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uploads/thumb/17/1-22091405133QK.jpg)
创维汽车第二款车型——创维HT-i上市了,新车共分纯电续航205km/115km两个版本,共7款车型,除却一款纪念版,主售价格从14.68-19.98万元,比早前公布的预售价(14.98-19.98万元),起步还要低了3千元。
当然,你可能认为这3千元不过是作为一辆2022年中才上市的混动新车基本“诚意”,但对比同样搭载相同动力总成的比亚迪宋PLUS(15.28-21.68万元)肉眼可见的便宜,而且两个版本的纯电续航都比后者要翻一翻,比如宋PLUS 纯电续航51km,同等价格的创维HT-i版本,纯电续航是115km。
如此一来,新车“卷”起自主插混的火药味甚浓,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毫不忌讳地说:“在家电行业沉浸多年,创维对控制成本有信心,造车最关键的原材料、核心技术都在创维手中, 相信创维汽车是最快能盈利的新势力 。”
的确,创维汽车的第二台车——创维HT-i,搭载与弗迪动力团队联合开发的动力系统,其中1.5L骁云插电混动专用发动机,其中发动机拥有43.04%热效率,最大功率81kW,峰值扭矩为135Nm,最长续航里程1267km......每个数据都很能打,但因为比亚迪宋PLUS DM-i也采用同款发动机,如果创维HT-i完全一样,那么新车充其量只是个“复制品”而已,在自主插混高度内卷的今年,市场并不需要第二个比亚迪。
这也是创维汽车最聪明的地方,续航加码、配置有过之而无不及(驾驶舱豪华感领先同级),你说它“卷”也对,“搏人眼球”也罢,但有什么比这更好迅速引起市场关注的办法呢?新车声浪若如泥牛下海,才是最差的结果。根据创维汽车官方公布,给创维HT-i下了1万元大定的意向订单有14718张。
百岁人生的“第三空间”
1995年,黄宏生花了大价钱请主唱《我的中国心》张明敏代言创维电视,一时间“创维情,中国心”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创维电视的销量也在接下来几年缓缓攀升,直至国内行业前四。27年后,当创维决心大举进入乘用车领域,这段辉煌的历史又被黄宏生“搬了出来”,在“创维情,中国心”后面加上“混动赢”的口号,现在的情况不仅与世纪之交的“电视大战”类似,都是几十家品牌争夺方兴未艾的市场,黄宏生也更想以此来说明创维汽车后发而上的优势。
“创维汽车超越了汽车本身的抱负,现在国人把健康放在第一位,要享受百岁人生,离不开一辆好车的身心连接,创维的主动健康技术、用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正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健康的第三空间。”“车是人类的第三空间”并不是黄宏生第一个提出的,但把健康检测、车家互联风风火火的落实到车里,似乎除了创维,很少车企在做。这些现在看来车主们使用频次很少的功能,未来未必没有爆发的空间,目前创维生态里有1.8亿活跃用户,每天处理10亿条需求信息,哪些是用户在家庭、办公环境离不开的、喜欢的甚至没察觉到但又离不开的应用,哪些应用又能从第一、第二空间平移到汽车上,创维比其他新势力更有发言权。
相比其他新势力造车喜欢抛“豪言雷语”,拼命夺眼球的风格不同,用“贴地气”来形容创维HT-i很是贴合,特别是黄宏生穿着普通的白衬衫西裤运动鞋往台上一站,谈他当初没在加拿大养老决心造车“第二次创业”、一个接一个城市出差,却能在创维的车里睡个好觉的经历,听着像白开水一般的故事,但渐渐你会被这企业家的实干精神和人格魅力所感染,因为他在讲普通人的故事,他的经历、他的底气、他的谦逊坦荡,让你相信他能把造车这件事办成。
更厉害的是,当你以为他是“造车门外汉”,他又能把当前新势力造车格局分析得头头是道。“很多新势力觉得钱能搞定一切,其实错了。”黄宏生直言不讳,牵动研发、生产、渠道和市场的一切是长期主义,还没盈利就选择“大而全”的做法,把钱烧完了就让自己站立在围墙之下。所以你看到在 创维HT-i有着聚焦和克制一面 ,比如说驾驶舱不够其他新势力大胆,还是较保守的设计,并保留些物理按键,又比如中控木纹/钢琴黑烤漆面板、软质材料的运用,座椅采用真皮和翻毛皮拼接,在15-20万元插混市场基本是唯一的存在,创维HT-i面对的人群是第一次创业者,实用和体面确实是这阶层最需要的。
一张更大的生态网
说真的,在一众高调的新势力面前,创维汽车并不惹人瞩目,甚至因为和弗迪战略合作,拿了骁云插混发动机,就被人打上“宋PLUS DM-i平替”的标签,这种说法固然有失偏颇,甚至每个会对“创维造车”发出难以置信感叹的人,都把2011年南京金龙重组成为创维系汽车企业的事件忘了。大概在所有跨界做汽车的企业中,创维是离乘用车最近的,它的研发、生产工艺和供应链也是最为成熟的,这也是黄宏生的底气之一。
所以在发布会上,创维团队花了很长的篇幅,把最“拿的出手”的研发成果——全自研线控底盘来说事,目前创维HT-i所配置的线控底盘1.0,满足L2级的智能驾驶,而支持L3-L4自动驾驶的线控底盘2.0,在密锣紧鼓研发中,一向娇贵的线控底盘,通过自己的平台搭建、软件设计和设计、联合制造,在20万区间“卷”起来了。产品方面,坚持纯电/混动两种模式,BE/CE/AE 3个新能源乘用车智能化平台、共14款车型的“2314”产品战略悉数外公布。不仅如此,全自研智能座舱、SKY家族6S技术、光充换能生态…...这些现在看来有点空,但属于智能汽车的长远布局,创维汽车团队也花了不少的功夫提及。不过,市场对几页“画饼”PPT是完全免疫了,但创维布置一张完整能与家居生态融合的乘用车生态网络的决心和执行力,是无用置疑的了。
除了价格外,在发布会上,创维汽车也公布了另外几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数字:“今年1-8月累计交付10405辆”、“8月新车交付量排新势力第7”、“现在每月交付3000台,之后稳定在5000台”、“全国渠道网络300+家”…...没做大量的宣传,走传统经销商的路子,烧该烧的钱稳打稳扎,没有走新势力的路子,但一步一步野蛮生长起来,既然如此,黄宏生为什么把创维汽车定位在新势力呢?这场发布会后点看懂了,黄宏生是先要让创维汽车“活”下来、“稳”下来,再利用新势力的成长狠劲和创新能力,迭代“创维汽车”的招牌。
写在最后:
当创维汽车公布,2023年销量目标已经锚定“新势力生死线”10万辆”时,我一点都不觉得意外,敢于定高目标确实挺像其他新势力,但创维的目标显然更具说服力。从开沃到天美,再到创维汽车,黄宏生团队把大规模交付前的坎都踩了一遍,厚积薄发的时机对他们来说已经到了。