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中医入门必看:到底如何学习《伤寒论》

点击上方蓝字 “江西师承和专长中心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

伤寒论》(10卷)为后汉时张机作,晋代王叔和编, 宋代林亿等校。张机原作为《伤寒杂病论》,王叔和取它的一部分编次为《伤寒论》。书分六篇:太阳篇、阳明篇、少阳篇、太阴篇、少阴篇、厥阴篇;共 398条,113方。本书是中医理论与临床最基础的一部经典著作。

至于学习的方法,在此只能谈及一点自己学习《伤寒论》的体会,仅供参考。

熟读经文、体悟真谛

伤寒论》一书,不仅是中医学治疗一切外感病的总诀, 更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程式。因此想要打好基本功,必须背诵《伤寒论》的条文原文,也就是不加注解的白文。要求达到提到哪条,即脱口而出,在背诵中“口而诵,心而惟”,渐悟旨趣。先不忙于看诸家注解。做到心中有底数后,再看名家著作,这是为什么呢?据全国图书馆藏“医书·伤寒类”,前贤时俊著述之多,实难尽览,个人推荐以《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这一版本即可。因为这部书,同时具有条文和注解,省时省力,避免了版本真伪之争。条文错简之辩,见解纷争,徒乱人意,我们还是以学习其辨证 和用方的思路及方法为指归。并与《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熟读合参,一经一纬,一纵一横,相得益彰,事半功倍。读书贵在得其精要,切忌用参考代替思考。

精方简药、加减尊经

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医方,他的医方都是从实 践的经验中得来的,所以被称为经方。经方的特色是衡为通常治病之大经大法,其体例法制极为谨严,一药之去取,一味之轻重,皆有标准而具法度。详审脉证,合理用药。我国医学相传是伊尹创制汤液,仲景便推而广之,扩展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后世誉为方书之祖。学习仲景可开人思路,获得许多启发。

伤寒论》是打开用方施药,因证变化之理的钥匙。如条文的用词中:“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就是说方证相合,有斯证必用是方之义。所说“主之”“宜之”“可与”“不可与”等,目标明确,指示清楚,嘱人详审脉证,斟酌其宜。同时,在方证用药加减方面 也严而有格。

例如:小柴胡汤的七种“随证治之”和理中汤的八种“随证治之”的加减用药。我在行医的初期,愚而好自用,每用经方时曾乱为经方随意加减药味,结果患者服后效果不显,进而追求其故,原因就出在对经方的草率加减上。之后在临床中只要证方合拍,守方施用,立见功效。从而可见,经方与时方的要法不尽相同,这是值得注意的。仲景用药源于《神农本草经》,学习《伤寒论》时需交互参看,以推明“药性总义”之理(今人多不注意及此),领悟方剂配伍 药剂关系协同相助之妙。特别是中药多组分,多靶点,治疗上主张标本兼治、整体系统等辨证施治,从而收获独特效果,越来越彰显其优势。当医者的功夫逐步加深,经验日积月累, 自然会运用好经方。

