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姜子牙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如何评价姜子牙这个人物?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姓姜或吕,名望、尚,字子牙,号飞熊,常被称为姜太公。据传,他乃炎帝神农皇帝五十一世孙,伯夷三十六世孙。他是西周老资格的开国元勋,曾为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四代君王之师,被封为齐王。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望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名吕尚。”

姜子牙在周文王向商朝发起挑战时进入了周文王的阵营,开始当谋士,在周武王在伐纣王灭商时,姜子牙成了武王的“师尚父”,是武王身边的第一谋士。姜子牙精通韬略,熟知兵法,是古代很有影响的杰出谋略家和军事家。

姜子牙(剧照)

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和军事统帅。姜子牙被称为“百家宗师”,他的谋略思想和军事学说对先秦各学派几乎都有过影响。先秦的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和纵横等,都追溯他为自己的学派的理论先驱。

不过,姜子牙的前半生并不顺利,也不出名,他经历过很多挫折,生活也漂浮不定。他才识过人、很有韬略,想以他的聪明才智和高深谋略来为贤主服务,但是,他在择主方面要求比较高,长期没有能遇到明主,所以,一直过着没有那么顺利。但是,他并不消沉,也不气馁,他坚持择主标准,能耐得住性子,一直在静心观察,等待着机会来临。后来,他在渭水边钓鱼,终于遇见西伯侯姬昌,交谈之后,姜子牙认为姬昌就是他要找的明主,而姬昌也感到姜子牙就是他所需要的智谋之士。姜子牙识主,而姬昌也识才,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姬昌拜姜子牙为太师。

姜太公钓鱼

自渭水之滨相遇之后,姜子牙便辅佐姬昌挑战商朝,修德振武,逐渐振兴姬周大业。姬昌去世之后,周武王姬发继位,姜子牙成了西周的军师,辅佐武王展开伐纣的军事行动,他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辅助武王,指挥西周伐纣大军在牧野之战等重大战役中大获全胜,灭了殷商,实现了灭商兴周的伟业。

周朝建立初期,姜太公被周武王封为齐国君主,而在齐国的土地上,姜子牙发挥出了他超凡的管理能力,在他的治理下,齐国日益强大,他治国以尊德尚礼为主要策略,使齐地有了礼仪传统,使国家不断兴盛,为后来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可以说,齐国后来之所以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开国君主姜子牙所创立的德政传统是有极大的关系的。

姜子牙属于中国古代大器晚成的杰出政治家、谋略家。他年纪很大时才走上政坛,但是,他老有大成,他助文王挑战商纣,帮武王灭殷,是周朝两代君王的首席谋士和掌兵统帅,他率领西周军队在多次战役中获胜,是文韬武略兼备的杰出人才,非一般谋士或战将可比,他是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和四朝元老,是齐国的创立者,有非同寻常的政治成就。而他的最杰出的成就,也是后世颂扬最多的是他的谋略思想和军事韬略。他在牧野之战等战役中所表现的军事战略,他管理齐国的政治经验,他的谋略书、兵学理论等,皆为后世所广为传颂。据传,他著有《六韬》《阴符经》《太公金匮》等书,他是古代兵学理论的开创者之一。

汉代史学大师司马迁曾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史记•齐太公世家》)司马迁这一看法是值得重视的,姜子牙的兵学理论和谋略思想成了后世兵家家和谋略家的理论来源,所以,说姜子牙为古代谋略先驱和兵家鼻祖,是有一定道理的。

姜子牙(动漫形象)

后世政治家和民间传说都对姜子牙有非常高的评价:

古代的政治家和谋略家、军事家中,有不少对姜子牙赞誉有加,推崇很高的。比如,唐太宗即位之初,面对着内患未除、外敌未服的局面,便通过推崇姜太公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并以姜子牙的谋略思想来作为指导。李世民下旨在磻溪大建太公庙,并于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而且,他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亲自到太公庙祭祀;在出师仪式开始前、文武举人应诏时,往往,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在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太宗特意追谥姜太公为“武成王”,姜太公也因此成了历史上名闻遐迩的“武圣人”。

再如,清代四大中兴名臣之一、湖北巡抚胡林翼曾说:传为姜太公所作的《三略》中,阐述了深刻的重用贤才的思想,即“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罗其英雄,则敌国穷”,“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

又如,近代”讨袁“名将蔡鄂评价姜子牙的兵书时说:《三略》重视运用奖赏和惩罚两手,强调“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

