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专家谈|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

语言(英语language)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汉语(英语modern Chinese)也不例外。从1919年到现在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现代汉语在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都呈现了阶段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于研究当下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词汇方面

现代汉语词汇是汉语中所有的词和所有的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汇。它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外来词的涌现和新词的产生;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词义的演变。其中词义的演变又有三种: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

先说外来词。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拿现代书报上的文章用语和鸦片战争以前的文章用语相比较,外来的词语恐怕占一半以上,和‘五四’时代的文章用语比较,恐怕也占四分之一以上。”在百余年的时间里,外来词的涌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会出现外来词,这些外来词有来自英语、法语、日语、俄语等。

再说新词。外来词也体现为现代汉语的新词,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新词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新近自造的词。新词都打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可以不同程度地激活人们对不同时代的记忆;虽然有些新词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褪去那份光鲜,但它们却记录了丰富多变的时代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前进脚步。

说到新词,我们不能不提到网络词汇。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语言以其鲜活、时尚、多变的风格走进网民的语言生活;正如著名学者周海中先生所言:“通过网络语言,不仅可以看出人类语言的进化,还可反映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网络媒体的推动,一些富于特色和生命力的网络新词开始走进汉语词汇系统。

现代汉语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种种剧烈变革,伴随着新旧事物、现象和观念等的更替,已有词汇产生了阶段性的退隐和“复显”,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某些词汇跌宕起伏,由隐复显,由显归隐,这种变动发展折射了社会生活的时代变化,从某一侧面勾勒了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史。

词义是词所表达的意义内容。概括地说,词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部分。当客观世界发生变化、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发生变化时, 词义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过去的百余年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变革,这些必然会影响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由此必然会在词义中得到具体呈现。

此外,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双音节词,是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音节组成的词,就是这些个音节共同组成一定的意义。音节是构成语音序列的单位,也是语音中最自然的语音结构单位。音节中只含一个元音的,只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单音节。类似地,由三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三音节词。多音节词语中“四字格”为主;这与双音词占优势有关,也与汉语偶数节律习惯有关。

二、在语音方面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音是北京语音, 这是1955年确定的。在这之前, 现代汉语标准音的确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清末的“官话”到民国初期的“老国音,再到20世纪中期的“新国音”, 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终于确定了自己的标准音——北京语音,从而开始向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民族标准语的方向发展。

在标准音确定、《汉语拼音方案》颁布之后,共同语的语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为语音规范化的一系列工作。《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共通过异读词840个,这些汉字的语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以普通话推广、《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等形式固定下来,体现为语音变化的事实。

如果说以上语音变化体现为人为干预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以来语音的变化则体现为语音的自然发展,一方面体现为语音的增减, 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方面体现为轻声的变化和儿化音的减少。

三、在语法方面

“五四”运动以后,受印欧语言的影响,现代汉语中出现了几种新的句法表达形式,尤其改革开放以来,语言表达变得异常丰富,新的语法形式受人瞩目。现代汉语中的主要词类和常见句式在进入新时期以来,都有或多或少不同于以往、甚至与传统的“规范”相矛盾的用例产生,突出地体现了语法的发展变化。

十几年前倍受人们关注的“程度副词+名词”现象和动宾组合带宾语现象,如“很汉语”“管理出台新规”等,是人们讨论最多、争议时间最长的两种语法现象,曾经一度成为众多语言研究者的研究课题,而如今已经变成了语言的常态表达。

上面我们对词汇、语音、语法等要素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简单勾勒。通过对语言要素不同阶段发展状况的简单梳理,我们可以了解语言的今昔对比,粗线条地给人们展示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

文/刘虹(作者单位: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专家谈|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词条  变化  变化词条  专家  专家词条  发展  发展词条  
热闻

 “伊妹儿”的那点事儿

E-mail电子邮件曾经是网络上的最主要通信方式,被很多人亲切地昵称为“伊妹儿”。如今在即时通信、手机短信、社交网站的冲击下,E-mail似乎已经风光不再,但其...(展开)

热闻

 冯晓婧:浇灌民乐传承之花

“这首曲子以白居易诗歌《长恨歌》为素材创作,发挥了古筝的按滑音和颤音等技法,带有浓郁的陕西筝曲韵味……”4月2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传统民族器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