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父》里有这样一句话:
“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深以为然,为了所谓的“和气生财”,多少人在面临挑衅时选择忍让。
殊不知,一味的忍让只会换来变本加厉,人生短短百年,怎能为了成全别人,而常常委屈了自己。
遇到这三种人,不必客气,该翻脸的时候就翻脸,你的命才会越来越好。
恩将仇报的人
很赞同一句话:“感情最怕的是一腔真心,换来对方的毫不在乎。”
诚然,这世上,最薄不过感情,最凉不过人心。
有的人,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习惯了拥有,便忘记了真心。
热心,要交给同样善良的人,不要等到寒了心,才发现错付了真心。
鬼谷子一生有两个弟子,一个是孙膑,一个是庞涓。
庞涓到了魏国当上将军,于是写信给孙膑,邀请他一起来魏国发展。
当时孙膑还在鬼谷子身边学习,收到信以后,把信交给了老师。
鬼谷子看完后道:“通篇都是在邀请你去任职,但是对我这个授业恩师却一句问候也没有。这样的人,目的性太强,不知感恩,迟早会害了你。”
但是孙膑当时年少气盛,急于做出一番事业,执意前往。
到了魏国后,庞涓嫉妒孙膑才能,见到魏王对孙膑青眼有加,担心自己的地位被威胁,于是设计把孙膑的膝盖骨刮去。
后来虽然孙膑大仇得报,但是终究落得残疾的结果。
生活中有不少人会感慨:“我对他掏心掏肺,为什么他对我狼心狗肺?我帮了他这么多,为什么他非要故意给我添堵。”
忘恩负义的人,你对他好,他会当做理所当然;而有一天,你没有去退让,换来的可能是无情的指责,甚至被狠狠打压。
不懂感恩的人,不值得你付出好心;恩将仇报的人,配不上你付出真心。
好心留给知恩图报的人,真心留给有情有义的人。
和忘恩负义的人翻脸,才让你的人生路走得更顺。
不仁不义的人
老子说:
“故大道废焉,有仁义;六亲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乱焉,有正臣。”
意思是如果家庭本来就很和睦,就不会有人再提倡孝慈;社会没有尔虞我诈,也不会有人再去提倡仁义。
山东聊城有一条“仁义胡同”,又名“六尺巷”,这个名字的背后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
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为官的时候,家人曾经因为宅基位置与邻居相争。
家人修书给他,让他出面找山东的地方官打个招呼。
见信后,傅以渐立即写了回信。
家人们展开一看,只有四句话:
“千里来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完,十分惭愧,便让出三尺墙基,并主动向邻居道歉。
邻居看到相府人家如此仁义,十分感动,便也退让三尺,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争执中也能见到仁义的身影。
就像《淮南子》上所述: “夫仁者,所以救争也。”
仁义是心性有德的自然流露,是仁德的表现;反之,与人相处时不能够以此为标准,不仁不义的人,很难让人在以后的交集中完全信任他。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能和不仁不义的人翻脸,你的路才会越走越远。
搬弄是非的人
一直很喜欢一句话:“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这个世界总有人喜欢你,也总有人不喜欢你,但背后喋喋不休捕风捉影的嚼舌根,也只是无能的体现。
越是人品差的人,越喜欢搬弄他人是非无中生有,练就一身添油加醋的好本事,披上华美的外衣还美名其曰“直言不讳”。
小方和小金是同事关系,两人在同一家销售公司上班,小方的业绩一直比小金好,多次受到领导嘉奖,很受领导器重。
小金在心里常常嫉妒小方,认为只要小方在这家公司自己就会一直被他压得翻不了身。
有一次小金看到小方和女领导在餐厅一起吃饭,回去后小金就和所有同事说小方是个吃软饭的男人,业绩好都要靠领导照顾。
小方回到公司,听到了同时在议论自己,一问才明白是小金搬弄是非。
他只好告诉包括小金在内的同事们,女领导就是他的妻子,但是为了避嫌,一直没有对外宣告他们的关系罢了。
不久,小金自己辞职了。
就算见不得别人好,也不能诋毁别人,否则害人终害己。
俗话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谈论别人的人,也必将被别人评说;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更容易惹是生非。
是非讲得太多,人的心就会变得浑浊;接受的负面信息太多,人也不再清净。
人到一定年纪,就要学会“不说”。
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明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不再将心思浪费在八卦上,不再拿别人的痛苦当娱乐。
对于喜欢搬弄是非的人,一定要学会拒绝。
和他一起聊天,但他谈起其他人的是非时,你一定要及时制止,或者选择远离。
只有远离这种人,才能避免陷入各种是非的漩涡中。
人心隔肚皮,知面不知心。
与人相处时擦亮眼睛,一旦发现身边的人有恩将仇报、不仁不义、搬弄是非的坏品质,就要趁早考虑远离。
深交无益,交往无用。
宁可翻脸为敌,也别同行为友。
希望我们能擦亮双眼,与值得深交的朋友互相扶持,共度人生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