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企业的大公司病有哪些表现呢 ?该如何治理呢?本文与大家探讨。
前几天,字节跳动更新了企业文化,把“始终创业”这一条排到了首位。
为什么有这样的调整呢?
这是因为字节跳动已成长为一家拥有近16万人的大公司。字节跳动“掌门人”梁汝波希望通过调整价值观,呼吁大家保持创业初心,以此来对抗字节跳动可能患上的“大公司病”。
实际上,这些年来,我拜访了很多家公司,我发现很多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得“大公司病”。
尤其一些小公司,它们没有大公司的体量,却在盲目地照搬大公司的管理模式,结果患上大公司病,给企业带来了灭顶之灾。
那么,大公司病有哪些表现呢?又该如何解决呢?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大公司病有哪些表现?
小企业的大公司病,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组织臃肿,内部人员冗余
有些小公司规模不大,但组织架构却十分复杂,层级多,部门多,游击队硬是摆出了集团军的架势。
但是,这样的组织必然会导致机构臃肿、人员冗余,最终令企业效能降低、内耗日益严重。
我讲过,在企业初创期,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所以,企业需要搭建扁平、敏捷的组织架构,层级不宜过多,从决策到业务前线,再到触达消费者,中间不能超过两层架构,业务线的一把手必须能够直接触达用户。
因为,只有足够接近市场,足够敏捷,你才能对市场的变化和用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保障自己的生存。
一家小公司,如果干事的人少,管人的人多,实际上就是人员冗余和浪费,组织效率也会越来越低下。
2、流程繁琐,追求形式主义
大公司都很注重走流程。为什么?因为大公司人员众多,通过流程,可以规范员工行为,并且提高效率。
有些小公司会仿照大公司的做派行事,设计了复杂的流程体系,但这其实是画地为牢,会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
小公司最大的优势也是“小”,所以要更灵活一些,避免太多的时间和资源浪费在一些无谓的流程上。
3、管理过度,做不到视人为人
很多小公司会学习大公司的管理模式,但把握不好尺度,导致管理过度。
什么是管理过度?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只看重结果,把员工看做完成目标的工具,用繁琐的流程约束他,用苛刻的指标考核他,
从某种程度来说,管理过度,比没有管理更加可怕。
因为管理一旦过度,就会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工作氛围紧张、团队矛盾激化等严重问题,给企业带来极大危害。
4、盲目扩张,多条战线并进
没有企业不想做大做强。很多大企业通过进行多元化扩张,实现飞速的增长。
有些小企业很有野心,在本行业地位还没有稳固时,就开始盲目扩张,多条战线并进,以图将企业做大。
但事实上,小企业如果不专注产品,找到核心价值,什么都想尝试一下,是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破产和倒闭的。
以上,就是小企业最容易犯的四种大公司病。
大公司病,该如何治?
小企业一旦遇到大公司病,必须及时医治。那,该如何治呢?
第一个,望闻问切。
什么意思?所谓“望”,就是你先要观察、了解企业发生的一些状况,了解企业处在什么生命周期,是初创期,快速发展期还是稳定期?
同样的病,三岁的孩子和三十岁的成年人,所开的药方是不一样的。你只有搞清楚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才能对症下药。
举个例子,初创期的企业在人才梯队层面,主要是以选择合适的人为主,而快速发展期,企业就需要搭建人才培养体系了。
所谓的“闻”,就是你要去倾听,既要听内部的声音,也要听外部的声音,既要听正面的声音,也要听负面的声音。
所谓的“问”,就是你要主动去询问,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够帮助你找到答案以外的更深刻的东西。
所谓的“切”,就是要面对面贴近员工,近距离地去调研,去闻味道。没有调研,你就没有发言权。
第二个,对症下药。
然后,你要对症下药,你不可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什么意思?就是说你要“治本”,不能只是“治标”。
很多管理者其实是单一的、直线型思维,在发现企业管理中问题时,习惯于用“因果关系”去推导,而忽视了其整体性、系统性。
举个例子,小公司要做创新业务,业务发展不起来。老板觉得是人的能力不够,就换人,换团队,但还是做不起来。
为什么做不起来?可能有一部分人的因素,但战略方向、组织架构等方面可能也是有问题的,你必须看见更深层次的东西。
如何看见更深层次的东西?你 要跳出“线性思维”陷阱,训练系统化思考能力。
当管理工作中某些现象和问题出现时,你要看清其相互关联结构和动态变化,而不是简单的、线性的因果链。
第三个,增强免疫力。
最重要的,你要提升公司的免疫力,防止大公司病。
比如说, 提升组织免疫力。不断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组织能力。当业务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组织架构也一定要调整。通过对组织的调整,提升一群人的能力,进而促进业务的增长。
提升财务免疫力。你要管好现金流,做好成本控制,用好每一分钱,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把钱投入到战略需要的地方。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提升产品免疫力。产品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没有产品,企业也就没有了在市场中存在的理由。你要充分理解市场,尊重用户需求,专注做好产品,不断地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提升文化免疫力。 在困难的时候,文化是救命稻草。你要以身作则地践行公司的文化,让文化从墙上落在员工心上。
最后,总结一下,小公司可以有大志向,但不能有“大公司病”。如何治理大公司病? 你先要“望闻问切”,了解清楚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用系统化的思维去剖析问题;最后,你要提升企业在组织、财务、业务、文化等方面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