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历史记载起,酒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没有缺席过,我们有各种各样关于酒的传说。很多诗词歌赋中都有酒的出现。中国历史上的大诗人李白,他的一生就与酒分不开,他号称无酒便无诗,杜甫曾说“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些足见酒在中国的重要地位。
关于喝酒,最早的记载可以追述到殷商时期,比如纣王沉溺于酒色亡国的故事。后来周朝建立,周公还专门写了一篇《酒诰》,专门用来告诫后人,不要沉溺酒色,应当以纣王的事迹作为前车之鉴。古时候的君王、诸侯、大臣、百姓,都喜欢饮酒。对于贵族来说,饮酒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乐趣。酒不仅成了一种日常生活的享受,更是被当作文学创作时必不可少的一样。那么,这不禁让人好奇,在酿酒工艺远不如当今发达的古代,究竟是什么酒让古人们陶醉至此?今天藏升君就带你解读,古人杯中的那些酒。
1、果酒
所谓果酒,就是用水果为主材料酿造而成的酒。这种酒是自然酿造的,没有其他的工序。我们现代人喜欢用各种各样的水果酿酒,时常会在家里酿一些果酒,但这并不是现代人的独创,而是古时候已经有的。桑葚、葡萄,青梅、杨梅、柑橘等也是古人用来酿酒的原料。在《五代史》中有明确记载,“圣天衣冠如中国,其殿皆向东,曰金册殿,有楼曰七凤楼。以蒲桃为酒,又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酿,而味尤美。”这里所说的“紫酒”,经考证为莎车、和田等地种植的桑椹酿造而成。而乾隆年间盛行的桑葚酒,也在《西域见闻录》中颇有记载。
2、浊酒
顾名思义未过滤的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代的浊酒类似于当今的米酒,甜中带香,清冽爽口。浊酒的酒精浓度很低,不少学者揣测,古代浊酒的酒精浓度,可能与我们现在的啤酒度数不相上下。浊酒与现在的米酒非常相似,但浊酒的酿造技艺发展到今天,衍生出的酒种却是黄酒。区别于古代的黄酒,现代的黄酒在酿造原料、发酵技艺上更为精细精准,去除了老祖宗“米酒”的甜腻味,将谷物的浓香更集中的表达,饮完回味芬芳。
3、榨制酒
榨制酒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黄酒。古代用粮食发酵酿酒,酿到10度左右时,酵母菌的繁殖就受到抑制,度数就上不去了。这时,再用压榨、过滤的办法,把酒糟和酒汁分开,得出的酒就是榨制酒,度数和今天的黄酒差不多。在古代,榨制酒一直是中国酒品的主流,这种酒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古人所喝的酒绝大部分都是这种酒,在现在这种酒依然还在被人们大量饮用,尤其是江南地区,很多地方都会酿造这种榨制酒,比如著名的绍兴酒。
4、花酒
就是以花酿成的酒。中国古代制作香酒的方式,就是将单一香料浸入酒中,或者是将多种香料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浸入酒中。最初古人加工香酒的方式只是将香料直接投入酒中。《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菊花酒”的制作手法,“将曝干的菊花装入绢囊中,再浸入三大斗酒中过七天,就可服用”。高镰《遵生八笺》中记载“凡一切有香之花,如桂花、兰花、蔷薇,皆可仿此为之”。花酒在古代广为流行,名目繁多,如:松花酒、莲花酒、李花酒、酴釄花酒、榲桲花酒、木槿花酒、茉莉花酒、蔷薇花酒、梨花酒、棣花酒等。古人爱赏花颂春,因此,当花与美酒相融,产生的一番风味足以令人迷醉。比起酸甜爽口的果酒,花酒多了一分清雅;比起甜糯馥郁的浊酒,花酒又似乎更沾染了一些文人骚客的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