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任之堂跟诊日记第一部分(曾培杰、陈创涛)

这是几个学生在任之堂跟诊期间的日记,希望对大家学习中医有帮助,现慢慢上传。

我们在广州看完余老师的《传统中医》、《万病从根治》、《医间道》这三本书,收获特别大

从简单的偏方,如小茴香治盆腔积液,霜桑叶治兔子眼,二丑粉治小儿食积发热,到复杂的组方、升降、动静、散收,如麻黄配大黄,治肺肠寒包火、牙疼,淫羊藿、小伸筋草配合,治腿脚肌肉抽筋,霜叶配麻黄,治肝肺郁火。

这些知识,我们意犹未尽,于是发了封邮件给老师,想上湖北来随老师临床。

我们与老师素未谋面,没想到一封邮件,老师居然来者不拒。只要是热衷于学好中医的,老师的医道大门都是常敞开的,而且老师还悉心栽培。

当天下午,我们就受到老师的邮件回复,老师说,上来吧,把中医思路理顺一下。

于是,我们就决定周六坐火车北上,到湖北十堰市任之堂大药房。

一直以来,我们都想把中医的理法方药思路理顺,自己理顺,才能帮病人理顺。

记得古人说过一句话:“与其昏昏,使人昭昭,可乎?”自己没有弄懂,想叫别人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这次北上,一方面要理顺我们的中医思路,坚定将来走好传统中医这条路,另一方面,也想在真正传统中医临床上学到些东西。

这个时代,真正传统中医,是少之又少的,我们能够有这个师缘,也是弥足珍贵的。人生能碰到良师、善知识,这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

上来之前,我们也考虑到北方那么冷,还要带些什么东西呢?该如何解决吃住的问题?最后,决定带上被子跟豆浆机,以及冬天穿的各类大衣。

准备就绪了,我们就满心期盼周六的到来。

周六(2月18日)早上七点,我们就做地铁到广州火车站,买好九点半的火车。我们从广州出发,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五点半,才能到达湖北十堰市火车站。这期间,一共要坐二十小时的火车。

车上我们两人吃了些泡面,还碰巧遇到了湖南的一位民间郎中。

他说,他最善治肝癌,而且专治那些大医院没治的肝癌,有救的他不救,而且他的治愈率达九成以上。

我们听得不可思议,如果真有这个本事,那在医界里,岂不是只手遮天了。

江湖话,听一半,信一半,这样我们照样跟他闲聊,听他吹水。

他说,他治疗肝癌,只用一味药,而且这秘方是他祖上传下来的。

他当然没有把秘方告诉我们。

后来,我们随余老师临床后,余老师讲课时,就特别讲到这点,果真有这么一味治肝良药,它的名字就叫做“穿破石”。

穿破石这味药,性情平和,却后劲十足,针对各种肝胆系统的癌瘤、结石、囊肿,都有良效,真乃良药也。

这民间郎中都快六十岁了,还奔波各地,替人看病,精神仍然很健旺。

他看到我们坐在火车上也盘腿打坐,就凑过来跟我们谈一些修行的东西。

他说,修学首先要学会忘记,最重要的不是学会多少,而是能够忘掉多少,人忘的东西多了,他身心灵就干净,干净的身心灵,就更容易接近道了。

他又说,他每天都要坐在那里学忘记。

之后,我们又谈到养生。

他说,养生在饮食上,健不健康,就看大便。他自己一生吃得粗粗糙糙,从不精挑细食。如果使用各类营养保健品,身体就会处于养尊处优的状态,这样身体就容易被营养保健品功能代替,很容易生病。

这点我们也深有体会,我们吃清淡素食的人,食物虽然粗粗糙糙,但吃后却身心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正如郑板桥所说:

“青菜萝卜糙米饭,瓦盖天水菊花茶。”

这样的人生全在知足常乐啊!

第一天,2月19日。

火车一下来,就是周日早上五点半,已经到十堰市火车站了。

我们一出火车站,气温骤然下降,明显比广州冰冷。

路在口中,我们随口就问火车站广场上扫地的大叔,这二堰小学怎么走?

那大叔戴着耳罩,吐着白气说,就坐那五路公交车。

北方这么冷,要戴耳罩,我们是第一次见,这大概是因为耳朵是血液循环最差的地方,最容易病发冻疮吧!