论伤寒用药须得佐使

表汗用麻黄,无葱白(通彻上下之阳气,利水消肿)不发;吐痰用瓜蒂,无淡豆豉(疏散宣透,治中毒药)不涌。 

去实热用大黄,无枳实不通;温经用附子(走而不守),无干姜(守而不走,一守一走,回阳健将)不热。竹沥(性寒)得姜汁(辛窜鼓动加强消痰利窍)则行经络,蜜导得皂角(辛散走窜,通关开窍)能通秘结。半夏、姜汁(呕家圣药)可止呕吐;人参、竹叶(清余留之心火而治心中烦热)能止虚烦。非柴胡(少阳专药,行肝经逆结之气)不能和解表里;非五苓散(气化不行,温阳化气利水)不能利小便。花粉、 干葛(主消渴,解诸毒)消渴解肌。人参(一补)、麦冬(一清)、五味子(一敛,气阴两虚)生脉补元。犀角、生地黄(皆走血分,合用滋阴凉血,清热解毒)止上焦吐衄。桃仁 承气(调胃承气加桃桂,变泻下而为破痰泄热)破下焦瘀血。 黄芪(补气实卫,固表止汗,如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实表虚出汗。茯苓(甘淡渗湿,偏于下行,健脾去湿)、白术(健脾去湿,偏于守中,燥渗相兼,湿去脾健)去湿助脾,茵 陈(治黄疸之专药,古今皆以此为主)去疸,承气制狂(精 神分裂症)。枳壳(配桔梗一升一降,枳桔散)能除痞满,羌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可治感冒。人参败毒(寓扶正以 祛邪)能治春温。四逆汤疗阴厥(四逆散治热厥),(若真寒假热而具面红、烦躁可冷服)。人参、白虎能化赤斑(白虎汤 加玄参、犀角,为化斑汤)。乌梅(凡胃热肠寒)能治蛔厥。 

桂枝、麻黄治冬月之恶寒。姜附汤止阴寒之泄泻,柴胡去实热之妄言。太阴脾土恶寒湿,得干姜、白术以燥湿;少阴肾 水恶寒燥,得附子以温润。厥阴肝木,藏血养筋,须白芍、甘草(芍药甘草汤)以滋养。此经常用药之大法,惟机变者 乃用之无穷也。

论伤寒用药须配合得宜

麻黄得桂枝则能发汗,白芍得桂枝则能止汗,黄芪得白 术则止虚汗,防风得羌活则治诸风,苍术得羌活则止身痛,柴胡得黄芩治热,附子得干姜治寒,羌活得川芎止头痛,川芎得天麻止头眩,干葛得花粉则止消渴,石膏得知母则止渴,香薷得扁豆则消暑,黄芩得连翘则解毒,桑皮得苏子则平喘,杏仁得五味则止嗽,丁香得柿蒂、干姜则止呃,干姜得半夏 则止呕,半夏得姜汁则回痰,贝母得瓜蒌则开结痰,桔梗得升麻则提血气,枳实得黄连则消心下痞,枳壳得桔梗能使胸中宽,知母、黄柏得山栀子则降火,淡豆豉得山栀子治懊恼,朱砂得枣仁则安神,白术得黄芩则安胎,陈皮得白术则补脾,人参得五味子、麦冬则生肾水,苍术得香附开郁结,厚朴得腹皮开鼓胀,草豆蔻得山楂消肉积,乌梅得干葛则消酒,砂仁得枳壳则宽中,木香得姜汁则散气,乌药得香附则顺气,白芍得甘草治腹痛因虚,吴茱萸得良姜止腹痛因寒,乳香得没药大止诸痛,芥子得青皮治胁痛,黄芪得附子则补阳,知母、黄柏得当归则补阴,当归得生地黄则生血,藕汁磨京墨 则止血,红花得当归则活血,归尾得桃仁则破血,大黄得芒硝下实结,皂角得麝香则通诸窍,诃子得肉果则止泻,木香得槟榔治后重,泽泻得猪苓能利水,泽泻得白术能收湿。以上所言配合,不过筌蹄耳,亦贵在人之神其用也。

本文摘自《中医入门大医讲记:胡永盛医述》。

江西师承和专长中心

一站式中医考证培训服务

(中医师承/新专长/老专长)

 助力学员一次轻松拿证 

圆梦中医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针灸等中医手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管理员立即处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伤寒论  伤寒论词条  入门  入门词条  中医  中医词条  到底  到底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热闻

 扩大推广团队,实现销售裂变

Hi,这里是忙碌的李师傅,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商市场也不断迭代升级,流量的成本逐具增加,让原有的传统企业难以承担,那就有很多的企业家,繁衍出来做私域流量的心思...(展开)

热闻

 “和”邀明月敬团圆 红旗HQ9《...

9月10日,时值中秋佳节到来之际,红旗HQ9《和》视频正式上线,以“待万物以和”的中国式智慧奉上节日祝福,祝愿国泰民安、万家和满。中秋月满人和,是中国人特有的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