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但在《金陵十三钗》中: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无关风与月。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根据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导演的一部作品。
初看之时,我被电影里面的剧情所震撼、愤怒和悲伤,再看,慢慢能够感受到这部电影的艺术魅力和主题思想。
这部电影描写的是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故事,是一部战争历史片。在大的历史背景的衬托下,秦淮河的妓女和教堂女学生这两者对立的身份的人群因为战乱在教堂里相遇。两类人从一开始的互相看不惯,但最后相互帮衬和牺牲,电影通过这两类人的故事来展现战争时的残酷。
在这悲惨的大屠杀背景之下,描绘出了那渺小如昆虫般的人物各自散发出的人性的慈悲、恐惧与善意。
01
以描写女学生与秦淮女人的故事的《金陵十三钗》向我们缓缓展开1937年中国那一悲壮的历史。
作为一部战争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以一种接近真实的再现历史情景,从描绘渺小的个体在战乱悲惨生活的情节入手,最大程度让现代观众感同身受,重回历史与现实。但这部现实主义电影也不乏浪漫主义色彩与形式主义技巧,没有故意勾勒那种悲剧,而是着重引导观众注意苦难生活下的人性美。
作为一部战争电影,《金陵十三钗》继承了以往战争电影中的拍摄手法,比如长镜头与短镜头的共同使用,但这部电影最大的突破就是情节的交叉,它没有把战争下的所有中国人置于一个平行面,而是利用平行交叉的人物形象和线索,共同描写了几类人群,通过不同的人的心理与行为来展现历史的悲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表示,悲剧的六要素最重要的就是情节。而这部电影的悲壮就是通过情节来表现的。
这部电影的主角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类人,而是四类群体。所谓的平行交叉结构,也就是结合这四类人的视角、经历、心理来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看似独立平行的四类人,没有任何交集,有着各自的主线,却在教堂相遇,命运也被紧紧捆绑在一起。
这四类人分别是,以李教官为主的中国军人,以孟书娟为首的女学生,以赵玉墨为代表的秦淮河妓女,以约翰为主的外国视角。
①李教官为主的中国军人:战乱中丢失的鞋子,意味中国人的尊严丢了
1937年,南京沦陷,日本人在南京开启了一场有预谋的屠杀、奸淫、抢劫等暴行。
以李教官为首的、所剩不多的国民党军人在守卫南京时,正遇日本人在追赶一群女学生,企图对女学生实施奸淫。
退一步是出城,进一步是送命。李教官们为了救女学生们拉上扳机,剩下的十几个军人开始和日本人硬碰硬。
一边是步枪,一边是坦克。李教官们明显处于劣势,最后为了打掉日本人的坦克,十几个兄弟背上炸药包,以肉身作为传送带,以敌人的枪弹作为引线,引爆人肉炸弹摧毁敌人的坦克。为女学生们争取最后逃亡的时间。
在逃亡过程中,一个女学生慌忙中丢失了自己的鞋子。这只鞋子,有个长镜头的特写,在普通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一只破旧的皮鞋,但李教官伤心凝视着这只鞋子良久,因为在李教官眼中,这只破旧的鞋子就是当时摇摇欲坠的中国,鞋子丢了,中国的尊严也就丢了。
一边是逃跑的女学生,一边是以肉身相搏的中国军人,导演将这两类群体放置在同一个场景进行交叉叙述,将1937年中国军人的坚守、无能为力以及寻常百姓的慌乱、恐慌、害怕交织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到那种无言的悲,体会那种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
②以孟书娟为首的女学生:战乱中也要奋起反抗,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
女学生是纯洁、希望的象征。虽然弱小但总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
在李教官们与日本人的角斗过程中,14位女学生得以逃生,躲回到教堂。
那时候的教堂相当于租借地,里面有美国神父守护,日本人不敢轻易糟践。
十几号中国军人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这些女学生是为什么?
