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灵石历史沿革解张壁古堡疑团
《沧桑》2012年01期 景茂礼
摘要山西灵石置县始于战国,至今已历2400余年,沿革为平周(约前475)—界休(前247)—介休(265)——永安(538)——灵石(590。今介休张壁村自古为灵石境域,元朝至元二年(1265)始划归今介休。张壁古堡约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地下长达三千余米的古代军事地道网约建成于东魏武定八年(550,工程主要出自“朔州军人”之手。
关键词介休灵石旌介张壁古堡地道
自得悉今山西介休市张壁村发现金大定四年(1164)写有“汾州灵石县张壁村”墓志的消息后,相继又发现后梁贞明四年(918)刻有“灵石县介休乡西宋村”、金泰和二年(1202)刻有“灵石县孝义乡南属村”的两方墓志,从而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好奇。利用在灵石县史志办工作的便利条件,遂对灵石与张壁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多方考察,引出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有趣故事。
凭借神奇的明堡暗道一跃成为全国十大魅力名村之一的张壁村,地下长达三千余米的立体古代军事地道网一直备受世人关注。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宣传力度之大可谓盛况空前,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纷纷前往考察论证,究竟是村民筑以自卫以防贼,还是国家用以御外以防患,何人所建,始于何代,等等疑团仍是未解之谜。揭示这些谜团,对填补灵石旧志书中的空缺、解开张壁古堡之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这一议题愿和广大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交流。
一、灵石秦汉时属界休县,县城在今旌介村一带
灵石位于山西中部,晋中、临汾两盆地在此相交,太行、吕梁两山脉在此相连,贯穿全境的雀鼠谷沟壑纵横,地势险要,山高水深,易守难攻,史称“秦晋要道,川陕通衢”,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灵石置县始于战国,名平周县,至今已历2400余年。清嘉庆《灵石县志》∶“《十三州志》∶平周县,在介休西五十里。据此,则平周即隋割益灵石地。”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废平周置界休县。《中华历史大辞典》∶“界休县,秦置。治所在今山西介休东南。”西晋时,易“界”为“介”。《辞海》“介休,县名。秦置界休县,晋改介休县。”西晋后期,中国北方进入漫长的十六国时期,群雄四起,天下大乱,山西长期陷入分裂割据之中,历史沿革已难考证。北魏太和八年(484),介休建制恢复。《魏书·地形志》∶“西河郡,汉武帝置,晋乱罢。太和八年复,治兹氏城。领县三∶隰城(汾阳)、永安(孝义)、介休(灵石。”东魏元象元年(538),析介休置永安县(灵石东)。《魏书·地形志》∶“永安,元象元年置。”清道光《直隶霍州志》∶“元象元年置永安,即今灵石。”北齐天保初,并介休入永安(灵石。《元和郡县志》∶“高齐省介休入永安。”《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介休,北齐并入永安县。”隋开皇十年(590,废永安置灵石县。《隋书·地理志》“灵石,开皇十年置。有介山,有静岩山。”历代沿用,再无更改。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中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介休县,本秦汉旧邑,在介山西,因名之。”具体指出了秦汉介休县在介山“西”的地理特征,与今灵石地理位置完全吻合(今介休市在介山西北)。根据相关资料综合分析,灵石自战国置县到西晋后期的700余年间,县城一直在今灵石旌介村一带,因附近“介林”建于春秋,故至今亦称此处为“介林古治”。1976年,在这里首次发现3座商墓和一座车马坑,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及其他珍贵文物,根据青铜器上的铭文,专家认定这里为商代“丙”国之都,墓主人为“丙”国统治者。1986年,又在这里发现从商代到汉代的墓葬54座,并发现可储粮100万斤的大粮仓6座,专家由此认定这里过去居住着大量人群,从考古角度印证了这里是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县城所在地这一事实。西晋后期,匈奴族刘渊起兵反晋,首先发难于介休县城,官员被杀,百姓遭戮,财物被抢,房屋遭焚,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之后一百余年里,军阀混战,各霸一方,社会秩序非常混乱,百姓或隐居山林野洞,或逃难出走他乡。太和八年(484)恢复介休建制,县城更筑于故城之北。东魏元象元年(538)析介休分置永安县,复介休故城为永安县治。北齐天保初(550~555),废介休并入永安县,介休故城恢复如初。隋开皇十年(590),文帝北巡,傍河开道获“灵石”,“因以为瑞”,遂废永安而置灵石县,千余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介休故城不得不遵从隋文帝的圣命,从所谓“介林古治”迁到其发现“灵石”的地方即屡遭汾水灾害的今灵石城所在地。8年后,为纪念介子推而名数百年的介休县名亦被其冠在与介子推故里地土相连的平昌县头上,造成古介休县名被今介休取而代之的现实,以下典籍记载了这一史实。《魏书·地形志》∶“平昌县,兴和四年置。”《读史方舆纪要》∶“魏所置平昌县也,隋改置介休。”《元和郡县志》注释∶“后魏侨置之平昌县,隋改介休,非秦汉旧城。”
二、张壁自古为灵石境域,一度曾为县城所在地
张壁村位于今介休市东南约10公里处,建于绵山北麓的黄土高台上,东西长370米,南北宽240米。虽说村庄不算大,但它的建筑规制却与县城相似,城墙、瓮门、街巷、民居、商铺、庙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张壁村自古为灵石境域,元朝至元二年(1265)始划归今介休。《元史·地理志》∶“至元二年复行州事,省小灵石入介休。”张壁村出土的金代墓志也证明了这一史实。
