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友在各年龄阶段的声音特点
回想起张学友刚出道时的歌喉,坦白地说,并不很纯净。
1985——1989年,声音感觉有点软,颤音也比较大,唱功上显得比较毛糙。总觉得那个时候出专辑的歌曲,比他在90年代之后的演唱会演绎时的效果,明显差了很多。就如87年演唱会唱的《蓝雨》,跟99演唱会没法比。
1991——1993年,张学友的歌声开始有了进步,音色也更纯净了。 高音明亮,中音把握很好,显得非常有质感。听过《吻别》的就知道了,那时候是学友1992年的声音来录制的。
1994——1999年,张学友的唱腔日趋成熟,浑厚有力。颤音更加细腻,假音更是登峰造极。由于在技巧上更是出神入画,在此期间学友的作品演唱难度很大,演唱技术含量颇高。如《饿狼传说》、《头发乱了》、《雪狼湖》等等。1996年的96年就和香港管弦乐团和澳洲昆士兰管弦乐团现场合作过演音乐会《爱与交响曲》和《音乐无疆界》,那古典乐器与学友歌声的完美结合,真正展现了他无可厚非的唱腔。此外,在1999年他也达到个人歌唱事业的巅峰期,荣获“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2000——至今,由于学友在世纪末的演唱会弄伤了大鼻子,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学友的歌曲风格有了很大的转变,很少再听到《饿狼传说》那霸王般的高亢呼号,而换成了如《我真的受伤了》、《讲你知》那样轻声地吟唱,更显男人温柔的一面。难忘2003年音乐之旅和2007学友光年的香港演唱会,学友经历了百场的巡演,嗓音虽然沙哑却雄浑沧桑。他那感人至深、历经风霜的歌声,回响在红馆上空,演绎出一个伟大歌者的音乐历程。值得一提的是,《2004活出生命演唱会》也是此间的一个得意之作。不同的是,学友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演绎出那天才般的歌唱艺术,翻唱出来的效果美妙绝伦,既保留了歌曲的特点,又融入了学友的一贯风格。此番演绎,令一些作为歌曲原唱的青年歌手黯淡无光。
总之,学友的歌唱造诣颇高,华语流行乐坛无人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