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中国“武功含量”最高的地方在哪里?

近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连连刷屏、频登热搜。其中,以《立春》为题的启幕表演更是呈现了完美的舞台效果,惊艳了全世界。

这个轻柔灵动的节目背后,其实要做的都是重体力苦功。无论是茵茵的绿草,还是银白色的蒲公英,都是由393根9.5米长的柔性发光杆组成。而挥舞交织出一簇簇生机勃勃的“新绿”的,是一群来自山东省莱州中华武校和宋江武校的学生,这群少年平均年龄在十五六岁左右。

幕后,总导演张艺谋大力称赞山东武校:“因为他们,冬奥开幕式更精彩。”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张艺谋第一次启用山东武校的学生承担重要演出。早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莱州中华武校就曾跟张艺谋导演合作,参与演出了“人体鸟巢”和“地球飞人”两个节目。甚至有人说:“双奥导演”,造就了一群“双奥少年”。

但如果要说到中国的武校,很多人还会联想到素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之雄风”和“镖不喊沧”之说的河北沧州武校,或是随着少林功夫而发扬光大的河南武校,抑或是活跃在各种香港电影中、以“咏春拳”“洪拳”等招式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的广州武馆......张艺谋点赞山东武校,这些同样不逊色的地方武校一定第一个表示不服。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武术在现代更是一个具有多元化特色的体育项目。齐鲁隆“冬”强的山东、“镖不喊沧”的河北、“天下功夫出少林”的河南、走出“一代宗师”的广东......在热“雪”沸腾的冬奥会开展之际,不如来个打擂台!让我们看看这些地方的“武功含量”究竟如何?

山东武术为啥出圈了?

自古齐国崇武尚勇,孕育了粗犷、勇武、刚烈的性格;鲁国则奉行礼制,崇尚伦理和秩序,民风谦逊礼让。两国地域毗邻,文化亦有共通之处,如重教化、尚德义、重节操等。山东地域的特殊性和齐鲁文化的多种文化融合,使得武术拳种资源内容丰富。

根据王筲凌的《齐鲁传统武术拳种发展研究》、郭守靖的《齐鲁武术文化研究》以及山东省武术运动协会官网的不完全统计,齐鲁武术有90余个拳种在山东各地广为流传,其中源发性拳种包括济南地区的太平拳和鸳鸯门,烟台地区的螳螂拳和牛郎棍,聊城地区的冠县查拳、滑拳、阳谷孙膑拳、临清潭腿和肘捶,潍坊地区的四通捶,青岛地区的地龙经,泰安地区的徐家拳,济宁地区的梁山子午门功夫、华拳和文圣拳等。不同地区流行的拳击风格各不相同,代表着各自区域的文化特色。

在东夷人骁勇善战的原始性格、齐地“因其俗,简其礼”政治策略以及鲁地人尚道德秩序的民俗民风影响下,齐鲁地域产生和发展的拳种技术风格多是放长击远、大开大合、劲力迅猛的,可以充分发挥长身法势,尤其是腿长的优势,注重下盘功法。齐鲁武术招式也具有顾及空间方向,不偏不倚,立身中正,自然浑圆,形体工整的特点。

如“北腿”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查拳——其运动风格特点就是刚劲有力、招势连贯、舒展大方、势正招圆,功架整齐而又虚实分明、节奏明快、干净利落、刚柔相济,特别注重爆发力。

拳如流星的华拳——要求功要纯,出手要快、发力顺达,快速巧劲、辗转腾挪、势工架整。

深受兵学谋略思想影响的孙膑拳——选择对方肢体的内侧面、肢体的远端为进攻点,以“避实就虚,打阴不打阳”为进攻原则。

快速凌厉的螳螂拳——讲究长短兼备,刚柔一体,勇猛快速,内外合一。

这些源自山东的武术拳种,体现简练朴实、大方舒展、形健有力、动静分明、发力爆脆以及和谐完整等特色,反映了齐鲁文化和风俗习性,兼具攻击力度和观赏价值。因此,山东武校的表演团常常参与奥运开幕式、春节联欢晚会等重要场合,展现传统与创新、艺术与武术的结合性节目,也就不足为奇了。