姜子牙历来被民间传颂为神通广大的“神”,他不仅谙熟兵法,精通韬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能驾驭群仙,登坛封神。传说故事中最为集中和典型的是玄幻小说《封神演义》,在这部小说中,把姜太公描绘得十分神奇,他三次魂游昆仑,总能起死回生;他屡破敌阵,总有妙招;他登台封神,威武无比,他成了民间非常喜爱的超凡“智帅”。

姜子牙(剧照)

姜子牙的贡献最主要的是体现在谋略思想和军事韬略上:

第一,注重仁义之道,主张修德惠民,重视谋略、兵略的道义基础。

姜子牙很重视治理国家时要行仁义之道,敬民爱众。他说:“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和,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敬之勿疑,天下和服。”(《六韬•文韬•守土》)这就是说,君主要尊重民意,敬民爱众,聚合宗亲,这才是仁义之举。而只有重视仁义之道,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受到民众的爱戴,从而使天下顺服。

也就是说,君王如果想让使天下和服,不一定要擅用武力,不能蛮横地对待民众,而是要以仁义为本,要禁止暴力,注重德治,聚合宗亲力量,尊民众,顺民意,才能使治政取得成功。

在《六韬》的《文师》《发启》《文启》《顺启》等篇章中,姜太公反复阐述了“阴谋修德以倾商政”的治政道理。认为君王若能修德爱民,能归利于民,便能治理好国家,此乃君主治政的根本之道。姜子牙被封齐之后,他就是以“好德而归利”的原则来治齐地的。他认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能以天下之生为务,能予人以生利,能施行仁义道德的君王,才能使天下人归服。所以,君主必须行仁义,与天下人共利害,为天下民众兴利除害,与民同生死,共忧患,才能使万民归心,使天下人欢心。

姜子牙的《六韬》,基本治政思想是要求君主行仁修德,利民惠民,反对暴政,善待民众。

此外,在《六韬》中,姜子牙把文韬与武略联系在一起,把治国与治军统一起来,他强调以德治为主,以用武为辅,强调持仁道,施仁政,而施用谋略、使用韬略,必须以仁义为根基。

简单地说,姜子牙强调了讲谋略、讲兵法不能不择手段,用兵不能没有底线,用阳谋比用阴谋更重要,若执意于无底线地耍阴谋、弄诡计,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第二,姜太公阐述君王必须具备的品德和治政素质。

姜子牙认为,国家治乱兴衰不是由天命决定的,而在于国君是否贤明,是否具有品德和治政素质。国君贤明,便能国泰民安,而君王昏庸,将使国危民乱。姜子牙说:“君主不贤,则国家危亡而民众变乱;君主贤明,则国家安定而民众顺服。所以,周家的祸福在于君主的贤与不贤,而不在天命的变化。”(参看《六韬·文韬》)姜太公还以帝尧等前世贤明君王为例来阐明君王贤明而国泰民安的道理。

当文王问到姜子牙如何才能治理好天下时,姜子牙认为君王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和熟练的治政素质。他说:“器量要盖过天下事,才能包容天下事;诚信要盖过天下人,才能约束天下人;仁爱要盖过天下人,才能怀柔天下人;恩惠盖过天下人,才能保护天下;权势盖过天下人,才不会失去天下;遇事要坚决果断而不能犹豫不决,犹如天体运行、四时更替,不过改变。”(参看《六韬·文韬·文伐》)也就是说,君王必须具备的必要的气度、修养、品德和心理素质,才能治理好天下。

第三,姜子牙论述了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基本观点。

其一,姜太公在《论将》中论述了“将有五材”的思想,这“五材”为“勇、智、仁、信、忠也”。姜子牙的这“五材”思想后来被孙武发挥将者的五种基本素质,孙武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计篇》)

其二,姜太公在《六韬•文韬•兵道》中说:“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这就是后来兵家一直强调的“出其不意”的用兵方略。

其三,姜子牙在《六韬•军势》中强调:“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这后来被孙武发挥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其四,姜子牙在《六韬•军势》强调:“势因敌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是听也。兵之用者,其状不定见也。倏而往,忽而来,能独专不制者,兵也。”这其实讲的就是奇正结合之道,强调用兵要出奇制胜,用兵要有灵活性。

其五,姜太公认为:“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六韬•军势》)姜子牙的这种“上战无与战”的主张是非常可贵的,强调战争的指挥者要尽量做到兵不血刃而获得全胜。后来军事家们所讲的“不战而胜”的观点,就是发挥了这一观点。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