一上五路公交车,问司机哪里下车可到。

司机说,盐业公司一下车,走不远就到二堰小学了。

这样,我们几分钟就下车了,走到小学门口,才六点多。今天又是礼拜天,小学没什么人,我们就先吃两碗面条,以暖暖身子。

我们反复交代面店的老板娘,别放辣的,没想到吃那面条,还是又咸又辣,从小到大,还真没有吃过这么咸,这么辣的面。

北方人口味特别重,这回算是见识了。

我们进到二堰小学里面等,怎么也找不到任之堂大药房,在操场上问了几个过往上班的人,他们都说这小学里面哪有药房啊!

由于太冷了,我们便在操场上跑了几圈,这时,太阳刚刚出来。

后来,问了一个阿姨,才知道任之堂大药房,是背靠二堰小学,朝向二堰桥头的。

当我们走进任之堂大药房时,老师已经开始坐诊了。

药房里面排着几十个病号,出出入入,好不热闹。

抓药的人也在忙,煎药、熬药的人也在忙,老师周围排满了人。

老师正忙着看病,我们也就不上前打搅,先把行李放在门口,坐在椅子上,看着老师为病人号脉看病。

来这里看病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

而十堰市周围的当地人,似乎还不知道老师的名声在外头有多响。

有个病人还风趣地说,这叫“墙里开花墙外香”。

许多病人都是看了老师写的书,慕名而来的。他们有不少是住在药房不远的车厢宾馆,特地住下来调养身子。

老师一般是上午号脉、处方,下午和晚上制药、写文章。

《黄帝内经》说:“诊法常以平旦。”早上的脉比较准,西医也是在清晨饮食未进之时,抽血来检查身体代谢状况。

待到病人稍微减少的时候,我们才上去跟老师打招呼。

老师很高兴,直接把处方丢过来,要我书写,他念方药。

老师诊脉的方式比较特别,正对病人双手握脉。

老师说,这样摸脉有利于觉察人整体气血阴阳左右平衡。

这正应了买书上所说的:“架势对了,后面的都对了。”

老师的太爷也常说:“做事先做势,把式不对永远难成正果。”

上午看的病比较杂,有小柴胡汤证,有交泰丸汤证,有逍遥散汤证,我体会最深的是老师升降的思路。

老师常用龙骨、牡蛎,降气收敛,引上焦阳亢之火,归入下焦,以暖腰肾之寒。

老师称这种治法为,以自身之热疗自身之寒,使寒热对流,疾病不治自愈。

现在有不少病人,都是上热下寒,阳气郁在里面,发不出来。加之生活水平上去了,身体补药、补品又吃多了,这样胸膈以上尽是郁热,而腰脚以下却是一派虚寒。

这时,单清热则伤腰肾、脾胃,单温补则助热燥火。

老师则用栀子豉汤,宽降胸中郁热,再以葛根、黄芪,升清阳,牡蛎、黑豆,降浊阴。

若患者周身气机不顺,老师还常用枳壳、桔梗、木香,枳壳、桔梗,一升一降,木香,则理三焦之气滞。

这样利用自身之补力,来滋养自身之虚寒,令寒热虚实对流,气机活动斡旋起来,则身体会自动恢复平衡,那么虽然没有直接服用补药、泻药,却能起到比补药、泻药更好的效果。

其实人体跟国家一样,就有贫富差距,沿海跟内陆,城市跟农村,就有不同。老师这种治法,有些类似于南水北调工程,消除人身体的两极分化,是上焦的燥热能下行,下焦的虚寒能得以温暖,气机相互对流,疾病不治而自愈。

今天刚好是周日,下午老师就要去爬山,一般下午老师是不看病人的。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去爬山,与大自然新鲜空气相互交流,对身体健康帮助是相当大的。可当代人却很难腾出时间来锻炼身体,老师也一样,病人非常多,所以他说,爬山是件奢侈的行为。

确实,对于当今闹市生活,浮躁的现代人来说,想要闹钟取静还真不容易。所以说,最奢侈的消费,不在餐厅、超市、步行街,而是在深山老林里。

这样,老师就带我们去十堰市出名的牛头山,我们坐车到滟湖公园,公园上去就是巨大的牛头山了。

我们一开始就沿着台阶往上走,初春刚到,树木还没有完全抽芽吐绿,故而能辨识的药草不多。

我们刚写完医道系列小说第一部《初涉医林》,现在也准备写第二部《药海遨游》,正需要多识辨些药材,故而老师一路上,凡逢到有特色的药草,都停下来说一说性味功效。

我们一爬山小山坡,老师就指着一丛绿色的蔓藤,说这是忍冬藤。

这忍冬藤是金银花的藤,极有特色。冬季不凋,仍然油绿,故名忍冬。金银花又名双花,主要是清热解毒的,而忍冬藤由于它是藤类,植物的藤就像人体的经络一样,它还能通经活络,不仅可以治疗外感风热毒邪,还可以清经络湿热之邪而止疼痛。