梁启超于《中国之武士道》一文中,转述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的表述,他指出,我国北方民族“好气任侠”“民风剽悍”,而山东之地更是“怯于众斗,勇于持刺”。因此,民间也有“拳兴于齐”之说。《水浒传》里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就有38名好汉是山东籍,如郓城晁盖、清河武松等。

到了现代,山东的武学传统演变为发达的武校网络,莱州、郓城、烟台、潍坊、枣庄多地都开设有武术学校,可谓是“水浒遗风今犹在,梁山功夫不虛传”。

武学界的传奇之地:河北沧州

为什么称河北沧州为武学界的传奇呢?

千百年来,沧州武林精英荟萃,豪侠云集,形成了浓厚的习武、尚武的民风。据统计,明清时期,光是出自沧州的武进士、武举人就高达1937名。源起或流传沧州的拳械达52种之多,占《中国武术拳械录》所认定的全国129种拳械的40%,沧州也被认为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992年,沧州市就被国家体委首批命名为“武术之乡”,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以至于外省人都觉得:不会武术的沧州人,不是正宗沧州人!

和全国大多数武术之乡都不同,沧州武术诞生于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

在地域生态上,沧州地处渤海之滨,兼具海洋文化和运河文化,游牧和农耕文明交织;在人文生态上,沧州的码头文化、移民文化、苦寒文化等特征显著,历史上曾是贫瘠荒凉之处和犯人发配之所。《汉书》就曾有记载,沧州“海濒遐远,不沾圣化”,沧民则“好末技,不田作”。《宋史》也描述沧州人“土平近边,习于战斗”“久习战阵,惯见刀枪”。

明清时期,国家政治中心北移,沧州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提升,武科举热潮也随之兴起。因此,作为古代的漕运咽喉、首善之区,沧州自古尚武重击,沧州民众也开放吸纳、重义崇礼。到了清中后期,国家废科举、禁演武,沧州武术人集体投身镖行,打造出南北镖行同遵之常规:“镖不喊沧州”。也就是说无论你这镖车是黑道还是白道,走水路还是陆路,只要路过沧州,就必须撤下镖旗,不能喊镖号,悄悄地经过,否则,必定会被沧州镖师狠狠收拾一顿。

据《沧州武术志》《沧州武术》等资料记载,沧州境内拳种空间地理分布不均衡,且种类繁多,包括燕青拳、青萍剑、通臂螳螂拳、劈挂、八极拳等。但沧州众多武术拳种,却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击必中、中必摧”。与查拳、华拳、少林拳等相比,沧州武术花法较少,技法质朴。例如燕青拳,讲究腰腿功,脚下厚实,特点就是“朴实无华,不尚花架,讲究实功”,“进击时,拳打一条线,猛打猛冲,术法多变,使人猝然失措,防不胜防”(《燕青拳》,李国治编著)。

到了近现代,沧州武术还化为村落民俗,不断地延续着生命力。例如重击轻演的武术戏、武秧歌等传统艺术,还有红白事、节庆时的挂棍和亮镖表演,便将功夫修炼生活化,日常民俗功夫化,以此来展示身体、验证武艺,并表达出沧州人崇德尚义的普世伦理。

天下功夫,还看河南少林

若问中国功夫哪家强,少林武僧必榜上有名。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在诸多武侠小说中,少林派素来都是名门正派的形象,常和武当齐名,被誉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在卧龙生的成名作《飞燕惊龙》中,少林列“九大门派”之首;古龙笔下的《陆小凤传奇》,大悲禅师、铁肩神僧、老实和尚、苦瓜大师四人被奉为少林“四大神僧”;金庸的《天龙八部》里,少林寺藏经阁的无名“保洁员”——扫地僧,更是被描绘成了一个武功深不可测的形象,至今仍在金庸武侠人物的武力排行榜上高居不下。