因为,她们象征着中国人的未来,她们在,中国就在。
女学生躲进教堂,借住教堂里那块五彩斑斓的花玻璃窥视着外面的世界,枪声、战火让她们担惊受怕,但并没有让她们妥协。
李教官们以及后来以赵玉墨为首的秦淮河女人们保护这群女生,就是在守护着中国的火种和中国人的脊梁。
电影中描述的这群女学生是受害者、幸存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她们见证了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惨亡,也看见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坚守,还见识了秦淮河女人的风韵、风骨与大义。
③以赵玉墨为首的秦淮河女人:风花雪月只是底色,苦难才是本色
无处可逃的秦淮河女人们,最后也躲进了教堂。女学生们透过花玻璃俯视着这群来自钓鱼巷的女人,她们一个个风韵十足,一颦一蹙都有着勾人的魅力。
当她们一扭一扭走进教堂时,《秦淮景》的背景音乐响起,琵琶声,歌声混杂,她们画着浓妆红唇,提着箱子,穿着皮草妩媚地走了出来,即使是战乱时期也无法遮掩住这群女人的美丽与风韵。
关于她们的传说,跟南京这座城市一样古老。
一边是女学生,一边是钓鱼巷的妓女,两类对比明显的群体相处在一起。女学生们自然是瞧不上这群女人,不给她们用厕所,嫌弃她们肮脏。她们打架,争抢卫生间、地窖。互相不满意对方,但在最关键的时候,她们又互相救赎了对方。
在和平年代,这两类群体自然不会有任何交集。但这部电影中导演将这两个群体交叉叙述,是想揭示一个主题:在战争的大背景下,所有中国人无论贵贱都是命运共同体,都应该团结一致对外。
④以约翰为主的外国人:超越金钱与利益,人道主义的化身
约翰一冒牌神父,来到中国本来是为了安葬真正的神父,但是却巧遇了这群女学生和这群妓女。
在一次日本人准备强奸女学生的暴行中,约翰听到女学生的惨叫,看到日本人的丧尽天良,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
这份责任超越了国界,是人类本有的善念,是情不自禁涌起的人道主义。
编剧刘恒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善良的角落和土地,一旦种子播种下去就会开花结果。
约翰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见证了中国人的这场悲剧,本来无动于衷的他,最终没能漠视自己的善良,开始以神父的身份保护这群女学生。
军人、女学生、妓女、外国人这四类群体置身于战争之下,本来人生、命运毫无相关的四种人共同经历着这场磨难,没有人是旁观者,也没有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从一开始的互相看不惯,不愿意伸手帮忙,到最后的团结一致。导演利用平行的交叉叙述结构,将这四类群体进行交叉叙述,四类人本来有着极大的不同,却因为面临相同的敌人而完成了和解与相互救赎,共同镌刻在了那段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历史上。
总而言之,《金陵十三钗》以独特的平行交叉叙述结构展现了战争中的四类人,将观众的视线打开,游走在时间的迷宫里,回望这段屈辱而又不能被遗忘的历史。
2、血泪交织的战争历史影片,人性的相互救赎
1937年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一段历史,女人哀嚎,婴儿老人惨死,到处是枪炮声,到处是尸体。
《金陵十三钗》与其说是一部电影,莫如说是一部历史回忆片。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战争的残酷,看到不能忘的国耻,看到弱者的悲剧,也看到人性的善与义。
①女性的悲惨命运
《金陵十三钗》主要是以女学生孟书娟的视角来讲述的,因为讲的是南京沦陷后的故事,所以主要聚焦的也是幸存者们——女学生与秦淮河的女人们。
在这场战争中,女性是伤害最大的一个群体。因为她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死亡的威胁,还有被轮番凌辱的侮辱。
在失去人性的日本人那里,女人就是他们泄欲的工具,是任他们玩弄的布偶,轮番享用,听话的继续用,不听话的直接用尖刀刺死。
跑回去拿琴弦的豆蔻就是在中途遇上小鬼子,因为不堪被日本人轮番羞辱咬掉日本人的耳朵,最后被日本人用刺刀刺乱草一样刺死的。
一开始以孟书娟为首的女学生瞧不起赵玉墨们,直到她亲身经历那种鬼子直接抓住她们的脚在地上拖着,撕破她们的衣服,差一点被强奸的经历后,赵玉墨对她说出那句:全南京的金枝玉叶也好,良家妇女也好,婊子窑姐也好,在日本人那里都一样,都是扒下裤子,两腿一掰。