所以,忍冬藤这药还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非常有效果。

山道的另一边,又有两面针,老师摘下一把给我们看,非常形象,叶子背面两边都带有针刺。

《中草药辨认秘诀》中说:“叶边有刺皆消肿。”

这两面针,两面都有刺,不用多说了,都可以消肿排脓,清热解毒、凉血。

这让我们想到两面针牙膏,用它刷牙,可以对治牙龈肿痛,这里面就有它的道理。

往上爬时,我们又看到一大片的木通,这木通可是龙胆泻肝汤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味药。八正散、导赤散中也用到木通,它可以把心肝热火往下引导,从小肠膀胱排出。

木通还可以通血脉、通乳汁,所以手脚有湿热痹痛,产后乳汁不通,都有大用。

一路上,大凡青青小草,皆可入药。比如,有像鸡尾巴一样的凤尾草,老师说它可以治疗热毒泄痢,长在石缝间,油绿油绿的。

还有已经焦枯的艾叶,我们抓上一把揉碎,然后一闻,芳香味扑鼻而来。古书上说“艾治百病”,这艾叶有如此神效,应该是跟它做成艾条分不开吧。

老师说他常用艾叶与苦参相配,一个温开,一个苦降。专治疗肠道湿度积滞,排不干净,这也是一升一降的思路。

接着,又有益母草,不过已经苦干了。老师方中也常把益母草与黄芪相配,一个升清气,一个利浊水,还能补气活血,对各类白带异常、蛋白尿都有疗效。

大路旁边还有一颗颗高大的树木,结着一串串像小葡萄籽一样的果实看,老师说这是女贞子。

原来这就是女贞子,女贞子又叫做冬青子,就是冬天结果,还非常青绿。《药性赋》说:“枸杞女贞,并补肝肾。”枸杞、女贞合用,可以补肝肾,除虚热以明目。

现代人有很多事久坐电脑旁,导致肝肾阴虚、视力减退、目暗不明,眼睛还热火热火的。这时,用上这组药对来泡水喝,就有很好的效果。

我们随手采摘了一大串女贞子,尝了尝,甘甘甜甜的,满嘴都是津液,相信可以生津止渴,不禁又多吃了几颗。

这女贞子是二至丸里面的两味药之一,代表冬至,冬至日采摘。另外一味药叫旱莲草,代表夏至,夏至日采摘,这两味药能交通人体心神阴阳。老师常把二至丸与交泰丸连用,治疗各种心肾不交的失眠。

下山时,我们路过十堰市的批发市场,老师买了两大袋的核桃,十多斤,我们两人各帮忙提一袋,老师说十堰本来就是盛产核桃的地方。

原来如此,那么好的核桃,居然十块钱一斤就买到了。在广州没有二十块钱是买不到的。核桃也是中药,而且是良药。

在著名的汤头青娥丸中,核桃跟补骨脂、杜仲相配,专补命门壮元阳,治疗各种阳痿、早泄、遗精、腰脚酸痛。

核桃能补脑,可作食疗,治弥漫性脑萎缩、记忆力衰退。

这核桃一掰开来,里面正类似大脑的各路回沟,这正是中医以形补形的思想,故核桃转入腰髓。

不过这补骨脂不可多放,虽然说补骨脂能温肾,补精髓于劳伤。但老师说,补骨脂放太多容易恶心。

这青娥丸据说还大有来历的,即“青娥何须笑我老”,就是说吃这种丸子可以抗衰老,年轻女子都不敢笑你老。

青娥丸与唐代相国郑姻有段趣闻。

郑姻被派到岭南当节度使,因为郑相国年高体弱,加之岭南地势低湿,所以不久,他就感到寒湿之气,引起多种疾病发作,身体更衰弱,服用很多补药都没效。

这时,有人献上一药方,郑相国刚开始不敢服,后来没办法了才服下,不料药后七八天,病情大减,于是坚持服下去,效果更明显。

最后,不仅病好了,而且身体也强壮多了。

后来,郑相国回到京都,将此方抄录下来,传授给其他人。发现此方不仅对于腰痛、脚气(因寒湿造成下肢肿胀或萎软),以及当代的骨质疏松都有良效,而且老人常服此药,还可以壮筋骨,活血脉,乌须发,润皮肤,使人显得年轻,具有美容美发之功,故有人赞诗曰:

