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女朋友,认识在2001年,见面并在一起是2006年,现在感情还是很好,实际上,应该是一直在变好吧。
理由,大概就是彼此交流,然后什么事都一起玩儿。
2006年见面之前,电话、邮件、手写信,聊书、电影和音乐。
2006年我们在一起那个秋天,我教她打三国。现在她是光荣三国全系列达人,三国志12打得比我还好。我们在PS2到PS3到PS4,《真三国无双3》打到7代,《战国无双2》打到4代。
她开始不喜欢吃甜的,还觉得我们无锡居然有肉馅汤圆简直不可思议;我开始不太能吃麻辣。后来她教我吃重庆火锅。我教她吃无锡小笼汤包。现在我们俩都是没忌口,什么都吃。
她弹钢琴,不喜欢管弦。我喜欢木管乐,讨厌钢琴。于是她让我听古尔德、霍洛维茨和阿格里奇,我让她听帕胡德和梅耶。现在她简直觉得我听《鳟鱼》和莫扎特钢协20太多,她都烦了。
她原先对日本文化没兴趣。我教她打《太阁立志传5》。她打了,又去查相关典籍,自己啃书,于是成了日本战国史和江户史达人。现在我们的冰箱上贴满了歌川广重和铃木春信的冰箱贴。去日本时,她买了个清水烧茶碗,我买了把白鞘刀,然后去年她从日本订了一个志野烧。
现在,我们家买了《如龙》系列,都是她负责通关。
她原先对足球和篮球兴趣不大,听了我的话,于是肯和我一起看NBA了,肯和我去王子体育场看巴黎圣日耳曼了,还晓得给我订球票(我常会忘掉赛程)。她原先不喜欢斗牛,我给她看了El Juli的录像,她现在已经是斗牛达人了,比我了解多得多。
我们到巴黎学艺术方向,她是现代,我是古典。然后我负责给她讲古典,她负责给我讲现代。所以我原先只了解印象派之前的,现在也稍微了解点克里姆特、高迪、柯布西耶了。等她发现我开始喜欢上高迪,就策划了巴塞罗那之旅,然后我就跟着她去爬米拉之家——现在想起来,她是预谋好的。
2011年底她教我玩《帝国时代》初代,我教她听相声。
现在我们俩还一边联机打《帝国时代》(我商朝,她埃及,两个人去揍其他势力),一边听相声。她一开始不喜欢听刘宝瑞,现在爱得死去活来,已经会说《山东斗法》的后半部分了。顺便,她还被我带成了少马爷粉丝,我们俩现在可以即兴来一段王德成和丁文元……
我从去年8月开始跑步。12月她去买了跑鞋,跟我一起跑。现在我们经常就并肩出去跑步。虽然会跑得慢点儿,耗时间长点儿。
她现在在学艺术史、艺术法规和拍卖方向的,没事也跟我聊。我就听,自己也去拍卖行看热闹。这样以后有得聊。
下厨。我负责平时去法国超市采购。她去歌剧院街上课时去亚洲超市采购。做饭,她负责粥饭,我负责炒菜和汤锅。烤鸭,她负责片皮,我负责蒸春卷和做鸭架汤。日常,我负责洗碗、每日基本家务和挣钱,她负责定期大收拾、各类银行申请单据寄支票、管所有的钱和旅行订酒店。日常各种合作。可以顺手做掉、让对方省点儿心的就顺手做了,比如洗完碗顺便倒杯酒泡杯茶给她之类。这是良性循环,日久自然成习惯。比如我下厨多了,她也就不好意思挑剔我的手艺……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我在做什么,就劝她一起来;她在做什么,我也跟着。尽量配合着来。成为搭档。当然,中间经历的相当多波折(她能来上海、和她家里的关系、一起到巴黎来之类的各类历程),也算是同甘共苦增进感情。没拆散一对儿的外力,通常只会让两个人更凝聚。
两个人,当然各自须得有各自的生活。但生活其实就那么多时间,如果能有一起玩儿的事,一起共度的时间,以后就有谈资,有共同话题,说上句知下句。情侣如果成了搭档,就不只是情侣了,还有战友之谊呢。
如果彼此能相信,“他/她这么喜欢的东西,一定有原因吧,我也尝试看看呢”,类似于此。什么东西,稍微上了手,有了共同话题和爱好,彼此的沟通方便许多。她不懂足球前,也不理解我为什么熬夜看;懂了,就跟我一起看了。我没跟她好前,特别讨厌瓦格纳,不理解有人愿意花钱去听,但现在,会一起去听了——虽然还会一起吐槽瓦格纳的私人品德什么的……
只要有一起玩儿的事,配合着过起日子来,彼此觉得有对方真是省心省力,感情保质期长,很理所当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