寿(白)、天寿(朱)、鸡形印(朱)
西湖碧桃图(二)
纸本、设色 160.2×60.4 cm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藏
款识(一):西湖多碧桃,与朝日相映,尤见浓艳。寿并记。
款识(二):雷婆头峰颐者又题。
印章:潘天寿印(白)、阿寿(朱)、潘天寿(白)、寿(朱)、宠为下(朱)
墨梅图(一)
纸本、水墨、指墨 76×42 cm
潘天寿纪念馆存
款识(一):雷婆头峰寿者。
款识(二):铁岭高其佩不喜以熟纸作指画,因其少枯湿之变也。颐大又记。
印章:潘天寿(白)、寿康宁(朱)
墨梅图(二)
纸本、水墨、指墨 76×42 cm
潘天寿纪念馆存
款识(一):雷婆头峰寿者。
款识(二):铁岭高且园不喜用熟纸作指画,以其少枯湿之变也。颐大又记。
印章:潘天寿印(白)、大颐寿者(朱)、慎余(朱)、金石之寿(朱)
雄视图
纸本、设色、指墨 336.×142.6 cm
中国美术馆藏
款识:雷婆头峰寿者指墨。
印章:潘天寿印(白)、阿寿(朱)、不雕(朱)、宠为下(朱)
雄视图
纸本、设色、指墨 347.3×143 cm
潘天寿纪念馆藏
款识:雷婆头峰寿者指墨。
印章:东越潘天寿(白)、阿寿(朱)、潘大(朱)、宠为下(朱)
凝视图(一)
纸本、设色、指墨 141×167.1 cm
潘天寿纪念馆藏
款识:凝视。高且园每以生纸作指画,以其能得枯湿之变也。寿试墨。
印章:潘天寿印(白)、阿寿(朱)、宠为下(朱)
凝视图(二)
纸本、设色
刊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潘天寿画集》
款识:雷婆头峰看山叟寿者制。
印章:潘天寿印(白)、宠为下(朱)
凝视图(三)
纸本、设色、指墨 237.5×120 cm
潘天寿纪念馆存
款识:雷婆头峰寿者指墨。
印章:潘天寿印(白)、阿寿(朱)、寿(朱)、强其骨(朱)
耕罢图
1949 年 纸本、设色、指墨 133.9×270 cm
宁海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款识:耕罢。己丑石榴开候,寿指墨。
印章:潘天寿(白)、强其骨(朱)、宠为下(朱)
夏塘水牛图
纸本、设色、指墨 142.7×367 cm
潘天寿纪念馆藏
款识:雷婆头峰寿者。
印章:潘天寿印(白)、潘(朱)、指头禅(朱)、宠为下(朱)
春塘水暖图
1961年 纸本、设色 249×102 cm
私人收藏
款识(一):雷婆头峰寿者指墨。
款识(二):此系笔画,误题指墨,年未古稀而健忘特甚,往往顾彼遗此,真觉[老]态龙钟矣,奈何。“觉”下脱“老”字。六一年初暑,大颐又志于雁山片石斋。
印章:潘天寿(白)、潘天寿印(白)、知白守黑(朱)
松石梅月图
纸本、设色、指墨 329×149 cm
潘天寿纪念馆存
款识:雷婆头峰寿指墨。
印章:潘天寿印(白)、阿寿(白)、寿康宁(朱)
初升图
1964年 纸本、设色、指墨 330×144 cm
私人收藏
款识:初升。雷婆头峰寿者指墨。
印章:潘天寿印(白)、慎余(朱)、宠为下(朱)
摘自: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