三年持节向南隅,人信方知药力殊,

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

青娥丸原方是补骨脂、核桃肉两味药,后世才加入杜仲。

晚上,我们认识了潘东梅,她是广东药学院的,今年刚好实习,她没有选择去大医院,而是来老师的药房。

我们三人一起去知粥味喝小米粥,小米粥是好东西,在北方又叫做代参汤。妇女产后坐月子多服小米粥,是平补之物,容易消化吸收。

后来,我们也经常到知粥味喝小米粥。

我们就住在药房旁边的集体大宿舍,十块钱一晚的。一个宿舍可以住十多个人,比较混杂。

由于十堰这地方,是东风汽车的生产基地,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穿着汽车工作服的人,在宿舍里也有,他们都来自五湖四海。

第二天,2月20日。

今天一大早,我们就先来到大药房,而药房要从八点半才开始看病,我们同样跟老师抄方,病人也特别多。

老师说中医的根在民间,民间病种繁多,用中医实践学习的机会也很多。

我边抄方边记录病人症状以及老师的诊病和医嘱,时而还号号脉,这样一直忙到将近一点,看了三十多个病人。老师看病不会草率,非常仔细认真,所以看三十多个病人,都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

太忙的时候,老师便没办法多讲,只有在病人较少时,才能腾出些时间讲讲医理药性,或者在疾病比较有特点的时候,老师也会专门指出。

譬如,一个病人,经常出虚汗,手足又是凉的,容易心慌心跳,老师说,这个病人可以敛阴汗,以养心血。病人容易心慌心跳,是因为汗为心之液,汗液暴走,心失所养,则神不安。

这时,单用固表的药,只是治其标,需用浮小麦来煮水冲服桂附地黄丸。这样,既治汗出之标,也治心神阳虚、手脚冰冷的本。

这又是老师整体观的疗法,以自身之汗养自身之心,使阴阳调和固秘,则疾病不治自愈。

早上看完病人,然后中午我们吃完饭,又回到大药房。

老师把药商送来的一大麻袋牡蛎,都倾倒出来,我们一起用锤子敲成一小块一小块,那大块的牡蛎大得像装菜的盘子那么大,一般都有手掌那么粗大,非常坚固。

我们只有把它锤成块状,这样才方便打粉机打成药粉。

老师用龙骨、牡蛎的频率比较高,以其潜阳定惊,把肾水往下收,来治疗当今时代人心浮躁,肝火上亢,抽用肾水过度的病状。

龙骨由于比较贵,而且真货特别少,所以老师用潜阳下收的药时,偏重于牡蛎,而且是用生牡蛎。

牡蛎,是海边的大贝壳,它潜藏在大海里面,中医取类比象,用牡蛎这种潜镇的这种特性,来收人体上焦浮亢的虚火。

当代人是普遍比较浮躁的,虚火上亢的人非常多,老师治疗虚火上亢、心烦懊恼,就是多用牡蛎此药,用它潜镇安定的特色。

这种病人往往上面烦躁火旺,而下面腰脚却乏力、酸软,头重脚轻,这时如果单用附子、干姜、白术,扶他下焦阳气的话,病人就会烦躁得更厉害。如果单用栀子、淡豆豉、黄芩,来清他上焦浮火时,病人的腰肾就会更加寒凉不适。

这时,老师往往采取寒温并用、升降气机的思路,加上龙骨、牡蛎、枳壳、桔梗、木香,这样补阳壮腰脚而不上火,清热宽胸膈而不伤阳气,又能升降上下气机,使身体寒热对流,则病人心宽体舒,容易消受。

打完牡蛎碎块,我们就在思考着老师何以用牡蛎那么频繁?一定有他的道理,哲学说,存在即是合理。每样存在的东西、现象,都有它背后的道理。

那这背后的医理药性又是什么呢?

吾师机说过:“医理药性无二。”这牡蛎的药性对应的医理又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药证相合,效如桴鼓。”牡蛎这味药对应的病症又是什么呢?