晋末,群雄四起,天下大乱,山西长期陷入十六国赵、燕等国的分裂割据之中,行政区划非常混乱,地方上除实行原来的郡县及分封制外,同时对一些州郡作了改革,在原来的州郡名义下杂以匈奴旧制,此时的介休县名、县城一度被废,具体情况已不可考。东晋太元十一年(386),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神麝元年(428),山西全境为北魏所领,社会秩序略有好转,不少邑民返归故里。太和八年(484),政治相对稳定,消失已久的介休县恢复建制。然而,旧城已成废墟,一则恢复困难,二来不易防守,从安全、时间、经济角度考虑,择地重建新城刻不容缓。清方志学家戴震所修乾隆《汾州府志》∶“北魏介休,不复置汉故城,其所置者在今县东南二十五里。”《元和郡县志》∶“介山,在县西南二十里。”根据这些记载,新城选在三面临沟、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的张壁村黄土高台上比较与记载吻合,这应该就是张壁村建城设治的开始,也应是张壁村有居民的开始。
孝昌元年(525),山胡刘蠡升自称天子造反,大肆进行抢掠,尚未恢复元气的介休邑民无力抵抗,纷纷逃亡。孝昌二年,西河郡三县(隰城、永安、介休)城池均被攻破,全郡共4997人遂寄治于晋州平阳。《魏书·地形志》“旧汾州西河民,孝昌二年为胡贼所破,遂居平阳界,还置郡。”永熙三年(534),大丞相高欢在洛阳立孝静帝为君,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山西大部分地区属东魏,高欢实际控制了东魏政权。天平二年(535),高欢消灭自称天子的刘蠡升,坐镇晋阳(太原)与西魏抗衡,境内雀鼠谷成为两国交兵的主要战场,张壁新城首当其冲。天平三年,高欢以万骑袭击西魏夏州,擒刺史迁其部落5000户而还,约在此期间寄治于晋州的西河郡民返归本邑,开始了重修家园再建城池的工作。作为晋阳屏障的介休新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仅凭少数驻军把守根本无法保证安全,加强防卫,势在必行,坚固的城墙、三千米立体军事地道网的建设应该始于这一时期。《元和郡县志》也有明确的记载“介休县……后魏明帝时为贼所破,至孝静帝更修筑,迁朔州军人镇之。”张壁明堡、暗道正式用于国家御外防患。随着军队的大量涌入及居民的逐渐增加,城小地窄地理条件有限的张壁不堪重负,元象元年(538)析介休分置永安县,北齐天保初(550~555),废介休并入永安县,张壁结束了约70余年的县城使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堡垒。
北齐后期,朝政腐败,战火连年,民不聊生,虽建造了张壁坚固的明堡暗道,最终还是在介休雀鼠谷这块地方丢城失地导致灭亡,《周书·武帝纪》就记载了这一史实“癸亥……遣齐王宪率精骑二万守雀鼠谷,陈王纯步骑二万守千里径……柱国宇文盛步骑一万守汾水关……齐主遣其丞相高阿那肱守高壁。帝麾军直进,那肱望风退散。”“齐主与其麾下数十骑走还并州。齐众大溃,军资甲仗数百里间委弃山积。”随着雀鼠谷战线的全面攻破,驻守张壁的军士纷纷逃亡,张壁古堡基本失去了它的军事作用。隋朝统一全国后,作为军事战略要地的张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一个普通村落,部分留守人员及其家属,经唐到宋,繁衍发展,成为张壁主要的村民,轰轰烈烈的一段建城史、战略史被毫无声息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综上所述初步考证,灵石秦汉时属界休县,魏晋时属介休县,县城在今旌介村一带。沿革为平周(约前475)——界休(前247)——介休(265)——永安(538)——灵石(590),虽与今介休市名称相同,但疆域有别,不是一个概念,沿革上也不存在任何牵连。张壁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城墙、地道建成不迟于东魏武定八年(550),这些浩大工程主要出自朔州军人之手,功能主要用于国家以防外患。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留守军人及其家属慢慢融入汉族大家庭,造就了张壁村至今1527年的延续发展,同时也传承着这些军人的香火,有的甚至延续到现在。
从西晋永安元年(304)匈奴族刘渊建庭离石反晋到北魏太和年间(476~499),五胡十六国的战乱使山西受到严重的战争破坏,今晋中一带更是遭到了毁灭性的灾难,所有城池几近焦土,疆域今年属秦明年归楚,行政区划朝设夕变,州郡县名今立明废,使得典籍记载说法不一,相互错出,对后人考证历史沿革变迁造成很大困难。北魏统一北方后,政治相对稳定,形势有所好转,大量灾民返归故里,开始重建城池再筑官署,造成晋中各县普遍存在有新旧城的事实,这种现象从生活在当时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写的《水经注》中便可管中窥豹。《水经注·序》“华戎代袭,郭邑空倾”,就是汉族与匈奴、鲜卑等政权更替无常、城池荒废无存的真实记载,以至于他在介绍晋中区域的汾河时不得不仍将废弃的旧城作为参照的地理标志。“汾水又南,迳梗阳县(清徐)故城东,故榆次之梗阳乡也……出谷西北流,迳祁县故城南……又西迳京陵县(平遥东北)故城北……又西北迳中都县(平遥西南)故城南……迳邬县故城南……汾水又西南,迳界休县故城西……又南过冠爵津,汾津名也,在界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有故城就应有新城,究竟张壁是不是介休新城,旌介是不是介休故城,有待继续深入研究。至于张壁村名的来历以及今介休与孝义在一段时期为乡的建制属灵石县所辖等疑团,亦待继续探考。
参考文献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山西通志.北京中华书局,2002.
【3】中华历史大辞典.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
【4】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5王文楚.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
【6】霍州志.道光五年版.
【7】灵石县志.明万历版.清嘉庆版.1992.
景茂礼 山西省灵石县史志办公室
(责编 肖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