而这些作品中的“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就位于河南登封嵩山五乳峰下。那么真实的少林武术,当真有小说中那般一骑绝尘吗?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为了安置印度高僧跋陀尊者,便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寺庙,史称少林寺。目前有关少林“武僧”最早的文字史料,出现在1548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为奖赏少林僧兵周友的军功而建的“三奇友公和尚塔”之上,塔铭曰:“敕赐大少林禅寺,敕名‘天下对手,教会武僧’”。而在明朝的抗倭斗争中,少林僧兵也曾积极入世,抵敌御侮,并留下文字记载。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在列举当时各路拳棍名家时,就收入了“少林寺之棍”。虽不能判定明朝抗倭战争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少林武僧,又有多少僧兵只是托少林之名,不过我们据此可以肯定,少林武艺在16世纪中叶已经在社会上获得较大声誉。

少林功夫可以说是中华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按性质,分为内功、外功、硬功、轻功、气功等;按技法又分拳术、棍术、枪术、刀术、剑术、器械、技击散打等共一百多种。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罗汉功”“铁头功”“铁砂掌”“铁布衫功”更是家喻户晓的武功招术。

少林武术门类繁多、博采众长,与其开放性密不可分,而这也正是少林武术与时俱进的重要保障。在少林寺历史上,就有一则为人津津乐道的传说:“北宋太祖建隆初年,少林寺方丈和尚福局,一连三次邀集全国十八家武林高手会于少林寺,进行武术技法交流,广泛地吸取众家之长,最后汇集成册,整理了一套少林拳谱,流传至今”(《少林武僧志》,德虔编著)。由此可见,少林武术,并不仅仅存活在小说和影视之中,更是一种有着鲜活生命力的传统武术技法。

依武而传:武术宗师辈出的广东

据《中国武术拳械录》收录,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和澳门)本土武术拳种共25种,其中广东省就占了22种。而大多数广东武术本土拳种,均来源于外省移民传入,且各拳种的拳家大多来自福建境内,例如著名的咏春拳就根源于福建却繁荣在佛山。

《中国武术》有载:闽粤之地“地形复杂,山水绮丽,云雾开合,幻化莫方,有助于启发人的智慧和想象力”,因此闽粤之人“心思缜密,智巧黠敏”,反映在拳路上,则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架子较低,体现出以下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的技击特点。此类功夫,上肢动作极富变化,灵巧、快速、紧凑,发力时大多要呼喝作声,以吐气催力,动作极具观赏性。叶问、李小龙等武术大师的招术,就常引得观者连连喝彩。

唐宋之前,岭南是大量流人贬谪、兵荒马乱逃避之所,还被认为是“衰人衰地”,与中原相对隔绝。也正是如此,历史让广东武术拳种在传承中越来越自成一格,形成了有别于中原武术的风格和特征、完全适合于广东人自身修炼的区域武术拳种。

从招式来看,与全国其它地方的拳系不同,广东武术中的象形拳众多,不仅有龙、虎、豹、象、马、猴、鸡、鹤等常见的象形拳,还有狮、鱼、犬等罕见的拳种,威猛迅疾,亦刚亦柔,足以彰显闽粤人民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广东“五大名拳之首”、被誉为“南派本土武术拳种之母”的洪拳,其拳法“三宝”之一,便是“虎鹤双形拳”。该拳借助虎、鹤的攻击之法和运动之态,从象形、取意两方面,结合攻防转换、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变换规律,兼具了“动作沉雄,声威叱咤,龙腾虎跃之势”和“身手灵捷,鹤之灵秀,气静神闲之妙”。

闽粤武术的师承关系同样值得考究。现今流传于世界各地的洪拳,多为黄飞鸿及其弟子林世荣一脉;培养方世玉通晓武艺的“一代女侠”苗翠花,是福建南少林高手苗显之女;而自创截拳道的李小龙,则曾师承于咏春拳宗师——叶问门下......目前,流传于海外的中国武术也多出自于闽粤。这一地带通海较早,外出谋生者甚多,很早就把武术带到了海外,洗脱近代中国疲敝的弱国形象。因此,若论传播中国武术文化的贡献,闽粤地区的南拳拳系当首屈一指。

