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申明
导言
为促进我国银行业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银监会于2017年12月6日在官网上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同时1104报表对《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一张新的流动性报表《G26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情况表》用于统计新增指标。一般情况下,公开征求意见3个月左右新规就会落地,预计不久后该新规将会正式发布。
修订目的
流动性风险一直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银监会高度重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工作。2014年,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办法(试行)》自2014年3月实施以来,对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2015年9月,根据《商业银行法》修订进展,银监会对《流动性办法(试行)》进行了相应修订,将存贷比由监管指标调整为监测指标。
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银行业务经营出现新特点。现行的《流动性办法(试行)》只包括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覆盖率两项监管指标。其中,流动性覆盖率仅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含)以上的银行,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的中小银行缺乏有效的监管指标。此外,作为巴塞尔Ⅲ监管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塞尔委员会于2014年推出了新版的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国际标准。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特点,借鉴国际监管改革成果,对流动性风险监管制度进行修订。
征求意见稿修订包括了三方面内容:一是新引入三个量化指标。其中,净稳定资金比例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含)以上的商业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匹配率适用于全部商业银行。二是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对部分监测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合理优化,强调其在风险管理和监管方面的运用。三是细化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要求,如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融资管理等。
监管指标
监管指标属于强制性指标,商业银行应当持续达到本办法规定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最低监管标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月末、季末、年末,而是每个日终。《办法》第60条规定未遵守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最低监管标准的商业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要求其限期整改,并视情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第四十六条规定采取监管措施或者实施行政处罚。LCR本身作为压力测试指标,监管部门应当考虑当前和未来国内外经济金融状况,分析影响单家银行和金融市场整体流动性的因素,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降至最低监管标准以下的原因、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等采取相应措施。
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一共5个,包括流动性覆盖率(LCR)、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流动性比例、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考虑到银行业务的复杂程度,针对不同资产规模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其中:资产规模不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应当持续达到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的最低监管标准。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应当持续达到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的最低监管标准。
1)【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流动性覆盖率=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100%,数据取《G25_I流动性覆盖率情况表》。
2)【净稳定资金比例】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稳定资金来源,以满足各类资产和表外风险敞口对稳定资金的需求。净稳定资金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100%,数据取《G25_II净稳定资金比例情况表》。
3)【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比。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25%,数据取《G22流动性比例监测表》。
4)【流动性匹配率】衡量商业银行主要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配置结构,旨在引导商业银行合理配置长期稳定负债、高流动性或短期资产,避免过度依赖短期资金支持长期业务发展,提高流动性风险抵御能力。流动性匹配率=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100%,数据可以取修订后的《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
该指标参考了LCR和NSFR的权重概念,根据资产负债的不同期限(3个月、3-12个月、1年及以上)设置了不同的权限,避免银行过渡拆短放长,提高流动性风险抵御能力。从项目来看,鼓励银行回归本源,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同时,限制银行同业交易期限错配,尤其是各类资管产品投资无论剩余期限如何,折算率统一设定为100%,会导致过渡依耐同业投资来实现利润的银行该指标难以达标。