想到早上抄方时,老师直接叫我用龙胆泻肝汤打底,再加牡蛎、葛根。

这病人是胆火重,有胆囊炎,口苦、口渴,容易着急,阴囊还潮湿。

口苦是浊阴不降,以牡蛎收敛降下,口干、阴囊潮湿,是清阳不升,以葛根升清疏精。

这方子就活了,泻肝火的同时,还调理升降,病人还说他容易着急、心慌,特别胆小。

用牡蛎不正是重镇潜阳、安魂定志吗?

《汤头歌诀》说龙胆泻肝汤是“肝经湿热力能排”,而里面却没有重镇潜阳、收敛浮火的药,老师加入牡蛎这味药,在这里就有它极其独特的意味。

它针对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浮躁、着急心态的一类人群。容易担惊受怕,经常被各类交通工具、电脑、电视、电话,各种机器惊扰到,故气机不定。

这个道理,从古代农民养鱼中就可以得到印证。

据说,有经验的渔农,他会在鱼塘里面放些类似于牡蛎的贝类,这样春天打雷时,鱼塘的鱼就能潜到水底,不会受惊。

没有受到惊吓的鱼,就可以长得又肥又大。

而没有放牡蛎之类贝类的池塘,鱼儿很容易因为惊雷而吓破胆子,四处逃窜,甚至跳出池塘。这样,受到惊吓的鱼群,在喂养起来,就比较难长大,即使用上好的饲料,也未必有理想的效果。

我们反观当今年时代的人群,有不少人是营养充足,确长不壮大,这是为何呢?

是真的缺钙吗?还是缺锌却铁?

都不是,是人的神魂不安、心浮气躁,这时在中药辩证汤剂中,加点牡蛎,敛敛神志,安安魂魄,比吃十全大补、人参养荣,还有好处。

因为气能沉降到丹田下来,即老师常说的把肾水往下收,这样人身体就更能吸收营养,茁壮成长。

所以,当我们发现老师建议病人用龙牡壮骨颗粒,来调养瘦弱的身体时,我们再次明白了这个道理,心中非常欢喜。

这次上来学习,学到这点,就相当足够了。

人先要神魂安定,饮食营养才能真正补养身体,若心浮气躁,吃东西再好的营养,也只能变成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难以彻底潜降吸收,转为身体能量。

牡蛎有如此独特的功效,接着就有这样一个病人,他头重脚轻,胆固醇偏高,口苦、口臭。却老觉得气不足,还心浮气躁,容易生气。

一般碰到这种虚实夹杂的病人,按照我们以前的思路,都比较难理顺。

这病人说他服了不少补药,都没效果,反而经常腰酸,腿脚不利索。

老师说,他这脉象是往上越,尤其是寸脉上行,是明显的金不生水,这时,只需要降降肺气,令肺金能生肾水,补药就更有效了。

这样,老师就直接重用枇杷叶与牡蛎,加入当归补血汤中,这正是牡蛎的有一大功效,能够帮助补药补进肾中。

《药性赋》说:“牡蛎涩精而虚汗收。”这是指牡蛎不仅能涩精止遗,治疗遗精,还可以让身体精华物质固涩藏到骨头里去,譬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这些都不是人身体的废物啊!都是人的精华物质,只是人体不能固涩藏进肾中骨头里面,用来造血啊!

这时,牡蛎的功用就出现了。

遗精病只是精华外遗,而各类血糖、血脂偏高,切是精华内遗啊!

至于枇杷叶,老师也常用善用。用得好,可以补肾,这种补肾并不是说枇杷叶能直接补益精血,而是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五行生克的思想。

枇杷叶按《药性赋》书上说:“能下逆气,秽呕可医。”由于肺气上逆,金不生水,这样的肾虚,一用枇杷叶降肺气,腰肾的问题便解决了。这也是《黄帝内经》中“下病上取”的思路。

老师把它比喻成,地上干旱了,是因为天上不下雨的原因。肺主天气,肾主地气,天上一下雨,地上精水就充满了,所以降肺气,就可达到金生水,补益腰肾的功效。

很快我们就与药房的周师傅还有潘东梅认识了。

潘东梅广东韶关人,老师说她智商很高,外柔内刚,人也很能吃苦,自强上进。她在药房里主要负责抓药。

周师傅是老师的好搭档,负责管理中药以及煎药,与老师配合得非常默契。性格平和,生性乐观。这样质朴的人,应该生活得很踏实、安心。

记得一位高人说过,这个时代并不缺乏聪明才辩的人,而是缺乏质朴踏实的人。质朴踏实的人,生命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广。