孟书娟终于明白恐怖不至于强暴本身,而在于强暴者面前,女人们无贵无贱,一律平等。对于强暴者,知羞耻者和不知道耻者全是一样,那最圣洁和最肮脏的女性私处,都被一视同仁,同样对待。
这就是处在那个时期女性的悲惨命运,忍受着战乱之苦,生离死别之痛,还时刻担心被羞辱与强暴。
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在西方叫作南京大强奸。实际上,从比较形而上的角度来看,这段悲惨的历史,是一个外族对另外一个民族从肉体到心理的强奸,它比屠杀——解决一个生命更残酷。在南京大屠杀里,当时死了30万人,其中有8万女人被强奸。女人在日本军国主义眼中似乎只是一个祭祀品,是玩偶,是工具。
②女性的生存困境
1937年的女性地位不高,也没有什么职业可以做,孤儿被教堂收留,上学、习字,穷苦人家的孩子卖身求生活。
赵玉墨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南京花魁,三十年代的南京浪子们都认识赵玉墨,都爱听她那有些跑调的歌声。
被浪子喜欢,但浪子们也打从心眼瞧不起赵玉墨,因为她的身份终究是妓女。但赵玉墨风花雪月的背后,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故事。
13岁以前,赵玉墨也是一个纯洁的女学生,后来却被养父强奸,卖在妓院。其他的秦淮河女人们,也是要么是被家人或爱人卖进或骗进妓院,要么就是因生活所困不得不走这条路。
90年代的中国女性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也没有反抗生活的能力,卖身或卖艺是大多数女性能活下去的仅剩的行当。这就是当时女性的生存现状。
③人性的相互救赎
童女与妓女狭路相逢,从一开始的互相看不惯,到最后,女学生为了保全秦淮河女人们故意引开日本人。
再到最后秦淮河女人们为了保护女学生,甘愿剪掉长发打扮成学生模样,代替学生去受日本人凌辱。
电影中赵玉墨说:我们本来就是干这一行当的,只要我们能活着回来就能够凑着活下去,这种事让小女娃怎么对付,就算活着回来了,还活得成吗?
就这样秦淮河娼妓怀着武器挺身而出,成为这次战争中的不朽英雄,救下了13个女学生的性命和尊严。
从这一刻,秦淮河女人不再被女学生瞧不起,而是成为她们心中光辉的存在。
影片的最后一幕完成了人性的互相救赎:童女不是被玷污而是被启蒙,妓女不是自甘堕落而是得到了自我升华。
秦淮河女人们教会了女学生们,人性的善良是隐藏在心底的,它不会因为认识或不认识所磨灭,只会被心底最深刻的慈悲与战争的残酷所激发。
而女学生教会秦淮河女人们,即使弱小,也不能屈服,用生命捍卫生命与尊严,宁死也不能被糟践。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里,女学生与秦淮河女人们完成了相互的救赎,都激发出了人性中最本能的东西。善良从来不以身份来评判,那些最让人瞧不起的钓鱼巷的女人,在最后一刻比所有人都要伟大和高尚。
正如严歌苓说:人性还是有希望的。在这种极致状态下,人性最终被焕发出来的那一点点善良,有的时候可能在和平年代,可能就被永远永远的沉睡了,沉睡在你的本性里。
3、用弱小反抗残酷的现实,完成女性的悲剧美
这本书完成后,严歌苓说:正面写大屠杀我写不了,我只是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一半残酷一半美丽,这是我个人的审美决定的。
无论是十三四岁的女学生,还是秦淮河的女人,她们都是弱者。影片虽为战争纪实片,但并没有着重刻画枪弹炮火声,而是聚焦这些小人物的身上,通过小人物的弱小折射出这场战争的残酷。
女学生的惨叫,秦淮河女人勇敢替身,《秦淮景》背景音乐一响,三两声琵琶弹奏,秦淮河女人婀娜多姿走了出去,慷慨赴死。
虽是悲剧,但张艺谋并没有为了刻画悲剧而故意渲染残酷与悲痛,而是用秦淮河女人的美丽与妩媚身姿将这次悲痛带过。它最后没有告诉我们,那些秦淮河女人的结局,但也是我们所能想象得到的。留有余味的结局,更是升华了秦淮河女人们的人性美。
《金陵十三钗》让我们碰触到那残忍却又活生生历史、碰触到那年代既美丽又荒诞的悲剧。那十几个被边缘的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用弱小反抗敌人的尖刀与利刃。
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只是未到赴身时,那十几个风尘女子犹如风中残破的花朵,即便遍体鳞伤,也愿意舍生赴死走向历史的深处。
她们是商女,但她们没有忘记亡国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