5)【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在压力情况下,银行可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30天内的流动性需求。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优质流动性资产÷短期现金净流出≥100%。数据可以取银监会新增报表《G26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情况表》。
不再要求资产规模2000亿元以下商业银行报送NSFR指标,有助于减轻小银行指标计算压力,但相应增加了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指标,对优质流动性资产较低的银行影响较大。优质流动性资产相对于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HQLA)而言,有相似之处,比如二级资产。优质流动性资产相比巴塞尔委员会对LCR的定义,由于结合了中国金融市场产品,更便于填报。
优质流动性资产是指能够通过出售或抵(质)押方式,在无损失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快速变现的各类资产。优质流动性资产为无变现障碍资产,由一级资产和二级资产构成。一级资产包括现金、超额准备金、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金融债。一级资产无论剩余期限长短,均按照当前市场价值计入优质流动性资产。二级资产包括信用评级在AA-级以上的信用债和地方政府债。二级资产无论剩余期限长短,均在当前市场价值基础上按85%的折扣系数计入优质流动性资产。计入优质流动性资产的二级资产不可超过优质流动性资产的40%。
可能的现金流出中其他同业业务折算率100%有助于限制银行信用融入比重,而是更多采取折算率为5%的正回购融入资金。
该指标最大的杀伤力在于同业SPV投资被纳入到其他流入之中,折算率为0%,意味着一个月内到期的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全部不能作为流入来抵扣,会导致指标值下降。据了解,一家LCR达标的银行(超过100%),测算HQLAAR时仅有50%,可想而知,对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的小银行而言达标难度很大,不得不放弃同业投资,回归传统存贷款业务。
监测指标
所谓监测指标,不设定具体的监管指标达标值,而是根据不同时期,异动情况和同业对比而提出相应的监管意见。《办法》中提到商业银行应将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全部纳入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及时监测指标变化并定期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应当能够及时计算流动性风险监管和监测指标,并在必要时加大监测频率。出现监测指标波动较大、快速或持续单向变化的,应当分析原因及其反映出的风险变化情况,并及时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1)【流动性缺口】是指以合同到期日为基础,按特定方法测算未来各个时间段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和负债,并将到期资产与到期负债相减获得的差额。未来各个时间段的流动性缺口=未来各个时间段到期的表内外资产-未来各个时间段到期的表内外负债。数据取《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
2)【流动性缺口率】是指未来各个时间段的流动性缺口与相应时间段到期的表内外资产的比例。流动性缺口率=未来各个时间段的流动性缺口/相应时间段到期的表内外资产×100%,可以通过G21计算。数据取《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
3)【核心负债比例】是指中长期较为稳定的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核心负债比例=核心负债/总负债×100%,可以通过G21计算。数据取《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
4)【同业融入比例】是指商业银行从同业机构交易对手获得的资金占总负债的比例。同业融入比例=(同业拆放+同业存放+卖出回购+委托方同业代付+发行同业存单-结算性同业存款)/总负债×100%,数据取《G24最大十家金融机构同业融入情况表》。
5)【最大十户存款比例】是指前十大存款客户存款合计占各项存款的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比例=最大十家存款客户存款合计/各项存款×100%,数据取《G23最大十家存款客户情况表》。
6)【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是指商业银行从最大十家同业机构交易对手获得的资金占总负债的比例。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来自于最大十家同业机构交易对手的同业拆放+同业存放+卖出回购+委托方同业代付+发行同业存单-结算性同业存款)/总负债×100%,数据取《G24最大十家金融机构同业融入情况表》。
原监测指标同业市场负债占比修改为同业融入比例,根据127号文将同业融入占总负债比例不超过1/3作为监管指标,《办法》将同业融入指标变为了监测指标,不代表监管有所放松,相反因为加入了发行同业存单,作为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更有弹性。
7)【超额备付金率】是指商业银行的超额备付金与各项存款的比例。超额备付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超额备付金率=超额备付金/各项存款×100%,数据取《G22流动性比例监测表》和《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
8)【重要币种的流动性覆盖率】是指对某种重要币种单独计算的流动性覆盖率。计算公式同流动性覆盖率。
9)【存贷比】是指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存贷比=贷款余额/存款余额×100%,存贷比计算口径按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关规定执行。数据取《G01_IX存贷款月日均情况表》。
合理设置缓冲期
银监会2018年发布的4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明确要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实行新老划断,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原定修订后的《流动性办法》于2018年3月1日起生效,估计将会推迟。为避免对银行经营及金融市场产生较大影响,根据新监管指标的不同特点,合理设置过渡期。预计过渡期即便推迟也不会拖太久,会和即将发布实施的大资管新规、理财新规、表外业务管理办法等新政形成配套。原过渡期设置如下:
