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又叫云灯、天灯、飞灯、扬灯、许愿灯,有人说是诸葛亮发明的,可能不太准确,因为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利用热空气升空的灯笼的记载,这比三国要早的多。
之所以与诸葛亮联系起来,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1.据传说,诸葛亮曾用这种灯笼传递军事信号;2.灯笼的形状,很像诸葛亮戴的帽子;3.过去这种灯笼上有小孔,点燃后从小孔中会有光透射出来。孰是孰非,一直没有见到权威的结论,不敢妄下结论,罗列于此,供大家参考。并且,我们这里只有一种叫法——云灯,只在每年的元宵节才放飞云灯,其他那些名称是后来通过一些资料才知道的。
过去制作孔明灯,都是用竹篾先扎制成方形或圆形的框架,然后,用纸将周围和上底糊上,在下部吊上一个盛燃料的容器。放飞时,点燃燃料,加热灯笼内的空气,空气受热膨胀,将一部分空气排出灯笼外,当灯笼受到的浮力大于灯笼的总重时,灯笼就会腾空而起,在空中随风漂流。
需注意的是,随着燃料的消耗,火力会不断减弱,灯笼内的空气会变冷收缩,外部空气又会进入灯笼内,致使浮力小于总重,灯笼就会下降,最终落在哪里,完全是随机的。如果燃料耗尽或熄灭还好,可怕的是,燃料还在燃烧,一旦落在易燃的物体上,就会引起火灾。所以,现在许多地方已不允许放云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