这两天抄方时,方药我就能基本写好,只是一些细节上,还做得不够到位,老师和周师傅都帮我纠正了一些。

譬如处方笺上,一行要写四味药,因为老师的方子,药物一般比较多,这样一张单子才可以写得下。

字要写得工整,不要糊涂。鬼画符不是医生的专利,字迹清晰才容易看懂不会弄错,这才是根本。

老师说,特别病人要带走的方子,更要写得工整清楚,我们是拿药房救人,不能让人家猜。看不懂用猜,就很容易出错。

古代有句俗话说:“药单抄三遍,就会毒死人。”

还有,写剂量时,克数不要与文字黏在一起,以防抓药时出错。

今天,也有几个小孩来看病。很多是食积纳差的,平时非常容易感冒发烧,老师首先交代他们千万不要吃水果,然后一般建议用小柴胡颗粒加午时茶冲剂,这是疏解肝胆加消食化积。

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小柴胡颗粒解表疏肝有余之气,午时茶冲剂消食化积,补脾胃不足之动力,这样肝脾调理,气机升降正常,则外感邪气,内伤食积,呕吐泄泻,都可以治愈。

第三天,2月21日。

今天第一个病人,就是小儿纳差没胃口的,平时还老冒虚汗。

老师说,不能吃水果。

家长很吃惊,完全不解,还说经常给小孩吃水果,很关心小孩,怕小孩维生素不够。

老师说,小孩越吃水果,越冒虚汗,这是人体自解功能,它要排解人体的阴寒之气。

许多家长不知道,四处求医没效果,也很苦恼。小孩老是反复生病,却不知道这病从口入的道理。

生冷水果,伤了脾阳,脾胃升降失常,立即周身不适。外面容易感冒、发烧,里面则容易便秘、泄泻、腹痛,默默不欲饮食。

老师这时以鸡矢藤为君药,重用五十克,以消食化积。再配上一个药对,枳壳、桔梗,一升一降,令中焦气机开通。然后再加上焦三仙与四君子,一边消食健胃,一边还补益脾气。

老师治疗小儿食积没胃口的方子,与寻常的汤方最大的不同,便在于重用鸡矢藤这味药,还用枳壳、桔梗这对药来升降气机。

再一次与东梅一起吃饭时,我们说,今天又在老师那里学到了一招小儿食积的。

东梅好奇地问,那是什么啊,说来听听?

我们说,小儿食积一二三四,记住这句话,就记住了老师的方子。

什么一二三四啊?

一就是以一味消积的鸡矢藤。

二就是两味升降气机的桔梗、枳壳药对。

三就是焦三仙。

四就是四君子。

这样治疗小儿食积的思路,就基本理顺了。我们还编了首顺口溜方歌,歌曰:

一味鸡矢藤消积,二药枳桔调气机,

三仙消食开胃气,四君补养脾中虚。

后来,我在老师手中借来《太氏药谱》这本书,看完后,才恍然大悟,老师重用鸡矢藤治疗各类积滞疾病,是大有来头的。

鸡矢藤消食化积之力极佳,而且药性平和。

《太氏药谱》里面提到,有位老中医非常善于治疗小儿积滞病痛,远近闻名。他的疳积秘方谁也不轻传,凡小儿积滞不适,到他那里只需哪些药末,吃后便没事了。

这老中医把他的秘方藏得稳稳的,视为枕中秘。形容连睡觉时,也放在枕头底下,从不轻传。

后来,太树人非常真诚地请他喝酒,这老中医才酒后吐真言,仅一味鸡矢藤研末就是。

如此则知,一味鸡矢藤就可以解决一半以上小儿食积纳差的问题,这是多么宝贵的经验啊!难怪古人有秘方,绝不肯轻传,因为那可是吃饭的法宝啊!

而老师好的经验、心得,却从未私藏,有问必答,绝无隐瞒,我们才来两天,便得到老师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读书多年的宝贵心得。

搜索建议:任之堂跟诊日记第一部分  
热博

 小学作文绿博园游记

小学作文绿博园游记星期五,学校组织我们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大早,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激动的心情乘着大巴,向河西的绿博园进发!大巴到了绿博园门口,我看到有...(展开)

热博

 公路养护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公路养护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其实所有的规范都是有人际交流的,按照工程施工的安稳要求,工程质量监督站在实践中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基本常识,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问题。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