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让新疆绵羊尾巴变短了 基因编辑短尾细毛羊新种质首获成功
同为细毛羊,身后的尾巴却一长一短,这似乎是眼前两只羊在外表上的唯一不同。不过,其中却大有“讲究”。作为中国农业大学与新疆畜牧科学院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经过五年努力,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基因编辑短尾细毛羊,这是两只细毛羊之所以外观出现差异的重要成因。
新疆畜牧科学院研究员刘明军介绍,尾长是家养绵羊品种的显著特征之一。但长尾易引发感染性疾病,还会影响自然交配,降低繁殖率,细毛羊也会因污染导致羊毛品质降低。因此,长尾羊在羔羊阶段需要断尾。
“断尾耗费人力、物力,羔羊还可能会因断尾引发感染,造成发育受阻影响生产性能,甚至导致死亡。培育不需要断尾的优良短尾绵羊品种,是世界绵羊育种的目标之一。”他说。
为解决种质资源这一难题,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李孟华教授团队与新疆畜牧科学院刘明军研究员团队利用野生帕米尔盘羊与西藏绵羊杂交群体以及哈萨克羊与特克塞尔羊杂交群体,在跨物种杂交后代的非整倍体染色体重组与组装、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相关候选基因挖掘和验证、基因编辑创制新种质资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项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基因组研究》在线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