一是对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匹配率设置较长过渡期。考虑到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匹配率为新增指标,为避免短期内对不达标银行业务经营造成较大影响,将优质流动性充足率和流动性匹配率的达标期限设置为2018年底和2019年底。
二是对净稳定资金比例不设置过渡期。考虑到该指标已具有较长的监测历史,银行较为熟悉,且人民银行已将其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巴塞尔委员会也要求各成员国自2018年起实施,因而不对其设置过渡期。
三是赋予资产规模新增到2000亿元的银行一定的缓冲期。考虑到银行资产规模总体持续增长、但个别时期有所波动的情况,对于资产规模初次突破2000亿元的银行,在突破次月可仍适用原监管指标,之后再适用新监管指标。对于资产规模下降至2000亿元以下后再次向上突破2000亿元的银行,直接按照资产规模适用相应的监管指标,不再赋予缓冲期。
流动性风险管理、FTP
与报表统计精讲班
第一天:3月24日上午 刘诚燃
课题:监管视角下流动性风险与报表设计
一、流动性新规解读
(一)流动性风险概念和特征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四)流动性风险监管历程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
(一)流动性监管指标
1.流动性覆盖率
2.净稳定资金比例
3.流动性比例
4.流动性匹配率
5.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
(二)流动性监测指标
1.九项流动性监测指标简介
2.存贷比的变迁历史
3.(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
4.最大十户存款比例
5.超额备付率
三、流动性相关报表
(一)新版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
1.基于合同现金流管理的报表
2.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部分
3.活期存款如何处理
4.流动性缺口和流动性缺口率如何计算
5.核心负债比例为何又剔除同业存单
6. 表外业务剩余期限与表外收支的联系与区别
7.流动性匹配率计算方式对现有业务影响
(二)G22流动性比例监测表关注要点
(三)G2501流动性匹配率相关概念
1.什么是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HQLA)
2.如何判断客户为小企业客户
3.稳定存款与欠稳定存款的关系
4.我国的存款保险是否满足存款保险计划的附加标准
5.业务关系存款的定义与判断标准
(四)G2502净稳定资金比例填报方法
1.资本工具、各项存款和同业存款填报
2.贷款、同业资产、相关投资和表外业务填报
(五)G26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
1.优质流动性资产和HQLA的区别与联系
2.各项存款和同业存款为何要统计所有期限
3.债券的分类与存在变现障碍
4.同业存单为何遭到鄙视
四、流动性压力测试
(一)压力测试相关概念
1.为何要开展压力测试
2.测试方法、假设条件和承压指标
3.压力测试方案设计
(二)基于流动性缺口压力测试
1.假设情景压力参数设定
2.设置轻、中、重度压力测试
3.商业银行最短生存期计算
(三)压力测试结果运用
第一天:3月24日下午 谢老师
课题: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
一、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的前世今生
(一)破产和危机所引发的监管变革
1.由简单资负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富兰克林银行和赫斯塔特银行倒闭(巴塞尔协议一)
2.由单一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巴林银行倒闭、东南亚金融危机(巴塞尔协议二)
3.道德风险凸显重要性:美国次贷危机、雷曼倒闭(沃尔克规则和维克斯规则)
4.将流动性风险独立出清偿风险:北岩银行挤兑(巴塞尔协议三)
(二) 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的设计理念
1.考核目的、系统性背景假设、交易对手的分类及假设
2.存在转移障碍限制
3.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
4.变现障碍
5.稳定资金、有业务关系资金和多余资金
(三) 银监会流动性报表分析
1.LCR和NSFR本土化处理
2.流动性相关报表折算系数分析
二、流动性压力测试
(一)大型银行压力测试应用历史
1.微观审慎的压力测试
2.宏观审慎的压力测试
(二)各国压力测试政策体系
1.国际监管对压力测试要求
2.欧美英等国对压力测试要求
3.我国压力测试政策体系
(三)压力测试的设计与应用
1.压力测试的监管要求
2.压力测试的定义及目的
3.压力测试的程序
4.情景设计(压力测试需要考虑的风险因子及传导机制)
5.现金流分析及指标选取
6.压力测试实务:如何利用现有监管报表进行压力测试
7.压力测试的评价方法
8.国内银行业压力测试存在的问题
第二天 3月25日上午 李旭平
课题:商业银行核心管理工具——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
一、FTP的原理
(一)FTP的概念
(二)FTP的逻辑
(三)资金管理模式与FTP
(四)商业银行司库与FTP
二、FTP的运用和意义
(一)集中管理利率风险
(二)科学评价绩效
(三)优化资产负债组合
(四)指导产品和客户定价
三、FTP的基准收益率曲线
(一)FTP基准收益率曲线
(二)FTP计价范围和分类
(三)FTP价格的构成
四、FTP定价方法
(一)FTP定价的历史演变
(二)FTP定价方法:举例
(三)FTP创利报告
(四)FTP创利考核
第二天 3月25日下午 李旭平
课题:银行视角下流动性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
一、流动性风险基本原理
(一)引子:流动性风险
(二)商业银行经营特性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来源
(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
二、流动性管理指标
(一)比例指标管理时期
(二)核心监管指标时期
(三)MPA考核体系流动性指标
(四)最新《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办法》流动性指标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
(一)工具和方法
1.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总体介绍
2.资产负债规划
3.金融市场融资工具
4.现金流缺口及流动性限额
5.流动性压力测试
6.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
(二)存在问题和挑战
(三)应对策略
刘诚燃
上海法询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合伙人、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曾先后就职于人民银行、银监系统,有长达 15 年银行监管工作经验,专注于银行业金融法规和风险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