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石壕吏(名家解读《石壕吏》)

这两天,杜甫的《石壕吏》意外成为网络热点,某明星教授的观点茶座君不是很认同。很多读者可能还不了解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于是茶座君从凤凰版《杜甫集》里选出这首诗的注解,以飨读者。

杜甫诗集全集选注校注杜甫诗选 精装中国古诗词大全集全套唐诗宋¥39.6购买

首先看一下此诗的写作特点: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叙述诗人在路过石壕村时,耳闻目睹投宿主人家被官吏抓丁的一场悲剧,深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民在战争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深重苦难。石壕,乡村名,唐属河南道陕州陕石县,在今河南陕县东南。

诗写于乾元二年(759)三月。乾元元年(758)冬至乾元二年(759)春,唐军九节度使围攻相州的安史叛军,久攻不克。叛军史思明援军来至,两军遂决战,最终,两军各自溃退。唐军急需补充兵员。诗中有吏与妇的矛盾,战争与民众的矛盾以及诗人内心的伦理矛盾。吏执行职责,民要履行被唐律规定的劳役、兵役义务,杜甫则是一个因奉儒守官而免于劳役、兵役的旁观者,他又是这场战争苦难的亲历者、见证者,以其悲悯情怀,内心自然煎熬不已。想着民需要履行被规定的劳役、兵役,又忧虑他们生活的艰难,而这一切生活,杜甫也在承受着,在《北征》中,他已写到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这种矛盾,杜甫无法解决,因为他也是这场巨大灾难中一微末之躯。但是杜甫的情感态度是一贯的:悲愤。两个一何就见出了杜甫的情感态度,对吏愤怒,对妇同情,最后,如闻泣幽咽,不仅仅是老翁,恐怕也是杜甫。所以有评论说诗直书所见所闻,全用素描,不着作者一字评语,而其意自见。确实如此,在安史之乱空前的灾难中,目睹这一幕幕的悲剧,他能如何呢?再加上之前在长安的骑驴十三载到处潜悲辛,他所有的理想都已落空,在苦难面前,伟大的诗人只能如实记叙,只能不做评论,不发议论,沉默,如穆旦所深沉呼喊的沉默是痛苦的至高见证。这场灾难也造成了杜甫诗歌风格的转变,一场难以承受的灾难,却造就了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恐怕是人性的讽刺和诗歌的反讽吧!

再逐句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傍晚投宿在石壕村,夜里有吏来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门去对应。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吏喊叫的声音何其凶!老妇啼哭情调何其苦!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

我听见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去邺城征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来,两个儿子新近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的暂且偷生,死的永远逝去。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家里再也没有什么人丁,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因为有孙子儿媳妇未离去,走进走出没件完整衣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我老妪虽然衰弱,请让我跟您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赶紧应付河阳的差役,还赶得上作早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入夜已久说话声音消失,好像听见了低声呜咽。

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

天亮后我上路前进,只能和老翁一人告别。

莫砺锋教授《杜甫诗选》中对《石豪吏》评论道:

诗人投宿石壕村时见到了一幕人间惨剧。官吏不是在白天公开征兵,而是在夜幕的掩护下偷偷潜至;也不再按帖选丁,而是不分男女老幼地捉人。此诗充分揭露了当时官吏的胡作非为。石壕村这户人家的遭遇太惨酷了,诗人无法对跳墙逃走后又悄悄归来的老翁说出什么宽慰的话,诗至独与老翁别遂戛然而止,但是语声绝而如闻泣幽咽,千百年来一直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对于三吏这组诗,明人张鋋评曰:

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若《兵车行》,前、后《出塞》之类,皆刺也,此可已而不可已者也。若夫《新安吏》之类,则慰也;《石壕吏》之类,则哀也,此不得已而用之者也。然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则所以慰哀之者,是亦刺也。

杜甫当时的心情非常矛盾。对于唐王朝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他坚决拥护。但百姓为支持这场战争作出了重大牺牲,他又极为同情。对于发动叛乱的安史之流,他切齿痛恨不已;对于酿成灾祸却不管人民死活的统治者,他也感到无比的愤慨。所以在这组诗里,激愤、悲痛、讽刺、哀伤、抚慰等情感熔于一炉,它们构成了杜甫写作时的复杂心态。

文学体现出的人文视角,彰显在文学对人的关怀,最直观的是对人间苦难的悲悯。杜甫通过《石壕吏》,展现了对最弱小者的关注,体恤和低语,实际上看到了,听到了,想象到了,展现了底层人民所承载的最深的苦难和无助,何偿不是萦绕在杜甫心头的救赎期望,何尝不是具有极高人文理想的杜甫,为极度无助百姓所传递出的人文关怀!

莫砺锋讲唐诗课,限量签名¥29购买

对人民、对百姓、对苦难有一种基本的同情和批判,才是我们学习传统经典诗文的意义和价值!

搜索建议:石壕吏  石壕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