中国功夫博大精深,得从地域差异说起

比较了这么多地方的武术流派,可见在中华民族诸多文化形态之中,武术不像琴棋书画、诗文金石那般,或精致、或高雅。它是一种来自民间的文化形态,更多地反映出中国古代下层人民的性格气质,并颇有些游民色彩。

在历史的沉淀中,传统武术文化一直呈现着较为突出的地域性特征,众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武术项目,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形成了一张完整而巨大的武术网络。

人们常说的“南拳北腿”“东枪西棍”,就概括了东西南北地域武术的差别。

《中国武术》记载,南人智巧而北人淳朴,南人开化较早而北人趋于保守。从技击上看,南方人个子较矮,下盘稳固,而身法敏捷,动作灵活,他们的四肢均比北方人短些,于是发挥“一寸短,一寸险”的特长,手法灵活多变,避实就虚,贴身靠打。北方人身高力大,臂长腿长,但重心较高,下盘稍显空虚,于是发挥“一寸长,一寸强”的优势,善于以迅猛多变的腿法击人。质言之,南方拳术以灵巧见长,北方拳术以浑厚著称。

东西武术也各有所长,西部民族多善于棍术,像单头母子棍、双头条子棍、天齐棍、阴把棍、疯魔棍等在西部地区流传广泛;而早期诞生的优秀枪法、剑术多流行于东部地区,如宋代的“杨氏梨花枪”“李家短枪”就流传于山东一带,最早的青铜剑则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吴越地区。

实然,“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只是粗线条地表述了我国南北、东西武术招式上的差异,而无法概括诸多地域性武术的特点。例如,在自然环境条件上,北方寒冷、多大平原地形,北人善骑,大刀、枪棍等武器层出不穷;而南方多狭长地带和山林丘陵,则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此外,文化倾向也造就了各地的武术风格,北方的各类武术无不受到儒家文化和北方粗犷豪迈思想的影响,重视速度和力量;南方拳法则更为崇尚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讲究养生和意志力的修炼。

中国武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几个地域性的大拳系,如以黄河下游的豫、冀、鲁三省为中心的少林拳系;以闽、粤二省为中心的南拳拳系;以四川为中心的峨眉拳系;以湖北、江苏,四川为中心的武当拳系;以晋、冀,豫三省为中心的形意拳系;以河南、北京为中心的太极拳系;以北京为中心的八卦掌拳系,等等。

若论功夫的彰显,以上各地武学齐聚擂台,说招、试招,流派纷呈,风格迥异,怕是三天三夜也比试不出个结果。

但若是论“武功含量”,河北沧州必定是全中国众望所归的“武学要塞”了。凭借历史的悠久、门派的众多、拳种的丰富、典范的传承,沧州“中华武术百科全书”这一称号绝非虚名。

无论是何地、何派、何种武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功夫。几千年来,在中华文明的哺育和熏陶之下,中国功夫从格斗理念到价值取向、从运动形式到技巧内容,都折射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光彩。中国武术以君子式的格斗较技,更以刚柔虚实的招法赢得对手心悦诚服。

到了当代,武术逐渐向养生、体育、实战、表演四个方向演化。正如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外拍节目《景观太极:行云流水》所呈现的那样:中国武术,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软实力;中国武术,正裹挟着武之美、武之道、武之效,向全世界传播。

参考资料:

[1]陆草著.中国武术[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08.

[2]邱丕相著.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

[3]徐才主编;《中国武术拳械录》编纂组编.中国武术拳械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06.

[4]黄贤秀.新时代齐鲁武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D].山东大学,2021.

[5]韩红雨.国家与社会视野下沧州武术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

[6]史友宽.少林武术生命力的历史形成与未来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06):76-80.DOI:10.15877/j.cnki.nsin.2018.06.011.

[7]李朝旭.广东本土武术拳种缘起新说[J].文化遗产,2020(04):40-48.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